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啰嗦的杀伤力


  啰嗦是很多妈妈的习惯,也是很多太太的习惯。有意思的是,严格追究起来,啰嗦的内容并没有太多不对的,但是啰嗦的效果往往很不好,很典型的情况是,有人受不了啰嗦而大声抗议或者拂袖而去,而那啰嗦的人因为好心得不到好报而伤心落泪。 ——
  如果我们给啰嗦一个定义,那就是拿正确的信息与事情,不适当地强调了三遍以上,尤其是强调的形式没有任何创新与变化,越是用同一形式的简单强调,越显得是啰嗦。如是,我们就能想起我们生活中很多啰嗦的例子了——小孩子睡觉前关灯强调了三遍;提醒老公回家的时候带一瓶酱油打了三次电话;让学生放假回来交作业,发了三次邮件;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给同学布置阅读要求,把一本书的名字多说了一遍,就听到一个同学给另一个同学悄悄地说,"老师今天可真啰嗦"。
  啰嗦在很多时候是过度责任心的表现,所以它比较多地体现在妈妈群体中,过度责任心使得其对于提醒对象的信赖度下降,而且期望采取更多事前保障的方式避免问题的后果,事实上大部分的人更乐于或者更习惯在后果学习中纠正自己的不足,从这个意义上,啰嗦是一种动机良好的违反人们自然学习方法的机制;啰嗦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是习惯,往往在一个啰嗦的家长教养下的人可能就会学会啰嗦的习惯,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就会把啰嗦表现出来;啰嗦也是一种比较非规范的管理方法,通常啰嗦的人主要使用语言提醒法,缺乏使用其他管理方法的尝试,希望通过提高语言频率的方法确保管理目标得以实现,而且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又比较机械,没有加以适当的调整、创新与变换,因此刺激符号显得陈旧而令人厌恶。一个妈妈,出于爱心而啰嗦,但是可以导致她与孩子之间产生极大的矛盾。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来,一种信息简单重复对于情感疏远有多么大的作用。
  但在家庭之外,尤其在官场上会看到这种简单的语言心理现象会受到普遍忽视——我们的领导太啰嗦了。我们即使假定他们真的是出于公心、出于爱心,他们的套话、官八股也已经日复一日地操演了太长时间了。如果说妈妈同样的话说三遍就惹了啰嗦的嫌疑而为孩子厌恶,那么我们那些把一些说法重复了十几遍、几十遍的人在听众与群众的心目中是什么地位,不是用简单的推论就可以得知么?其实偶尔啰嗦并不可怕,知道自己啰嗦而在沟通方法上有所改进与调整就好了,可怕的是对自己那么啰嗦浑然不知,而且在威风头上,别人还不好说他啰嗦。
网站目录投稿: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