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漫画《史努比》,其中的小男孩奈勒斯拥有独特的"标志"——那就是一条永不离身的毛毯。奈勒斯带着这条毛毯上学、游戏、睡觉、甚至上台演讲,一旦毛毯离身,马上浑身不自在,没了自信也没了风采。这种"怪癖"或许也会发生在你的孩子身上,只是,他迷恋的可能是一个玩具、一条手帕、或者是一个奶嘴等等。 你不会明白那条毛巾,那块手帕,那只玩具小熊,那个奶嘴……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宝宝们乐此不疲地天天都要见得着,摸得着,拥在怀里或含在口里。要是你强硬把它们拿走,只会换来宝宝们强烈抗议和永无休止的哭闹。 ■ 一句话解读 本质上,宝宝还是在寻求安慰,尤其当宝宝在学习分离而面对别人或是独处时,他找不到更好的情感寄托,于是逐渐发展出一些转移性的物体,如布娃娃、奶嘴、毛毯等,当照顾者不在时,可以通过这些物体提供象征性的温暖和亲密,使其逐渐放弃身体上对父母的依赖。 ■ "恋物"解析 只要情绪、行为等方面发育正常,宝宝对物品的依恋就不是异常的。一般说来,多数宝宝只是在特定的时候才需要依恋物,如必须抱着枕头或玩偶、手捻被面才可入睡等等。 "恋物"本身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消极影响,而"恋物"的源头——安全感的缺失才是家长必须时刻关注的。当你的孩子突然对一件物品产生了特别的兴趣,甚至须臾不可分离,这个时候家长一方面要把对孩子"恋物"的烦恼转化为生活的乐趣,并以此为亲近了解孩子习性的契机,让孩子与家庭成员之间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另一方面,重新审视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寻找安全感缺失的原因,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 逐渐转移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说,恋物情结会使宝宝变得胆怯、缺少安全感,造成宝宝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另外,长毛绒玩具容易藏污纳垢,有许多细菌孳生在上面,宝宝经常抱着它睡觉,不是很卫生。据此,专家建议家长:遇到这种情况,虽不必大惊小怪,但可采取一些措施逐渐消除孩子的"恋物情结"。 总之,孩子的恋物情结,会随着认知及人际关系发展而逐渐改善,只要不妨碍他的社会化及健康,不必强迫孩子马上放弃,父母应从旁保护他、引导他,切勿发牢骚与责骂,以免造成孩子的压力。 幼童恋物行为。这是幼年的孩子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也属于心理问题的一种,但并不等同于心理疾病。儿童的"恋物瘾"是一种离开某一样陪伴惯了的东西(也许是玩具,也许是生活中其它物品)就忐忑不安的行为,此症会使患者怕见生人,逃避集体活动,不敢与人说话和交往,胆怯退缩,表情淡漠。据有关研究表明,幼儿"恋物成瘾"大多是因为安全感匮乏引起的。以前有这种症状的孩子在注重亲子关系的中国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近几年随着白领阶层教子模式的日益西化,日益强调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比重,而忽略亲情的互动式享受,有"恋物成瘾"的儿童越来越多。 孩子出现恋物,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家长越紧张,孩子就越不知所措,甚至产生罪恶感,这更不利于孩子改正。科学的做法是分析孩子产生恋物现象的原因,给与温和的心理疏导。 首先,家长直接指责孩子恋物行为是不合适的。年轻的家长教育孩子常常急于求成,认为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最管用的方法。其实家长发现孩子恋物应该明确让孩子知道自己对其恋物行为不赞成的态度,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向他讲明恋物行为的是不好的。比如天天抱着泥娃娃不卫生,泥娃娃不能清洗,上面的细菌容易传染皮肤病,整天将泥娃娃带在身边不方便;还可以告诉孩子藏小饼干不单容易使食物变质造成浪费,还容易把蟑螂引来。经常将这样的告诫贯穿于孩子的生活之中,时间长了,孩子的恋物行为会逐渐改善。 其次,转移孩子对所恋物品的兴趣。孩子恋物往往是由于内心缺乏安全感,渴望从玩具等物品上得到情感寄托而造成的。让孩子得到更多的安全感,分散他的注意力。在孩子忧伤、高兴、遭到批评或得到表扬时,及时通过身体接触的方式表达家长对他肯定、否定、安慰等情感和态度。这样,不但能满足孩子受到亲人关注的心理需求,还能增进亲子感情。家长还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天,做些有趣味的小游戏,并多为孩子提供、创造接触外界的机会,带他到动物园、植物园乃至郊外让孩子开阔视野,认识更多事物,而不应让他沉溺在自己和所恋物品的狭小天地里,用亲情代替恋物之情。 家长要注意到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灵的逐渐丰富,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为孩子创造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如果孩子找不到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他们就更容易迷恋某个玩具。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很容易受同龄人的影响,恋物的孩子大都较为内向,因此,家长不妨多给孩子创造与其他孩子接触交流的机会,让他有自己的同龄朋友,这样孩子就有了"说悄悄话"的同伴儿而不至于对泥娃娃或小饼干说心事了。另外,通过与小朋友交往,有恋物癖的孩子可以了解别的孩子的生活,比如他们在独睡情况下不需要专门抱一个娃娃,他们不喜欢把东西藏起来。大人都有从众的心理,小孩子也一样,当他发现别的孩子都没有恋物的爱好,自然会慢慢改正自己的恋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