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金融硕士毕业生,我认为,学校教的经济学就是屎。 传统的经济学都是按照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来划分的。然后按照供需模型、收入支出、消费储蓄、通胀工资等等几个模块去讲。 学完基本没用,左耳进右耳出。 没办法, 教材必须客观中立,不能主观生动。 在诺贝尔奖中,经济学奖是唯一一个正方和反方都能得奖的。 因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往往是有争论的,没办法像理科一样,做个实验,严格论证。 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往往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比如我们小时候学习的gc主义,到了2019年,基本上被证明是错误的。 什么是gc主义? 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极大富裕,按需分配。 这与传统经济学的基调就是完全相反的,目前被妥妥的打脸。 因为,我们的社会产品其实已经极大丰富了。 中国13亿人已经脱贫了,吃不饱饭的只占极少数。在一线城市,已经开始由中产向上突破。 是不是大家都能吃饱饭了,就可以gc主义了? 不行。 你会发现,人民的需求是无限的。吃饱了饭,要吃肉。肉也能吃了,要吃和牛。买得起三轮了,要开汽车,开上奥拓了,要开奥迪。奥迪开上了,还想买游艇。 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稀缺。 好东西永远是少的。 如果一个好东西已经足够多了,人民会继续追求下一个很少的好东西。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自私的基因》。 人之初是不是性本善,我不知道。 但人之初,性本自私,是100%确定的。 每个人都有基因扩张的本能,因此每个人都想尽可能的占有更多资源。 所以,只要是人治社会, 就不可能有gc主义。 这话放这,1万年内都有效。 稀缺是永恒的。在这个理论框架下思考,你会想通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