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要真学真信立查立改


  摘 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并以当代中国价值观为抓手,言行一致。
  开展主题教育要强化实践实干实效导向,注意把握好基本目的和要求,提高理论学习效果、力戒形式主义、借势解决突出问题、做好结合文章、加强分类指导、在开展具体活动中加强统筹、评价主题教育效果和防范主题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等问题,全力推动主题教育做深做实。
  关键词:理想信念;初心;使命;知行合一;新时代
  在2019年5月31日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九大决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在这个时刻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正当其时。"
  会议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就是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坚决予以整治,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努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就是要继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团结带领人民把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
  干事创业敢担当,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坚决摒弃一切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等消极行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为民服务解难题,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清正廉洁作表率,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要把"改"字贯穿始终,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能够当下改的,明确时限和要求,按期整改到位;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盯住不放,通过不断深化认识、增强自觉,明确阶段目标,持续整改。除了党中央统一部署之外,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列出需要整治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专项整治情况要以适当方式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通报,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要严肃查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年轻干部成长。2019年3月1日,他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
  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初心""使命"的论述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一、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二、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三、以当代中国价值观为抓手,言行一致。
  一、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有其精神来源的,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对人类解放理想的合理憧憬,也来源于中华民族千年延续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气质。共产主义是人类的远大理想,蕴含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平等、民主、解放全人类。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这几个需要说明了开展这次专题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的总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本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就涵盖了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方法论,为主题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真正做到初心和使命一以贯之,始终不渝。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的五大目标
  一是理论学习有收获;二是思想政治受洗礼;三是干事创业敢担当;四是为民服务解难题;五是清正廉洁作表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光荣使命。突出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让中国共产党人真正担负起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以更加昂扬奋发的姿态走向未来,带领中国社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真学真信"呢?首先,理论要彻底抓住事物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
  抓住事物的本质对于这次主题教育活动来讲,就是理想信仰问题,而这个问题与我们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关。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曾说,"欲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故此,我们不能离开世界观和人生观而孤立地谈价值观,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初心和使命应是一个逻辑完整的整体。如果两个人信仰不同,为人处事的方式就会有质的差别。信仰能够让人意志坚定,给他人以确定性预期,能够给自己的核心利益行为一个理由和解释。
  当然,这是对普通老百姓而言的。共产党员的信仰,指的是政治信仰。政治信仰代表的是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终极追求,是政党的灵魂。一个阶级是否成熟标志是能不能形成一个政党,政党是否成熟标志着有没有一个稳定的信仰体系。中国共产党是成熟的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首先是一种思想,然后是一种理论、运动,最后才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一直在发展;作为一种运动,共产主义运动改变了不合理的现实。至今,我们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共产主义运动。当然,共产主义要想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现实中存在,很可能要经历长久奋斗,最后才能实现世界大同,才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迟早是要实现的,因为共产主义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方向。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分阶段进行的问题。当前阶段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党的纲领包括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部分。党的最高纲领是党最终的理想和信仰,即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始终不变的。但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步到位。党的最低纲领则是根据革命或建设的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不同而有所不同。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也可以称为运动的最近目的和最高目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这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纲领。我们必须把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结合起来,既要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共同理想。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简单地说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共同理想的一个基础。中国共产党以共同的价值理想凝聚党心和民心,最高理想、终极理想是共产主义。我们曾经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过去我们一度认为社会主义的三大特征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我们认为这样就是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阶段的典型特征。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中间有个过渡阶段,必须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阶级斗争。曾经,我们突出强调这些观点,现在看来有些是不太适合我国现在的发展阶段和国情的。所以,以前强调阶级斗争,现在不太讲阶级斗争;以前强调社会主义的三大特征,即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现在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也改变为可以多种分配形式同时存在,允许有非劳动收入,比如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
  当前,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凝聚党心、军心、民心,这些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曾说,"我们这个时代不能忘记马克思的思想遗产,否则我们将没有未来"。
  《共产党宣言》表明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实践追求的价值取向。1865年4月,马克思在《自问》中回答自己的女儿"您的特点是什么"时写道:"目标始终如一。"马克思主义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实现劳动者的解放,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必须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解读《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2008年,西方遇到了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金融海嘯引发了欧债危机,欧债危机则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直到现在还有一些后遗症。2008年后,西方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日",出版了一系列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其中有一本《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讲了十个观点。英国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认为,"马克思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这是连马克思主义最激烈的批评者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道路,他始终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我们今天希望看到的是让剩下的人也富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这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一个哲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创立起来的一个新的哲学体系,是人类解放学说的基础,包括四个大部分:一是论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逻辑出发点;二是论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三是论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意识形态理论;四是论述了唯物史观的理想社会及其价值目标,构成一个完整的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用一个比喻,把它构建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就像一栋房子。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构成了三层结构,最根本的就是社会生产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动力资源就是生产力起最终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分政治的上层建筑和观念的上层建筑,观念的上层建筑就是意识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体系,可以把它转化为通俗化语言,即经济、政治、文化是互动的。
  哲学家梁漱溟曾说,无论什么人一来到世界上,就要遇到三大矛盾。首先你是动物,要吃喝拉撒,要谋取生存资料,要跟自然打交道,所以就会遇到人与自然的天人矛盾,在跟自然打交道的情况下,就会形成世界观。从生产、生活到去谋取生存资料,独立的个体是没办法生存的。比如在原始社会,单个人跑到森林里面去打猎,不可能打得过老虎、豺狼、大象,因为人的体力与灵活性都不如他们。可人为什么最后成了整个自然界的食物链的顶端呢?因为人与人之间最终形成了人类社会,组成了一个社会结构。
  之后,人的第二个矛盾就来了。在社会结构中,社会分工是存在的。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人与人之间存在群体矛盾,或者说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要解决矛盾就要有个标准,那就是价值观。当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也就活下来了,有饭吃、有衣穿,又有了群体,也可以参与社会活动了,那么就会完全幸福了吗?其实,人还有一个层次。
  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即肉体与精神的矛盾。人需要食物和水来维持生命,这一点跟动物没什么差别;但人还受文明的约束。这个矛盾就需要精神文化来解决,需要人生观来解决。作为动物的人,吃饭是为了生存;但是作为精神的人,活着是为了一种人生的意义。
  因此,人要解决这三大矛盾,就形成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核心是信仰问题。理论必须深入到人的本质才能说服人,其中涉及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生产方式是"人怎样活着"的对象性的谋生方式,主要是人的生存资料的谋得方式,包括物质资料、社会资料、精神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生活方式则是"人为了什么活着"的意向性价值活动,表现为具体的日常生活习俗。不同的民族生活方式不一样,为人处事的方式不一样,价值观也不一样,比如一个是东方人跟西方人,同樣一种行为,中国人跟美国人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无法用同一个价值观衡量。最后就是生存方式,也即"人活着"的方式,是人的生命存在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体性存在方式及其表现。不同的生命形态,肉体的生命形态是纯粹物质的,跟动物没什么差别。生命是动物性的生命形态,是物质性的生命形态,但是人的生命形态还有第二形态——精神。
  人活着的最高境界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追求。有些人宁愿舍弃肉体的生存去保存精神上的永垂不朽;而有些人却为了肉体的生存出卖灵魂。所以,有些人活着实际上等于死了,而有些人死了实际上等于活着,这是生存方式的问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世界观的不同阶段性特点,而不同层次的生活方式决定价值观的不同路径选择。不同层次的生存方式也决定了人生观的路径依赖和个人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嵌入在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之中。
  二、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
  (一)历史使命与"四个伟大"的关系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进行伟大斗争是进行一场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并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建设伟大工程是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推进伟大事业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分析信仰问题,真学真信。信仰不是忽悠出来的,必须把握唯物史观的真谛。马克思曾经说过两句名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以及"‘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共产党人为什么成功了?共产党人是靠信仰起家的,信仰不是忽悠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挑起了内战。在解放战争初期,共产党的兵力还不及国民党的1/4,但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特别在淮海战役时,共产党的军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要优于国民党的军队。美国记者克里斯托福·兰德在中国采访后,在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共产党之所以节节胜利,因为他们比蒋政府更加关注中国人民的需要。他们的军队和政权是在一个为公众利益服务的明确思想指导下工作,更具有奉献精神和高效率。共产党的力量来自中国国内。苏联人的物质援助,与我们对蒋介石的相比,少得可怜。如果外界列强对于中国的内战不予过问,共产党可能早就取得胜利了。"当时,美国虽然多方面给予国民党援助与支持,特别是武器装备方面,但因共产党关注了人民群众的切实需要,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把幸福、需要、利益三个观念连接起来,需要是利益的同义语,幸福是需要的同义语。这三个是一个连贯词,是不同的表达,所谓幸福就是需要得到满足,这是动态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真谛就是讲利益,利益是起点、是原动力。需要与利益是同义语,也就是说能满足人民群众某种需要的东西就是利益。当人民群众需要吃饭穿衣,需要物质财富的时候,满足这种需要的就是物质利益;当人民群众需要社会关怀,需要社会群体,需要社会政治制度的时候,满足人民社会需要的就是社会利益;当人民群众需要精神文化的时候,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就是精神力和文化力。当然,利益代指钱、物没有错,但不全面,利益至少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即物质利益、社会利益和精神利益。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战略判断,同时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理想和信念是密切相关的。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才是幸福,实际上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所以,需要、利益和幸福是个同义语,是不同角度的不同表达,形成了一个逻辑链条。所谓人民的幸福,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人们的幸福就得到了满足。所以,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一定是动态的。新时代人民幸福,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得到了满足。所以,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历史责任担当是相关的。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的轮廓。"八个明确"是在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在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
  "八个明确"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十四个坚持"是:一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也就是全面领导;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四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五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六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七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九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十一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十二要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十三是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是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方位,这个历史方位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不平衡发展主要是国内贫富差距还是较大。我国贫困人口这个问题要解决,但不是搞平均主义,上不封顶,但是下要保底。不是说要消灭贫困就是要消灭富裕阶层,但下要保底必须要消灭贫穷、贫困,一个都不能落下,富的还可以富,合法致富,但是差距不能太大。不充分发展主要是指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综合国力有一定的差距,發展不够充分。因此,要解决新矛盾,就必须树立新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目标,即"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富强讲的是经济,民主讲的是政治,文明讲的是文化,和谐讲的是社会,美丽讲的是生态。进入了新时代,要解决新矛盾,必须要树立新目标,这就形成了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十九大的主题就是初心和使命,实现初心和使命有三大精髓:
  一是中华民族进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要有新时代感,走向新时代,有新要求。
  二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理念。过去,我们处在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那时我们的劳动力多,并不吃亏,但是现在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了,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转向世界产业链的中高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三是摒弃"零和博弈"的二元对立旧思维模式,从"文明冲突"转向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战略。高速度转向高质量是对国内的要求,转向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国际上谋取生存资源与生存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发展思想。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指引,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三、以当代中国价值观为抓手,言行一致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这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从字面上看,言就是说,行就是行动。这里讲"言行合一",就是不要台上说一套,台下干一套;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嘴巴上讲得好,实际上讲的和做的不一致。所以,要以当代中国价值观为抓手,言行一致。
  (一)当代中国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阐述
  当代中国价值观是一个新兴概念。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所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当代中国价值观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出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价值理念24个字。那么,将当代中国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阐述清楚必然是我们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然在当前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那么从根本上来说,它必然也是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本质核心,是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本质规定。首先,共同的理论源头都是马克思主义;其次,当代中国价值观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丰富和发展的价值体系。故此,当代中国价值观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有其"百年变局"时代背景和自身特性的一种观念价值体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言行要一致的结论。无论是守初心、担使命,还是找问题,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要转化思维方式,要打破单向度的思维以及价值取向。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很长的时间,各个阶层都做了各种努力,但是效果不理想。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才找到一条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鸦片战争中,英国只有几艘铁甲舰,中国还是帆船。由于经济、技术、武器等各方面落后,我们被英国打败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始进行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搞得有声有色,建了造船厂、兵工厂,建起了现代工业,还成立了新军。后来,清军还从西方买来了武器,建立了北洋水师,并且请当时世界上制造业水平最高的德国人当顾问。当时,北洋水师的舰船定远号、镇远号等都比日本的舰队吨位大、速度快,从军事、经济发展的水平上来讲不比日本人差。然而,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来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发现并不是技不如人,而是因为制度不好。所以,我们要改制度,开始学习日本和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孙中山先生总结道,中国不能搞君主立宪,要搞革命,要建立新制度,要像法国大革命以及美国一样搞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因此,我们成功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结束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它是按西方体制建立起来的。但是,孙中山当临时大总统时并没有掌握军队,没有实权,最后将位置让给了袁世凯。因为袁世凯掌握了新军,是实力派,但没过多久袁世凯就复辟了帝制,引起了公愤,爆发了二次革命。
  之后,有进步人士总结中国人为什么不喜欢当总统而喜欢当皇帝,因为当时中国的思想文化还是封建帝制思想。如果思想不改变,再好的制度到中国都是枉然。改变思想首先要从文化开始,于是就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可以说,我们的这些改革方向都是对的,但却没有达到最终目的,因为都是用单向度的思维去进行改革。而中国的问题是综合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单改某一方面是无用功,所以必须辩证地实施、系统地改革,要跳出经济决定论、制度决定论和文化意识形态决定论的单向度思维,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都要强。所以,言行一致就是理论要落到实践,单靠一方面是肯定不行的,一定要综合起来抓。
  大革命失败以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从苏联留学回来的王明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极端表现就是教条主义,但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军阀混战、四分五裂,那条路根本走不通。当时还是党内中央委员的毛泽东同志被派到湖南组织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农民革命军和农民群众达10万人之众,按照中央的布置攻打长沙,但只打下浏阳、醴陵、铜鼓三个县城,10万农民军被打散了,只剩下800人了,带着800人再去打长沙不可能,所以毛泽东同志觉得要留下火种,保留有生力量,于是带领大家去了井冈山。但是中央认为毛泽东同志不听指挥,违背了中央的意思,所以撤销了毛泽东同志的党中央委员的职位。毛泽东同志不搞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开创了中国革命根据地。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开辟根据地,共产党总认为要在中心城市建政权。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先搞革命根据地。事实证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走出一条中国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才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前,真学真信马克思主义,学思践悟当代的中国价值观,"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最大的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只不过形式主义在新时代有了新的表现。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连续刊发了多期"网言网语"系列策划,归纳整理了多领域的20余种形式主义怪象:1.文风会风中的形式主义怪象;2.会议"有增无减";3.会议记录成"纪录片";4.问政"流于形式";5.文件定密太随意;6.减负"有名无实";7.整治形式主义不等同于"少发文少开会";8.频繁要求报送总结;9.学用脱节——学习调研中的形式主义;10.学习"走形"不"走心";11.过多"公众号"增加人机负担;12.党支部活动"形式化";13.学习笔记"模式化";14."本本"主义盛行;15.调研"身入心不入";16.层层陪同边界迎送屡禁不绝;17.党员领导干部在职教育"注水"严重;18.扶贫领域内有许多形式主义怪象;19.定时的"扶贫日"——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干部上门本无可厚非,但到了基层却变了味,每周五、周六成了固定的"扶贫工作日",其它时间去了还"不算数",这就导致"本该及时解决的问题,干部总是想方设法拖到‘扶贫日再去"的怪现象出现;20.塑料桶变"厕所";21.扶贫领域的"做样子";22.脱贫攻坚中的"看与不看";23.扶贫宣传"一刀切";24.扶贫办成"腐败办"等等。网上的信息虽不是百分之百都可信,但还是可以给大家提个醒。
  (二)如何真学真信、学思践悟当代中国价值观?
  一是要继承"思想建党"的优良传统。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是要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曾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里没有提供当时的理论准备。社会主义进行市场经济要怎么做,能不能做,在实践上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苏联未解体时,东欧有些社会主义国家探索过运用市场来解决经济问题,推动经济发展,但没有一个成功案例。因为理论上没有准备经验,实践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制度也就不可能马上建立起来。当时,邓小平同志选择了渐进改革的路——"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是摸着"三个有利于"(老百姓称"三条鱼")进行改革。我们大胆地闯、大胆地干,用试错的办法来试,因此制度改革被提了出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明确提出制度治党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要搞好配套衔接,做到彼此呼应,增强整体功能。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
  三是突出"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新要求。切实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新要求延伸到基层党员干部,形成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新风尚。共产党员要有身体力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要有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
  "担当""定力""规矩",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几个新的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有许多新概念,对党风政风,对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他多次使用"担当"这一概念,把"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具有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要求广大干部要有担当精神,强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并提出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具体标准。又如,他多次提到"定力"二字,即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政治定力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战略定力是指领导者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要稳得住,他强调在外交工作以及推动改革的进程中,都需要领导者具备战略定力。再比如,他还常常使用"规矩"这一概念,在强调党章这个总规矩的同时,还要立新的规矩,如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他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强化规矩意识,严明政治纪律,使党的纪律得到切实执行。规矩意识,首先是要有规矩,要强调顶层设计。如果老的制度不废除,新的制度不建立,如何守规矩呢?所以,我们要强调顶层设计,也就是强调制度建设,严明政治纪律是党的纪律,要得到切实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使用,充分反映了他的做事原则和执政风格,也就是要言行一致,把我们的执政理念落到实际工作中去。
  我们要记住三句话,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电影《借枪》中的主人公熊阔海,表面是一家洋行的普通职员,实际上却是中共天津城委特科的一名地下党员。当时正值日寇侵华战争最为艰苦的时期,四处都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国民党派了军统到敌战区去搞特务工作,他们有经费、有武器,然而共产党在敌占区的地下工作者经费和武器大都要靠自己想办法。熊阔海为了打击日寇,向一个国民党伪军的亲戚借了一把机关枪。亲戚非常不理解,熊阔海回答说:"共产党人跟国民党不一样,我们就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说了句很通俗的话,为更多的人做事,做更大的事,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为民族服务。因此,共产党人一定要记住,坚定政治信仰,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革命先烈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人在肉体上虽然牺牲了,但是这些人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一系列的典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也有一系列的典型。新时代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要做到信念坚定,心中有梦;为民服务,心中有党;勤政务实,心中有民;敢于担当,心中有责;清正廉洁,心中有戒,这就是我们要求的好干部。
  共产党人是靠理想支撑的,是靠行动来践行自己的理想的,是言行一致的。所以,我们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人要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这样才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根据"学习中国"报告录音整理
网站目录投稿: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