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这个称谓,20年前代表光荣,10年前代表榜样,现在代表无可奈何的尴尬。 后金融危机,"照旧"害死人 金融危机是不是过去?谁也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因为去年末金融危机所招致的"身兼两职、补贴取消、年终奖暂缓"等恶性待遇,并没有因为总理的一句"中国,将先于西方国家走出金融危机"而得以平反。老板看你一人做两职尚能饭否,不会觉得你辛苦了,而是觉得"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继续装聋作哑,那些"大家一起捱过这个金融危机就如何如何"的许诺,就像在弄堂口见到个同学,因为要先走而搪塞一句"过两天来找你哦"一样永远不会兑现。 再看看。在今年一边忌惮通货膨胀,一边物价连创新高背景下,白领有什么应对渠道呢?一是利用自己消逝不尽的脑细胞或荷尔蒙来点"私薪",二是搭上"开往富裕的地铁"去投资。 但是,投资前景如何呢? 炒股,她就是羞答答地看见3000点好多天,你被消磨殆尽的时间和耐心;储蓄,利率是水往低处流,3%到2%,储蓄不是"赚300"而是"减100"。 剩下的,唯有炒房了。 白领炒房,头势一定要清爽 第一,关于地段价值认识。不要听专家们动辄说"市中心永远具有投资价值",这话不错,但是不合适白领。试想,要是买得起市中心三房两厅,我还白领个P啊?那些泛泛而谈的空话,只会让你更糊涂。所以,白领炒房关键四个字"看菜吃饭"。炒股之人都知道,不怕没业绩就怕没题材。1+1大于2的题材价值看地段,比废话总有价值。 第二,关于投资自住区别。既然是投资,你就不要以自住的眼光来评估这套物业。举个例子,沿街的房子,你要做的不是考量噪声影响,而是以这个为借口跟房东好好杀价。举一个中外企业家的例子来佐证,中国企业家把企业当"儿子",哪怕无以为继也要苟延残喘,外国企业家则把企业当"猪",只要出价合理,都是可以抛售的。这个例子让白领炒房时搞清楚,什么是必要,什么是必须。 第三,关于远交近攻。都说营销最终拼的就是心理战,不错,在投资二手房的过程中,你要揣摩上家、中介分别的出发点,并予以各个击破。有的时候上家未必迫切卖,但被中介忽悠着,有的时候则相反。在这个时候,你要分清在这场三国演义中,你作为刘备是选择联孙抗曹,还是趋魏攻吴。 第四,关于换位未雨绸缪。既然你要最终转手,那么不妨在投资时就假想好未来下家接盘你物业的理由,并以此来评估决定目前是否买进。比如,投资外环大三房,你就要想清楚未来的下家应该是三口乃至三代,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户型和价格,还要评估地铁、菜场、超市、学校、医院。如果不是这么思考,到时候跟外环的买家去说"我们小区有个带KTV、带游泳池的会所",看看别人是不是给你一个"那样的眼神"(文章摘自网络博客,略有删节。责编电邮:caimi@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