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真实死在了朋友圈


  我有一大学同学,叫小尹,她很喜欢在朋友圈发些动态,
  今天做美甲,明天晒电影票,时不时来一张星巴克的咖啡照。
  不得不说,虽然长得丑,但很少女心。
  除去少女心之外,我发现小尹经常在朋友圈转发一些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事情。
  比如前段时间小尹转发了一条美国向叙利亚发射导弹的新闻,
  并配文说道:"叙利亚的和平被打破!"
  显然她并不知道叙利亚乱局的起因,我评论问她叙利亚在哪,
  她回复道:"难道不是在非洲?"
  答案让人有些发笑,她可能连新闻都未读,
  只看了标题便随手转发,并配上了一句未经思考的文字。
  其实对于女孩子来讲,不了解政治也很正常,尤其是少女心爆棚的小尹。
  几个月之前,篮球巨星勒布朗超越科比,成为最年轻3W分先生,朋友圈刷屏,
  当然少不了小尹同学,然而几天前我告诉她勒布朗所在的骑士队晋级了,
  她却问我骑士队是干嘛的,踢足球的吗?
  那时我才明白,她所关注和在意的并不是这件事本身,
  而是通过朋友圈向人宣告,瞧,我不光少女心,我还喜欢热血篮球。
  又或许是某个她暗恋的对象喜欢篮球,凑巧也喜欢勒布朗。
  我把小尹的这种表现定义为假象,一种来自朋友圈的"假象"
  我们从未想到互联网能让信息如此的快捷高效,
  在东北炕头上你也能知道,前女友正以什么姿势躺在海南的沙滩上。
  我们告别车马,迎来一个多元化自我展现方式的时代。
  每天会发出无数信息,接收的信息更是无法计量。
  在这其中,社交平台成为对外展示自己的最直接方式。
  了解一个人,先从他的朋友圈开始
  朋友圈,一个记录你成精的地方。
  面试官经常问的一句话:"你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内容是什么?"
  如果你的回答是:"不好意思,这是我的隐私。"那多半是要凉了。
  面试官的目的很简单,根据朋友圈动态,以此来推断你是什么样的人,生活状态如何。
  因此,朋友圈已经成为我们身上的一种符号。
  那么问题来了,朋友圈的动态,是真实的生活状态吗?
  朋友圈其实就是我们对外的一个展示面,
  而有些人为了构建自己的展示面,急切想要向外界表现自己所理想的生活,
  但却忽略了在现实中的努力,转而通过随手拍几张照片,
  更新几条动态,以求来呈现最完美的自己,达到所期望的目的。
  我有一个朋友,有天在朋友圈发了一张书籍封面,并配上了一段很有哲理的文字,
  后来吃饭时他告诉我,事实上那本书他都未曾翻过一页。
  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我追的女生喜欢看书,为了找话题,我必须表现的也喜欢读书。"
  包括他那次凌晨1点更新的制作公司PPT的动态,实际上是打游戏玩到深夜。
  "很好的机会,不然老板怎么会给我点赞?"
  当喜欢看书的女生问他,亚里士多德是谁的老师,是谁的学生时,他一定会懵逼。
  糟糕的业绩表放在老板办公桌上时,等待他的肯定不是点赞,有可能会是滚蛋。
  在你把这些假象和谎言编织进你的生活后,就应该明白,真相来临之际,定会山崩海啸。
  我们迷失在"美好"
  我们用一张张照片,一次又一次的定位,来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生活。
  站在煎饼果子的摊前,来一张定位在星巴克的自拍,点开评论,收获无数点赞。
  人人都会需要这种精致生活,或者说是照片,
  毕竟在这个只会记住美好的时代,谁也不甘落后。
  我们只会记住萌萌的小哥哥,天真的小姐姐,
  可谁会记得他们是这个资本积累的社会中一无所有的年轻人。
  乐观的面对生活,是我们最乐观的想法,
  甚至不惜用精致的朋友圈来抹去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何快速让自己的大腿瘦下来?
  很简单,拍张照片P一下,点击发送即可。
  什么?运动节食减肥?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一张照片就能带给自己想要的结果,并以此来安慰自己胡吃海喝的罪恶感,
  运动减肥便可以明日再谈,周而复始,变的只是越来越精湛的照片,一双肥腿依然健在。
  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网络之中,
  一觉醒来还是会走在马路上,而你的双腿走路依然带风。
  所以说,朋友圈的动态只不过是我们选择性展示的一面,
  当我们着重一方面的同时,往往会忽略另一面。
  善于谎言,就会失去真实。
  互联网的"假面",让我们随心所欲。
  发达的网络社交为人类又增添了一副假面,在社交平台我可以变成德高望重的智者,
  又或是年少有为的精英,也可以成为工地搬砖的辍学少年。
  比如一位名叫"海贼,王路飞"的知乎答主,
  虚构了244个身份,被称为"知乎最有故事的男人",
  毫无疑问被知乎官方终身封号。
  他每一次回答问题,都会变换一种身份。时而是吸毒八年的瘾君子,
  时而是受小人加害的公司老板;时而见义勇为被打成十级伤残;
  当过医生,玩过代驾,干过民警,做过渔民,得过肿瘤,
  甚至担任过伊拉克战争的现场报道员…
  我们不得不佩服他强大的脑回路,身份切换的如此自然,
  一副"键盘在手,天下我有的"姿态,不可否认,这就是互联网的两面性。
  我觉得任何事物都需要平衡,当我们在获得一些东西的同时,必须也要付出一些东西,
  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要接受它的负面,
  我们所要做的并不是去拆穿那些"假面",因为谎言是杀不死的,它只会被遗弃。
  所以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不被这些假象所迷惑。
  学会去独立思考,不要让假象去主导你的生活,仅此而已。
  最后:
  我们是互联网的创造者,不是虚拟网络的被控者,
  正如我们的生活构建了朋友圈,而不是在朋友圈构建你的生活。
  朋友圈记录我们的生活,是一个能回忆过去的地方,
  而不是把朋友圈当做脱离现实,编造美梦的摇篮。
网站目录投稿:傲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