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远山


  "听说徐校长去世了,是真的吗?"
  一句问话打破了办公室里的宁静。大家立刻像蚂蚁般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议论着,猜疑着。
  一个暑假的短暂分别,返校第一天老师们居然听到这样一个噩耗,真不敢相信。
  很快事情得到了证实,徐长庚校长因病去世,病情不详,享年53岁。
  (一)
  花石县桥埠乡望家沟村,一个地处深山远离城市的村庄,不足百户人家,零散的沿山沟分布着,半山坡一条弯弯折折的小路就是联系其他村庄和通向外面的唯一出口。徐长庚就出生在这里,家里兄妹五人排行老二。
  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粗手大脚,靠着几亩山地维持全家生计。无奈人多地薄,又靠天吃饭,家里揭不开锅是常有的事。那个年代,穷不丢人,家里吃饭的嘴多,忍饥挨饿倒也习惯了。唯独忠厚本分确是庄户人家很看重的事,老徐家虽然破屋烂衫,但全家始终保持着淳朴、善良、厚道的山里人本色,再穷也从未干过偷鸡摸狗的事。
  有一次徐长庚与同伴外出玩耍,路遇果园,园里苹果正待收获。又恰逢晌午,口渴难耐,同伴见四周无人便伸手摘了几个,徐长庚竟吓得脸色泛白,急忙制止。同伴塞给他果子吃,他不敢接,生怕被别人误以为是贼,惹得同伴哈哈大笑。
  望家沟村周围黑黢黢的山石一层一层,只能在一些低洼间隙处开垦出一块块巴掌大的田地,种一些耐旱的作物,徐长庚和弟弟妹妹很小就跟随父母上山劳作,富一点家庭的孩子还会牵一头牛或者几只羊在山坡牧着。山坡上杂草丛生,经济植被主要以果树、栗子树、山楂树、柿子树为主,这些果树到了春天可以把山装扮的花枝招展,为山村增添几分姿色。
  贫寒的家境,父母大半辈子都在和贫瘠的土地不懈斗争,眼瞅着孩子们渐渐长大,然而对他们的未来却是无能为力,就像地里泛青亟待雨水的庄稼完全听天由命。
  可又有谁能想到世事轮回,世事难料。
  可能是大山坚硬不屈的特质锤炼了他,也可能是父辈生活的艰辛触痛了他,平时默默无闻温懦柔弱的徐长庚竟然考上了花石县中等师范专科学校!那个年代,山里人家几辈子也出不了个文化人呀。这件事在周围十里八村如同一声春雷,炸开了笼罩在人们头顶上世代为农的阴霾。徐长庚一下子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成了山里人家教育孩子的范例,他的命运从此即将改变。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老父亲特地到祖坟上烧了许多纸钱。第一次在坟前流出了喜悦的泪水,感激祖上之阴德——祖坟上冒了青烟!
  晚上父亲喝的酩酊大醉,徐长庚也在前来祝贺的长辈们面前表态:"一定好好努力,学有所成,回报父母,回报乡亲!"
  (二)
  三年时光一晃即过。徐长庚以优异成绩从中师毕业,被分配到了家乡的桥埠中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端上铁饭碗,吃上公家饭,这是几辈山里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徐长庚做到了!
  徐长庚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他热爱教学,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热爱和自己一样家境贫困的山里娃。他觉着自己有责任把他们教育好,让他们早日走出大山,摆脱贫穷。学校虽然离家只有十几里路,但由于山路崎岖,除了农忙时节回家帮工,其余时间就一直住在学校宿舍,条件虽然差一点,但这样可以有大把的时间用来认真备课和批改学生的作业。徐长庚对待自己的学生就好像父亲对待地里的庄稼,呵护仔细,不允许一个孩子掉队。他想在家乡兑现自己当初的诺言,努力当一名好老师,回报养育他的大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春华秋实。他所教学生的成绩年年优秀,他对待教学一丝不苟。
  生活平平淡淡,工作充实顺心,徐长庚很满意。可是,生活有时候并不会按照你设计的轨道前进,有些事让你猝不及防。
  春暖花开的季节,山里景色更是美不胜收。山坡上一簇簇红的像火几欲燃烧,白的似雪笼罩山头,一切都急不可耐的吐露着勃勃生机。
  周末随着学生的离去校园里变得空荡荡,还不到忙农时节,难得的清闲自在。山路上静悄悄的,徐长庚独自信马由缰的走着,完全陶醉在这五颜六色的花花世界里,空气夹带着花蕾和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
  事情就发生在转过那一道山梁。山梁背面走来一对男女,分明是拉着手的,见有人来急忙松开了。
  男的是桥埠中学校长李国义,女的是同事赵一晴。李国义校长今年已经快五十岁,家境殷实,儿子在乡里给乡长开车,妻子是乡卫生院的护士长。赵一晴也是附近的山里娃,比徐长庚小一岁,家里姊妹多,高考落榜后没有继续复读,回家乡做了一名民办教师。赵一晴虽是山里娃,却出落得水灵挺拔,像城里姑娘。
  由于都住在学校的单身宿舍,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徐长庚渐渐对她情愫暗生,偷偷向她表白过,赵一晴当时没有拒绝。徐长庚看到了一缕爱情之光,暗自高兴能在这里邂逅自己的爱情。可没想到今天三人竟是这样一种遇见!
  徐长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心里想一定是自己花了眼。此情此景,不知该如何开口,嘴里支支吾吾:"李校长好!天气…今天天气可真好,你们出来走走!"李国义校长也是一惊,脸上隐过一丝难堪,但很快恢复了平静,忙应道:"噢,是徐老师,好天气…好天气!大家都出来活动活动,可真巧!这不我和赵老师刚在路上遇见,现在又遇见你,真巧!"
  "是,是,真巧!趁着周末有空大家都出来走走,我还有事……先走了。"徐长庚支吾完又瞥了赵一晴一眼,赵一晴脸上泛过一丝红晕,两人只呃呃一声便匆匆擦肩而过。
  校园里还是如初的平静,热闹,忙碌,没有人知道过去的那个周末发生了什么。
  徐长庚和大家一样都在忙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做着各种测试以及各种检查,因为很快就会迎来全县的期末考试和备受瞩目的中考。
  中考成绩揭晓,徐长庚所带初三、二班再创辉煌:两人考上中专,五人考上县一中,受到县里和乡里嘉奖。
  校长办公室里李校长正在做徐长庚的工作。
  "徐老师,首先祝贺你再创佳绩,中考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校争了光。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这次上级要求推荐一名优秀教师到县城初中任教,以弥补师资不足,经过再三考虑,我认为你是最佳人选。"
  "李校长,我参加工作才刚满四年,离优秀教师还差的很远,再说我还想多为家乡做点贡献……"
  "你的教学成绩突出,这就是优秀吗!哈哈哈,你是年轻有为啊!说实话,像你这么优秀的教师我还真不舍得让你走。但是,我不能因私废公,耽误了你的前程,这么好的机会,你还要好好感谢我呢!是不是?哈哈……"
  "李校长,您能不能再考虑考虑别人……"徐长庚其实很想呆在家乡,一是家里父母年纪大了,农忙时可以回家帮一点;二是心里对刚萌生的爱情还有期待,只是到现在他也不明白那个周末赵一晴为什么会那样。
  "不用考虑了,名单学校已经报上去了,你明天找孙科长准备一下材料,过几天就去报到吧!"李校长打断了徐长庚。
  "这,这……"徐长庚一听事情已经这样定了,也没办法了,只好支支吾吾的走出了校长办公室。
  李校长看着徐长庚离去的背影,长出了一口气。
  就这样优秀的徐长庚老师被校长推荐进了花石县初级中学。
  (三)
  徐长庚进了县城。
  县城中学确实非山里中学可比。单是每栋教学楼就有四层,足不出楼,顺着楼梯连廊就可以从办公室到教室,从这个教室再到另一个教室,上课再也不怕刮风下雨。教室里课桌整齐划一,木质染漆的黑板光滑耐用,写起字来清晰滑溜,不像以前学校墙上用水泥抹平的黑板。操场上有平整的篮球场地和用煤渣压实了的跑道,看着就让人有运动的欲望。单身宿舍也是楼房,还有阳台,楼里洗刷间卫生间一应俱全。如果感觉大饭堂里的饭菜不好,还可以在楼道里架个气罐自己做饭。这一切看起来都比原来的初中高级的多。
  徐长庚承担了班主任和三个班的教学任务。他明白县城中学的竞争比原来更加激烈,周围都是优秀的教师,在唯成绩论的年代,不管你从哪里来,不管你是谁,成绩说明一切。
  远离家乡,繁重的教学任务让徐长庚没有时间去顾虑家里的农活,更没有心思去遐想那缥缈的爱情,在这里他只能像耕地的黄牛一样向前拉。
  当其他老师热衷于城里的影院和酒馆的时候,徐长庚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自学考试,并顺利拿到了成人高等教育专科文凭。他知道有很多教师都比自己学历高,要想在城里的学校立足,继续深造是必须的。
  由于一切还需从头适应,起初徐长庚的教学成绩并不起眼,甚至还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经过两个学期的调整,很快就适应了城里孩子的教学,班级成绩又开始遥遥领先了,这让一些领导和老师不得不对这个从山里来的年轻小伙子刮目相看。
  这所学校内部按成绩分了实验班和普通班。由于徐长庚教学卖力,成绩优秀,学校把他从普通班调到了实验班任课并担任了实验班的班主任。这可是对徐长庚莫大的肯定,因为实验班里的学生要么成绩拔尖,要么就是县里某些领导的亲属关系,能给这些学生上课可是机会难得,有功绩有面子。
  当然,对于山里娃徐长庚来说,踏踏实实,认真教学就可以了,管他教什么班呢!但对于很多事情可不是像他想的那样单纯。
  上完下午最后一节课,徐长庚回到办公室,同事告诉他去一下年级主任办公室。年级主任叫吴力友,每天出现在人们视线里都是西装笔挺,分头梳的油光锃亮,戴一副黑框眼镜,一副学者姿态,见了谁都是似笑非笑,似冷非冷,让人摸不透心里在想什么。
  "徐老师,下课了。"吴力友见徐长庚进来,仍旧似笑非笑的问道。
  "吴主任好,您找我有事吗?"徐长庚赶忙回答。
  "徐老师辛苦了,一点小事。今天晚上还要再辛苦一下,陪我去参加一个教研活动,有时间吗?"吴主任很客气的征求徐老师意见。
  吴主任从没有在晚上和徐长庚单独研究过教学,今天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自己的教学出了什么问题。徐长庚有点紧张了,赶紧回答:"有时间,有时间"。
  "好,那你准备一下,过会我去找你。"吴力友说完又用手捋了捋油亮的头发,透过眼镜还是一副似笑非笑的眼神。
  (四)
  完全出乎徐长庚的预料,他和吴主任的教学研究并没有在办公室进行,而是被吴主任领到了校外一家酒店。徐长庚感到很奇怪,教学研究又不是喝酒研究,这是什么教学法?以前在桥埠中学可从来没有遇到过。
  进了酒店,上了二楼一个单间。嘿!里面除了负责年级的陈琛副校长,还有三个人不认识,但他们一见吴力友和徐长庚进来,好像老熟人似的,一起说:"欢迎二位光临"。弄的徐长庚一头雾水,这些又是何许人也?不知该如何应答,吴主任则像做错了事情一样,赶紧回应:"各位领导好,让你们久等了,实在不好意思",互相客套一番。
  大家坐定,陈琛副校长对着最上面一个微胖的中年男人很客气的说:"杨局长,请允许我先介绍大家认识一下"。他扭头对着吴力友和徐长庚说:"这位是咱们县教育局的杨局长,这位是李科长,王科长",然后又介绍了吴力友,最后专门指着徐长庚说:"这位是我们初三、一班的班主任徐长庚老师,一名非常优秀的老师。"徐长庚一听是教育局的局长,赶紧学着吴力友的样子站起来呵呵笑着说:"杨局长好,李科长,王科长好"。一桌子六个人除了教育局的就是学校的,还真像是教学研究!
  在拘禁的几轮敬酒之后,终于转入正题。原来杨局长的外甥就在徐长庚的班里,成绩倒数还经常违纪,屡教不改。徐长庚已经向吴主任汇报过多次,却都以各种理由不了了之,原来是这么回事呀!徐长庚今天终于恍然大悟了,今天就是要专门研究杨局长的外甥啊!
  整个研究过程除了徐长庚心情沉重,其余人都很尽兴,推杯换盏,畅所欲言。一个个口吐白沫,纷纷说着局长的外甥是多么懂事,多么有潜力,多么聪明。当然,最后的结束语都是一个话题:"孩子还需要徐老师费心,多鼓励多关注……"徐长庚恭敬的听着,心里翻江倒海:一个隔三差五就违纪,成绩倒数的学生竟然被描述的像个天才学霸。
  两个半小时的教学研究终于在大家的觥筹交错、乌烟瘴气中结束。临别,杨局长送了老师每人一份礼物——罗西尼手表,理由很冠冕堂皇:"教学工作很重要,要好好把握教学时间。"
  以前在乡里中学,徐长庚从来没有在学生家吃过饭,也从没有接受过学生家长的礼物,还偶尔救济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可是今天晚上,吃着山珍海味,再接受名贵礼物,在徐长庚看来有点不合时宜,对于礼物他一开始是拒绝的,但局长带着命令的口气,让自己又无法选择。
  那一夜,徐长庚失眠了。
  (五)
  天各一方,徐长庚一年中除了节假日很少再有时间回老家,老家很多事情就逐渐断了音讯。但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花果树,桥埠中学的同事还经常在脑海里浮现。
  老家的人偶尔会进城赶集或购置农具,有空就到徐长庚所在的学校坐坐。徐长庚每次都热情招待,趁机打听一些老家的人情世故和山村的变化,特别是乡中学的消息。其中有一个消息让徐长庚很惊疑,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自己的勤奋努力下,赵一晴已经从民办教师转成了国家正式教师,只是她的婚姻让外人有点看不懂,正值青春年华,年轻漂亮的她却嫁给了乡里一位比自己年长十多岁的建筑公司经理,还是校长李国义做的媒,爱情真是神奇的东西。
  对于爱情和工作,徐长庚更擅长工作。以前对赵一晴的爱是很朦胧的,那时候自己不懂什么是爱情,一心扑在教学上,两人若即若离,并没有展开猛烈的进攻。赵一晴对于爱情的理解似乎比徐长庚要成熟的多,她明白爱情的力量和价值,它的魔力可以引来很多的追求者,就像春天花蕾边上的蜜蜂。
  现在的徐长庚已经褪去了刚毕业时那种青涩。进城三年,眼瞅着身边很多年轻人已经找到了爱情的归宿,自己年龄渐渐变大,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达到了空前的膨胀。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开始琢磨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在哪里?每次回家,望着父母黑黝黝布满皱纹的脸,眼神里透出的焦急与期待,自己心里常感无奈和愧疚,弟弟妹妹都大了,很快也该谈婚论嫁了,可不能因为自己而耽搁了弟妹的好事。
  论个人条件,徐长庚绝对是优秀的:继承了父亲那伟岸的身材,正规院校的高材生,不怕苦不怕累,教学成绩优异。但在县城这个物欲横流的地方,大山里出来的孩子却存在两大先天缺憾:一没关系,二没经济基础。如果不是当初李国义校长独断专横的"推荐",自己现在还在山里的中学,很难有机会进城的。
  可是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就是不可预知的。
  县里近期要举行教师讲课基本功大赛,徐长庚作为花石初中代表参赛。徐长庚在教学上确实是下了功夫的,他讲课生动有趣,朴实无华,学生喜欢,这一点尽人皆知。果然不出意料,徐长庚荣获一等奖。
  这次大赛不仅给徐长庚带来了荣誉,同时还带来了爱情。评委中有一个人叫任高飞,县教育局基教科科长,是县人大主任胡有为的大女婿,他有个小姨子叫胡珍珍,也就是胡有为的小女儿,在机关幼儿园财务科工作。胡主任的这个小女儿除了家庭背景好一点,长相一般般,还很任性,不知相了多少次亲,就是没有入她法眼的,不觉已经二十九岁了。在那个年代,这已经算是大龄剩女了,再嫁不出去,她爹这个人大主任脸上可不光彩呀!胡主任心里也是干着急没办法。还是大女婿懂岳父大人的心思,他这次物色到了一表人才的徐长庚老师。徐长庚现年二十六岁,年轻有为,虽说胡珍珍大他三岁,但家境优越,是很多想攀龙附凤的人心仪的对象。
  这件美差自然还是落到了吴力友主任的头上,他平时也很热衷于上级的各种任务。要是能促成这段姻缘,对他而言那可是比创造辉煌教学成绩更加辉煌的事情,他全力以赴。
  初次见面相亲会安排在一家高档而又静谧的酒店。女方是胡有为主任全家,男方是徐长庚自己,中间人是吴力友。这个相亲酒会,对徐长庚就好像是工作面试会,除了吴力友其余全是面试官。不愧是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徐长庚获得了很高的分数。胡珍珍感觉对面的小伙子不错,有点眼缘,虽说家境和自己无法相称,但个人帅气俊朗,若姻缘得成,以后可以凭借娘家力量慢慢大展宏图!眼瞅着自己年龄慢慢偏大,身边的闺蜜一个个溜走,内心也是着急。见对面的徐老师才气外露,心里喜欢。
  徐长庚对待这次相亲有一半是碍于领导的安排,一个山里娃与领导千金结缘好像不靠谱。
  当吴力友兴冲冲的把好消息告诉他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是激动和兴奋,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说句真心话,徐长庚初见胡珍珍时感觉和心里的她有点差距,他现在总是把每一个女人都要和赵一晴做一对比。赵一晴年轻漂亮,风情万种,可惜已成领导夫人。胡珍珍形体矮胖,尖刻任性,身上看不到温柔的影子。但一想到自己孤身异地,门庭差距,女方不嫌弃自己委身下嫁已经是莫大的荣幸,哪还轮得到自己挑剔。
  双方一拍即合。终于择良辰,婚事在县府招待所隆重举行,场面之宏大不必细说。
  徐长庚在城里成家立业,娶了县府千金,老家再一次沸腾了,山里娃出息了。徐老爹在祖坟前又一次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六)
  现在的徐长庚可不是以前的寒酸书生了。岳父是人大主任,岳母是县医院妇产科主任,连襟是县教育局基教科科长,这幅牌面在县城地面上也算是响当当的。很多人都没想到徐长庚竟然一下子乌鸦变凤凰,就连吴主任给徐老师安排教学任务也会事先征求一下他的意愿。这一变化,徐长庚起初还真有点不适应,自己的身份还是那个认真教学的徐老师,学校安排工作那是很正常的,还需要自己同意吗?
  结了婚就是有家室的人了,徐长庚很明白自己这个身份的改变。告别了单身宿舍,住进了媳妇家安排的三室一厅的楼房,小日子正式开始。买菜割肉,洗刷打扫,厕厨厅卫都得操持起来。餐后娱乐也不可少,塞进沙发里读读书看看报,吃零食削水果,陪着胡珍珍欣赏欣赏电视剧,隔三差五到岳父家聚聚餐,顺便汇报一下生活工作的事情,接受大家中肯的意见……
  时光就在来来往往忙忙碌碌中流逝着,徐长庚浑然不觉自己在适应生活节奏的变化中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
  徐长庚在老家声名远播,都知道徐家二小子现在在城里混的有头有脸,遇到什么难事首先想到找他。前几天,同村的小学同学徐长林寻得一致富门路,想要买一台拖拉机运石料,辗转百里路才找到徐长庚的家,进门时还扛着一袋自家地里出产的花生。徐长庚有些为难,虽然自己现在过得不错,那是全凭借媳妇家,但自己实际上也不认识多少人。还是媳妇胡珍珍硬气,一边招呼长林喝茶,一边给她爸爸打了电话,不到十分钟时间,事情就办妥了,徐长林拿着写好的条子直接到农机公司去了。临别时,徐长林满脸堆笑,竖着拇指一个劲的夸长庚:"老同学,上学时学习好,现在工作了又有本事,真给咱老家人争气!"就这一件事情,让徐长庚长足了脸面,这是在山沟里长大的孩子能做到的吗?现在徐长庚做到了,他不自豪?他不风光?徐长庚既自豪又风光。但是徐长庚明白,自己的风光完全是来自媳妇一家的庇护,这份自豪好像与自己无关,这么一想,徐长庚心里感到酸酸的。
  很快让徐长庚更兴奋的事情来了,学校招生规模扩大,需要增添两名年级主任以确保教学秩序和质量,在陈琛副校长的提议下,徐长庚竞聘成功。
  当了主任后,徐长庚奇妙的发现,以前总是只顾梳理油头的吴力友主任见了面也主动热情的和自己打招呼。走在教学楼里,一些原来很少说话的同事碰面时也亲切的喊着"徐主任好"。就连胡珍珍在家里看自己的时候,目光中也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温柔和迷离。嘿!一切变得那么不正常,但是徐长庚心里竟然莫名的多了一点从未有过的飘飘然之感觉。
  当然,成了领导,需要处理的事情比以前单纯的教学繁杂了很多,外出参加学习和出席一些会议的机会自然多了。徐长庚刚开始还真不习惯胳膊底下总夹个包,时间久了,渐渐地感觉夹包的样子比不夹包就是有派头!徐长庚的改变应该归功于贤内助胡珍珍,她总会指导徐长庚如何着装,如何把控与领导交流的时机,如何肯定和配合领导的讲话,这些让徐长庚收益匪浅,特别是现在经常随领导出入高级酒店会所,一些讲究是必须知道的。
  徐长庚头脑本就聪明,经过几年的磨炼和岳父一家人的点化,在待人处事方面已经游刃有余。
  (七)
  学校里的主要工作就是抓校园安全和升学率,对于教学一线出身的徐长庚深有体会。他在年级工作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取名"正负教学法",大体意思就是学生成绩每学期都有排名和比对,按成绩等级分班,前进即为正,后退则为负,正则奖励,负则惩罚,进多多奖,退多多罚。学生为寻求自信,为争取加入好的群体而废寝忘食,老师要求好的威望获得奖励而忘我工作,全年级形成了比拼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在那个应试教育的年代,学习高于一切,成绩重于一切,一切做法看起来都是合理的。
  两个学期下来,虽然老师和学生像是被扒了一层皮,但徐长庚所包年级的成绩突飞猛进,在全县的统考评估中独占鳌头,徐长庚的"正负教学法"取得了成功!在教育局的倡导下,决定全县推广,并下发文件安排全县的中小学教师学习领会这一教学法的内涵。有的学校专门派人来考察学习,有的学校还特聘徐长庚到现场做专题报告,其中就包括老家的桥埠初中,已近退休的李国义校长热情相邀,徐长庚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被奉为上宾,风光尽占。特别是见到赵一晴的时候,徐长庚心里得意洋洋,但让徐长庚有点失落的是从赵一晴的眼神里并没有发现后悔的神情。
  徐长庚一夜之间成了全县名人,但凡家里有学生的都知道"徐长庚"三个字。
  人一旦走运,挡都挡不住。
  由于徐长庚的教学法取得了教学上的成功,在全县产生了巨大影响。考虑到对学校的贡献,县教育主管部门一致通过,提拔徐长庚为花石县初中学校的副校长。
  官比以前更大了。
  可是对这一次的提拔,徐长庚没有像竞聘主任时那样激动和忐忑,他现在感到这一切都很正常。
  回到家里,胡珍珍含情脉脉的眼神里满是喜悦,主动向前接过皮包,给徐长庚一个激情的拥抱。徐长庚志得意满一屁股坐进沙发里,等着胡珍珍递过热茶,绕着自己嘘寒问暖,而自己完全没有了刚结婚时的惴惴感。
  当你手里有权的时候,你才发现权利真是个好东西。现在徐长庚在县里既成了名人又当了官,结交的上层人物越来越多,找他办事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多。城里哪位领导或朋友的孩子有事找到他,徐长庚就是张口一句话的事。老家来的同学、亲戚,朋友,有求必应。对他的赞美声一浪高过一浪,入了徐长庚的耳朵比吃了蜜还甜。
  (八)
  从离开山村中学到县城中学,徐长庚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别人一生都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娶千金小姐,生子育女,再到仕途腾飞,一切犹如神助。
  人生得意须尽欢。
  徐长庚现在忙于应酬学校及上级的各种事情,别说陪胡珍珍追剧,就连晚饭都很少回家一起吃。工作之后不是他陪同别人就是别人陪同他,前簇后拥的出入高档酒店,歌厅和娱乐场所。
  徐长庚饮食起居的变化,在开始的时候胡珍珍还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时间一长,胡珍珍心里可不太好受了。随着爸爸胡有为退居二线,而丈夫又步步高升,自己心里说不出到底是喜悦还是忧伤,当自己在家吃饭时,孤独和空落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从俭到奢需要徐长庚这个山里娃很大的勇气才能去改变,但他很快就适应了这种生活的变化,刚开始的惶惶早已随着身上那股土气的退去而变得坦然,因为自从娶了胡珍珍之后就已经在慢慢习惯并享受那种舒服的小日子了,吃穿住行都在向着奢华光鲜的风格转变。官大了,条件好了,在他看来生活奢侈一点是理所当然的,风水轮流转吗!山里娃终有出头露面的一天。
  每次从酒店回家,徐长庚都是醉的不省人事,胡珍珍又端茶又倒水,徐长庚吐的满地狼藉,胡珍珍还要重新擦洗。这样的伺候可是这位县府大小姐从来没干过的,胡珍珍有点恼火,但还是忍了,毕竟自己已到中年,时过境迁,家庭和睦才是最重要的。
  当初自己选择徐长庚的时候,不就是希望丈夫能借着自己的家庭背景大展宏图吗?现在丈夫正在一步步朝着这个目标奋进,难道自己不该支持吗?再说这样的日子不正是自己选择的吗?这样一想,心头的郁闷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九)
  不知不觉中,徐长庚已经在副校长的位子上工作了十五个年头,期间目睹了花石初中的发展变化。花石初中是全县初级中学的火车头,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优越性,所以全县很多学生慕名而来,都以进入花石初中学习而自豪。
  花石初中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全国教育改革的铺开,各地中学迅速崛起,花石初中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创新则活,因循守旧必亡。面对时代的挑战,花石初中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下,决定在学校东南角的一块空地上新建一座学生公寓楼,翻新原来两座旧教学楼。这样一来可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二来可以扩大招生规模,增添外语特长生和艺术特长生,多种教育措施并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适应当今社会的教育需求,这一举措在当时是很超前的。
  上级牵头,主要工作由学校负责。校长田春生任组长,徐长庚等几个副校长任副组长,各负其责,项目全面展开。
  学校要发展壮大是好事,全体老师也是翘首以盼。
  公寓楼教学楼的改扩建工程按期开工了,鞭炮齐鸣。徐长庚看着炸裂的碎纸屑纷纷洒落,闻着空气中浓浓的火药味,想着自己作为项目第一副组长,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骄傲。宏伟蓝图,开创伟业。
  工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工人们头戴安全帽,看图纸的,推车的,筛沙的,搬砖的,和泥的,切割钢筋的,出出进进,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田春生带领徐长庚等人在外围视察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不住地比划着,大家都对学校的建设积极的出谋划策。
  像往常一样例行巡查结束,徐长庚回到办公室刚泡上茶还未来得及喝一口,突然有人敲门。他以为准是校办的小刘来送报纸了,习惯的说了一句:"进来",头也没抬继续看工程的图纸和后续的预算。
  门开了,很轻。徐长庚断定不是小刘,抬起头看了一眼,是一位中年女士。
  自从徐长庚当了副校长,自己的办公室就没有清闲过。今天来一个推销保险的,明天来一个办理孩子转学的,再不就是同学进城顺道过来联络感情的,有办私事的也有办公事的,进进出出,各色人等。忙啊!在其位就得谋其政,谁让你是领导呢!
  今天进来的这位女士虽然已是中年,但眉清目秀,顾盼含情。一进门就直盯着徐长庚,嗔怪的说:"徐校长,高升了,不认识老同事了?"
  "你是……"徐长庚端详了一阵子,"你是赵一晴?"
  "是我,好歹你还没忘记我这个同事加老乡。"是的,赵一晴和徐长庚都是从一个乡镇走出来的山里娃。
  等说出是赵一晴的时候,徐长庚脑海里飞速的旋转着,找寻着有关这位美女老乡的过往记忆。最近一次见面还是徐长庚作为嘉宾被邀请回乡做专题报告的那次,之后,徐长庚怀着一点失落回城,二人就再也没有见过。
  "你怎么来了,太突然了,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快请坐,快请坐"。
  其实,徐长庚还是很放不下两人的那段相识,虽然之后天各一方。眼前的赵一晴比少女时更显风韵,成熟中透着一股妩媚,一点都不像四十多岁的人。对比自己的妻子胡珍珍,虽然整天浓妆艳抹,但是依然无法遮盖那眼角的皱纹和矮胖的身材。
  赵一晴坐定,徐长庚端上刚沏好的茶,俩人叙旧,把老家和乡中学的朋友同事大致聊了一遍,然后才是言归正传。
  原来,赵一晴的丈夫程新建是乡里的建筑公司副总,现在公司规模发展壮大,业务遍及全市各个部门。这次在县初中的新校舍改建工程中,也想分一杯羹,能参与其中的某个项目。
  说明来由后,徐长庚沉思了一会,没有直接答复。说到学校的这次工程建设,徐长庚心知肚明,中标的公司是大校长的一个亲戚,为了能接下这个工程,这个亲戚可没少花钱,校长田春生不敢自己独吞,几个副校长也各自分得了一块蛋糕。今天,赵一晴提出这个请求,徐长庚自己可说了不算,这不明摆着要和田校长的亲戚争食吗!
  "奥,这么回事。"徐长庚沉默了片刻,接着说:"一晴,咱们是老乡,我不瞒你,现在的这个工程是一把手说了算,我只是个副手,这么大的事情,得等我汇报讨论后才能做决定,但我一定尽全力为你丈夫争取。"徐长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田校长的亲戚参与在先,他也不好回绝下属提出的这个请求吧。
  "行,我明白。徐校长,您现在可是第一副组长,在学校的威望可不比田校长差,全县的名人,如果由您出面,事情就好办多了,您说是不是?"赵一晴戴着高帽的吹捧,丝丝心语,幽兰花香,又犹如甘醇清茶入脾沁肺,让徐长庚浑身酥透。
  赵一晴一边说着,一边起身来到徐长庚身边。一手扶肩,一手早已把一张银行卡放到徐长庚的桌上,"徐校长,这是一点小心意,请您务必收下,密码是您的生日。"
  妈呀,自从坐上副校长的位子后,虽然这样的情景已不新鲜,但是今天发生在赵一晴和他之间,特别是赵一晴的手刚一扶肩,徐长庚就犹如触电,浑身酥软。三十年前的她就在自己身边,三十年前各种山花烂漫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徐校长没能抵挡住来自老乡的攻击。
  (十)
  历经一年半的校舍改建工程完美竣工,花石初中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副全新画面。崭新的玻璃外墙,在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公寓楼自不必说,教学楼里宽敞的楼梯,大理石的地面,倒映着人们陆离的身影。教室里新配的桌椅和超时髦的多媒体黑板还散发着淡淡清香,整齐明亮的吊灯把整个教学楼装扮的富丽堂皇。
  花石县初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老师们和同学们也进入了新落成的教学楼,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世间很多事情真的让人无法假设,也无法预测。
  就在大家已经熟悉了新的办学条件,循规蹈矩的进行着一天的工作时,不好的消息悄悄走进了花石初中。
  赵一晴的丈夫程新建在外地承包的一项楼体工程在雨天倾倒,好在没有伤到工人。程新建已被控制,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在调查中程新建还主动交代参与了花石初中新校舍改建工程。
  明哲保身,为了顾全大局,田校长让徐长庚全权代表出面配合调查,因为程新建是徐长庚介绍的,此事肯定田校长就不如徐校长了解的多了。虽然自己是一把手,出了事应负连带责任,但是,具体事情是徐校长操作的,自己都是按程序办事,最多就是监管不严,审查不力。
  出了这样的事,大家都悔之晚矣。但到了这个时候,徐长庚还能怎样说呢?难道自己心里很清澈吗?即便是田春生的亲戚甚至比程新建有过之而无不及,又如何?现在出问题的是程新建,赵一晴的丈夫,是自己操办的。这真是打掉牙往自己肚里咽,有口难辩,心里窝囊,一世英名毁于蝼蚁。
  徐长庚校长出事了,消息很快传遍学校。大家撕掉了脸上的面纱,私下里议论着,富丽堂皇的教学楼工程,徐长庚一定是吃了不少的好处吧?虽不是亲见,却言之凿凿,互相猜测。
  徐长庚的家里早已经是鸡犬不宁,胡家感到脸面尽失,胡珍珍为表清白,提出与徐长庚好合好散。徐长庚真是屋漏又逢连夜雨,万念俱灰。
  徐长庚被检查机关带走后就再也没有回到学校。
  新学期开学,大家第一天返校,便听到了徐校长去世的消息。
  (十一)
  山上的花期已过,正是枝繁叶茂的时节。
  在祖坟的边上,多了一个新坟。
  徐长庚年过七旬的老父亲,哪里能承受得住这样的打击。斜阳里,老人像是一棵佝偻弯曲的松树,伫立在坟前。眼泪已经干涸,唯有嘴里不停地叨念:"长庚娃,你不该呀!"
网站目录投稿:千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