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视域下贵州民族教育发展的思考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贵州民族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原因,我省民族教育还面临着一些特殊的困难和问题。本文在对马克思教育理论理解的基础上,针对我省民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观; 民族教育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贵州灿烂的文化。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全省有汉、苗、布依、土家、彝、仡佬、水等49个民族成份,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所处的社会历史、自然条件和生产力状况不同,民族地区教育总体上还比较落后。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一)对所有儿童一律实行义务免费公共教育,以确保消灭文化或知识的垄断,消灭教育的各种特权。在最初的表述中,这只能是一种由各种公共机构所办的教育,当时所以这样提,是防止工人阶级恶劣的生活条件阻碍儿童的全面发展。后来,明确地提出了其它目标,比如必须削弱家庭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必须根据平等的条件来培养儿童,必须利用社会化的群体力量等。
  (二)教育与物质生产相结合。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把智育、体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这里所包括的目标,既不是进行较好的职业训练,也不是反复灌输职业道德,而是通过确保人人充分了解生产过程来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观念与实践之间的历史形成的差距。
  (三)教育必须确保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科学与生产的重新结合,人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生产者。在这一基础之上,所有的人无论男女,其潜力都能得到施展,这样将出现一个能够满足普遍需求的世界,使个人在消费、娱乐、文化的创造和享受、社会生活的参与、人际交往以及自我实现(自身创造)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施展才能。
  (四)社会在教育过程中被赋予新的巨大作用。学校的内部集团关系的这种改变(从竞争转向合作和支持)意味着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为开放,并以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积极配合的关系为前提。
  二、当前贵州民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仍然艰巨。尽管随着"两基"攻坚计划的实施,近年来贵州主要城市地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预期目标超额完成。但是就整个贵州省而言,普及教育还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特别是贵州一些边缘 、贫困等地区,普及的难度更大,困难更多。这主要与当地教育资源和当地居民经济水平的限制。
  (二)辍学率高,完成率低。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辍学率,巩固率低,完成率低。因为经济和各种原因的影响,许多中小学生还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甚至有的小学还未毕业就离开了学校,有的就充当了家庭的劳动力,而有的就直接外出到沿海打工。
  (三)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在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普遍存在着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教学硬件不足,有的偏远中小学教室设备及其简陋,多媒体设备几乎为零。软件上,老师整体水平不高,主要是师范,中转,或者是临时带课老师。
  (四)办学经费短缺。办学条件是制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贵州民族地区大多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十分困难 ,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与城市学校相比, 民族地区中小学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课程资源等方面均较差,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五)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地区中小学的教师相比,在学历、职称、能力、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这些老师大部分是20世纪60、70年代出生,虽然在教育上有些经验,到是方法不灵活,知识不更新,很难适应现在社会发展步伐。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指导下对策思考
  (一)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民族教育改革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基本任务,结合我省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为加强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强我省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立法工作。为了确保国家民族教育政策落到实处,必须根据我省教育实际情况建立内容具体、层次分明、统一完善的民族教育法律体系,而民族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其目的就是要继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
  (三)为我省少数民族学生或民族地区提供免费而实用的职业教育。根据我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发展适合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需要的、优质而实用的免费职业技术教育;鼓励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联合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实用技术人才。
  (四)大力发展远程教育,使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缘地区、贫困儿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大投资力度,确保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实现 "校校通";建立若干民族教育资源开发中心 ,开发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和不同民族需要的远程教育资源免费提供给民族地区中小学。
  (五)大力培养我省民族地区教师的素质,这是办好民族教育的关键。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支忠于民族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但是,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说,都还赶不上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这就严重影响了我省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合格人才的培养。
  (六)通过制度创新,迅速而有效地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我省各民族院校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管理体制、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现代民族教学制度的创新,使之能更好地为我省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服务,更好地满足我国建构和谐社会的需要。
网站目录投稿: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