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读后感大全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是一本由李泽厚著作,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精选点评:
  ●前前后后断断续续看了4年多看了四分子三。李的书算是收藏全了。
  ●很有收获。
  ●让我真正知道,想懂现代人的哲学,必须先去故纸堆里读懂康德和黑格尔
  ●南方周末上他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呵呵
  ●大哲!大哲!大哲!
  ●读了两遍
  ●独立 睿智 敢言
  ●这本书一直处于在读状态 反复消化 还得再读
  ●有一种幸福就是发现你思考出的理论别人曾经说过,在李泽厚先生的书中我感受到了
  ●读过以后,我发现,东方缺少本体与现象分离的本体论研究。如果,将西方的观点融合,可以更全面的认识上帝…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读后感(一):我们应该看很多遍
  这本书有很多哲学专业方面的人和一些专业词,由于本人是工科的,了解到不是很多,所以看起来会比较吃力,经常是边看边去维基查那些词和人的主要思想,但是这本书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看的,里面有很多很好的思想,吃饭哲学,实用理论,理性与感性,生与死......李先生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自己去想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读后感(二):我必须承认"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为未来的哲学走向提供了某种可能性....
  1.我一如既往的相信泽厚先生是爱人的...
  2.李先生似乎从来不愿意承认人性不可靠这个事实...
  3.李先生对"美"的期望显然过高...
  ......
  4.文化的进程实际上是由一个"绝对的真理"在指引,这个绝对的真理就是"上帝"...
  5.我坚信,人类拯救不了自己,同时我也非常悲哀,难道中国人只能被实用理性及乐感文化来拯救或者解救?
  ....
  6.这本书不是写给未来的....
  7.李大师想来个哲学的统一场论,把理性和非理性统一起来,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未来的哲学大师必须同时也是个科学大师...
  书中大部分观点不过是中国某些"传统"思想、康德、马克思、斯宾格勒、海德格尔、海森堡、萨特、皮亚杰、罗蒂等人的思想的改头换面式+实用式的重新阅读,无多少实质性的提升......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读后感(三):20100817notes.李泽厚:为人类而活
  一句简评:本书很有意思,书名很庄严但实质是一本随笔集,只要愿意读读必然有收获。
  最早拜读李先生的是《美学四讲》,有一句话很是欣赏:美感便是对自己存在和成功活动的确认,成为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和一种形态。
  这本书是我08年看过的。核心内容:
  主线:生命意义,实用理性、乐感文化、情本体。
  演变:历史构建理性,经验演绎先验,心理成为本体。历史才是存在的本体。工具本体使人活着成为可能,心理本体使人意识自己活着成为可能。
  核心:情本体即无本体——"禅而无禅便是诗,诗而无诗禅俨然",即人生的真谛、存在的真实、最后的意义。
  关于李先生的一个小故事,我很喜欢这段话:
  李泽厚12岁时的那个春天,小山坡上山花烂漫,他却突然想到——我是要死的,那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样的困惑曾经缠绕着他。如今,他的答案是:为人类而活。
  链接:李泽厚 寂寞思想者http://www.infzm.com/content/46564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读后感(四):评李泽厚之鲁迅论
  彼得堡的大师 2016-04-13 01:32:07
  李文将鲁迅的影响与地位远远置于胡适陈独秀之上,这当然是成立的。但支撑这个结论的,李泽厚认为并非鲁迅思想的深刻性与差异性,鲁迅也并不超出其同时代人,能让鲁迅区别并拉开与胡陈等同时代人距离的,是鲁迅独具的深刻孤独与悲凉情绪,李文就此对其属性、起源与影响做了详细分析。问题是,情感的深刻、宏大、复杂,怎么能不与其思想视域的广度与深度相关?第一性的处身性感受与感慨的深浅,怎能不受制于作为支援意识的本体论世界观与价值论?李泽厚实在太珍视其"情本体"新说,固执地将情感与思想割裂并对立。 此外,在对作为本体的孤独悲凉的谱系学起源探究上,李文完全忽略了嵇阮等魏晋人物对鲁迅的影响,即鲁迅对他们的理解是实存论意义上的理解,一种自我能在身份的反思性认同与筹划。孤独者和他的世界,孤独者在他的世界中,必须忍耐巨大非我的碾压事实,以及面对此事实的沮丧绝望,这是被动与主动参杂的最深刻自我理解:挺住而不倒下意味着一切,本身毫无胜利可言。 这是个人主义的骄傲与倔强,满是节节败退的悲凉,久而久之,颓废也逐渐沦肌浃髓。 但如果仅停留于个人实存情绪而不反抗这种灰色颓废,那他不会如此大如此深,正因为如嵇阮一样的儒家底色,将个人扩展至模式化的家国天下----但这个空间扩展是失败与无望的,他被迫抛弃当下空间,而寄望于未来时的世代延续,这是惨淡微弱的进化论信仰所带来的微末安慰,为差异性世代来临做准备成为此在此时此地唯一能构造与实践的意义----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但未来仍是不确定的,只能用进化论的自欺来遮蔽内在的惶惑与焦虑。加缪彻底放弃了来自未来的许诺与抚慰,鲁迅的进化论信仰不过一种有害的虚假意识,但是,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倔强的反抗者与行动者,至死方休的战士。 实存意义上的第一人称所属情绪情感,必然带有具体的情境特征situated character,怎么上升为李泽厚所说的形上本体?即如何去除第一人称有限视角而如何实现普遍化?此外,这种身体性的历史性情绪,如何转化为去身体化和去历史性的所谓形而上?李泽厚老了,时间性的急迫感可以理解,但也不要名令智昏,饥不择食地生造概念与命题,徒留下一串串骇人听闻。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读后感(五):笔记 + 一些零碎的思考
  一、哲学探寻录(1994) 1."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是中国哲学的本根所在。(形即为体,体即为用。) 2.人类学历史主体的渊源,一为马克思唯物(工具论)哲学,一为无人格神背景的中国哲学。 3.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子精神——知不可为而为之。) 4.哲学不提供知识,而转换、更新人的知性世界。(无用即为大用) 5.人类语言生发及理性促成基于制造——使用工具的经验。(起于巫礼,不可逾越) 6.人类主体性——个人主体,内圣外王的教育之道。(节制之道) 7.实践理性(历史积淀),是宗教性道德,伦理绝对主义,强调个人觉醒,内外兼修。 8.实践现实(现时现地),是社会性道德,是社会规约,是个人外部约束。 9.情感本体论,以情为体。(徜徉无隘) 10.儒学"天地之大德曰生",情理交融的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有情宇宙观) 11.道学"道可道,非常道。"万物相倚相形,是行动辩证法。 12."儒道互补,儒为主干"的原因——宗教性道德的威严和崇高。(个人是历史/文化的沉积之物。) 13."理性内化、凝聚、融化",于个人之中内熔成体,遂审美出,感物流动,至于天地等同。(庄子"天乐"。) 14."超时间"、超空间的天乐——物态形象最盛为宋元山水画。(境生象外,无所拘役。) 15.禅入诗画,非为精雕细琢,实以情为体,此情此境即为真如。(以现象为体,非以实物为体。) 16.冯友兰人生四境:自然、功利、道德、天地。 二、说天人新义(1999) 1.巫术礼仪"天人合一",天道鬼神,胡怪皆为神圣。"人道即天道,天道即人道",其实质是物道,即万物有灵。(源起至于周末) 2.汉代"天人合一"是阴阳五行构架的天人感应的宇宙图式,以"仁德"为实现基础,实际是中国传统的因果观念。 3.宋明理学"天人合一",实质是人的主观投射,心灵的道德境界,由个人至宇宙自然。 4.康有为、谭嗣同以自然科学之力,"以太"等成儒家济世之心。 5.熊十力、冯友兰、牟宗三等人,精神道德大于济世,为宋明理学延续,又在西哲的影响下,语义精微,幽绵深邃。 6."天人合一"延绵传统下的治世之道,经国之政。 7.外在的自然人化,对自然的改造,以及由此诞生的拟人化自然培育审美兴味,再拓展至欣赏原生自然。 8.内在自然人化,人的身体出脱于动物性的过程,并客观无意识地承接历史文化的遗存,以此达到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人对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入。 9.内在自然人化的核心——伦理学,或可以说是阶层分化、从众心理、利他道义。伦理(文化)一概从属于历史,即为前代政治的遗存,历史俞长,规约俞盛,不同地域文化分化俞严重。 10.自由意志——人因为教育而持有的理性原则,该与不该。换言之,人们对处于一定社会中的自我尊严、受尊敬追逐程度的高低。 11.人自然化的三个层面,安居乐业、审美情操和节律呼吸。 12.尽性随性是在美学中情理交融、在社会文化沉积上个体自由品格的展示。 13."以美启真"就是以直观、隐喻,灵感等非逻辑方式启迪、引导而发现真理。(人的生物本能和超意识无意识的混合。) 三、历史本体论(2001) (一)实用理性与吃饭哲学 1.《周官·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人行为创造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一致,节谨而美。) 2.领悟即是想象,在完备的模式里,去得到它始出的偶然性和最初的自由。 3.实用理性,在创造使用之中,把握"度"的艺术,掌握物性、自我,以及二者合乎情理的可能性关系。 4.语言以生存/人活着为本源,现实人生是语言的真正所指。 5.being in the world,being with others.(being是此在,此时此刻,于瞬时居。我相信这是佛家顿悟的妙处,也是古老的天人合一,更是柏拉图洞穴理论中的那一束光。) 4.经济前提论,经济通过文化、政治、宗教等中介来发挥作用。 5.历史文本,文本历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都是被"当代"的权利话语所驱使。(历史文本,历史以文本形式得以记载。文本历史,文本所呈现的历史形态。除了口述历史、实物出土之外,最大最难以操控的就是人的潜意识无意识中的历史碎片。其实不难理解,这些历史碎片生成如同微生物滋生一样,环境适宜,要素齐全,就会自动生成。所有的似是而非和似曾相识都不是偶然。) 6.偶然和必然在各种事件中的比例问题,才是历史研究的主题和核心。 7.理性作为工具——中国实用理性,"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8.主观时间,个体感知的时间之中的现象集合。社会空间时间,特定可表达的时间结果。 9.实用理性与后现代,自由生存感的方法论指导。(已知的未知,其实马克思的思想并未否认这一部分,而是避开、剔除之后,讲历史唯物主义。) (二)巫史传统 1.宗教性道德的践行,世俗之人的"真正的"主体所在。(安身立命,个体不朽,多是对时间流逝的惶恐,以"立"某种东西、精神,来证实"我在"或"我存在过"。) 2.礼源于俗。敬畏、惊恐、服从诸种情绪来源于氏族时期的大混战,个体英雄主义弥漫下来,圣人之名便由诸人诸时代附会而得,敬之以求庇佑。(文化是前代政治的遗留。) 3.中国人并无出世入世之分。天道人道合一,内修外达带来的主体意识实在为权力本位思想。因而可以言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基于个体利益的社会契约,是现代社会性道德、现代政治和律法的基础。 5.自由主义是工业化社会生产的经济产物,只涉及公共理性(即个体选择及选择不受干涉)。个体与群体,追寻个体自由到群体成就个体(极为完善的权利保障系统以及服务意识)。 6.现代社会个体个人权益是出于经济发展,求切它的内容、范围、权益远重于它出现的可能性思想渊源。 7.中国古代社会情欲与理性混同,即不纵欲,也不禁欲。天地国亲师,万物有灵,以灵为师,实用理性至上。(现实理性中的实际意义,代际相传的因果意义。) 8.超验与仁义,本质都是经验经由时间沉淀而成,前者重精神,强调何为;后者重行为,强调为何。 (三)心理本体与乐感文化 1.人生无目的,却要去寻找一个目的。时间的遗逝,和个体社会角色的变化,要求人去信仰一个超脱时间的存在(艺术、宗教、哲学)。 2.本我与存在,毋宁说是意灵与宿主。去掉非本我的东西,个人就会至于空洞之中。每一种极端,如果不在它的自性中消弭如幻,就不可避免被异化。 3.人身大约可分五层。生理的,形貌,基础的维持;伦理的,道德,社会交际与联系;文化的,审美,群体性的归属感;意念的,自性,自我的修持、接纳;灵力的,至物,物与物界限消弭,可见尘缕浮动。没有谁只在哪一层,只是更倾向于哪一层。 4.欲望与情意,欲望是个体释放,情意是无目的虚空之后,一点点蕴藉。生人种种,理智虽控,但依然为这蕴藉颠倒痴狂。独即为独,唯蕴藉可以穿透人心,永宁驻神。 5.道由情生,情又生于悲悯,悯生于感物,感物因为知时。所谓知时,则知物皆因时生长、变化。 6.生命的自由享受,身在其中,耽于情志,敏于知物,浑然无内外,只有知其趣,瞬尔无可比拟,无轻无重,出于界内,游于界外。 7.心有敬畏,遂体以量己,叹物天成,拙而灵巧。欲附而得其内中,为其浸淫,促性成品,通达于世。 8.美学有种种分类,各有其态。 侘寂指于物终之前的陨落,所谓寂,如日落西山,余韵漫红。 枯指于形神相离,内中无性、无物。 物哀指于动情,哀时间流逝,物之不存。 人偶美学,指于灵力,世间无线无面,仅有点缀,光遥四华。 中和、中正指向青壮,苗木齐发,竞而毓秀。 仪礼端庄,指向仪式,层级分化。 肌理之学,重于情志,细微末节,只手可触,又洁而不可亵玩,近如呼吸,远如晨岚。 平远之境,为目之所接暇,渐次服色,着物朦胧。似有间隙,可出平境,又似粉墨,散而无体。 木雕泥塑,仅留三分活气。平视则欲以训诫,抚面悲切。睥睨则骤然于外,不喜不悲,不怒不惧。包裹则剥离生气,置于暗地,再予于光束,以求服从。再有瞠目狂荡之态,则释性情,来去皆如呼啸,如空廊之风,穿而无极。亦有力美相衡,静亦动,动亦静,美而不馋于外,仅自为体。 四、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 (一)实用理性的逻辑 1.理性——合乎经验性;逻辑——数字关系,对感性对象活动的记录综合。 2.数字与逻辑,非现实的逻辑可能性,对现实世界的改造。 3.汉语世界缺乏抽象词汇、哲学缺少形而上学,思维缺少抽象力度。 4.理智内化,不如说是物的自发性。有机物有元素促进生长,不断生衍。而理式、架构,依旧是建立物的接触上。前者是可移动的点的游戏,后者是线与面,空间的游戏。并不存在新的发明,而是可发现的规律的运用。独立性,不来自孤立性,而是平衡性,如何守衡,在何种范围守衡。 5.思维不存在实体化,尚可言之性情化。尽管人的思维一直变化,在某一段时间内,依然有倾向性,或者说是物理惯性。 6.思想不出于逻辑,而出于想象。在物自身与思考者之间不是鸿沟,而是相互注视。相互注视,即是内观也是他观,由于思维的动态模式,不可避免地投射于物。物自性只在绝对沉静之中显现。(逻辑是台阶,想象是露台。) 7.因果联系,其一是由经验总结的可预知的必然轨迹;其二是观察动势,依据、引导其生长性状、趋向经由时间得到的结果;其三是某一偶发性思想经由某种呼唤,亦或者是物的场量的此消彼长带来的遥远回应,从此种意义上,因即是果、果即是因。 8.阴阳五行,本质上是空间方位转换,点为核心,以次为同心圆,层层远去,有拱有散。依旧属于认识的范畴,而其中所见所得,除去理论沿袭,不可避免与个人灵性顿悟有关。重点并非在于认识规律,得出因果现状,而是何以如此。也许可以论之为法,非世用之法,而是物存之法,物物关联之法,法即为力。力可善生,亦可恶行。 9.这"本体"(度)非独立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实体,而是依附于肉体生存的人类心理功能的结构形式。(原文p184) 9."度"在康德哲学的描述中,一是"决定判断力",从理论到实际的操作尺度。二是"反思判断力",即是审美判断,由个体(个性)中捕捉非概念的一般。审美在于,在种种已存之物涵盖之外,发现沉静,类似于磨砂状的玻璃白板,隐藏之物渐出。然而,这又似于宗教体验,无以为证。 10.度也是与自然相契合的韵律感、节奏感,人借由此种节奏感,获得仪式感,也即是礼,因礼,因有所规范、约束,从而达到个体自由。简而言之,即是个人原则,可为与不可为。 11.人与宇宙共在的自由直观,与其说是"天人合一",不如来说,天人同一。在东方哲学范畴里,天人合一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概念,其中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如说人就处在一定的时空界限中,因为人类初生的蒙昧和不自知,所以才会依旧时日变化学习、不断强化,但更为深层的原因是物可以本来如此,人不可避免地被各种生命力量所影响,但同时影响也即是组成该生命的重要部分。每个物的圆盘,放置在一个无限平行的圆轨之上,而圆轨又无限组合成一个圆面。任何可生之物,不论有无实体,皆被中心点所吸引。这个中心点即是人不可达的"至性",但人生而有此种趋向,可以不断攀升。 12."审美优于理性",即是审美体验优于理性体验,这是人作为物性的巨大肯定,在思维和规则以外,敏而先发的是人直觉和联觉、即非秩序亦非真理。在以往的哲学、艺术审美中,人追求真理,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既定错误,即是真理必定是在最后发现的。其实,大错特错,真理是通过人的感觉、强化训练的思维系统,通过自由想象、联觉而去直抵物性。在所有物的形态中,只有趋势是最令人精神敏感的,预判含有极大的喜悦和骤然的快感。值得一提的是,联觉是人穿过自我物性局限的唯一方法、灌入客体,幻化成真。所有仅仅是表达自我的表达是极端狭隘的,表达扩大的方法是迅速同化、代而表达,当然还有另一种群体大观式的种群表达(审判,也许就是大法官)。后两种表达,无一不需要,人的悲悯和同理心。也只有在此种意义上,"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才可以得到展现。 13."物自体",作为化育力量的自在物性。《中庸》中,有一句"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参天化育的前提是尽性,即是全性而活,则应心诚应物(自我以外)。 (二)、关于情本体
网站目录投稿: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