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对分课堂在大学经济学课堂中的运用探讨


  摘要:对分课堂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并把讲授和交互式学习在时间上分隔开来,让学生在两个过程之间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的基本内涵与经济学教学规律是不谋而合的,可以提升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大学经济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对分课堂 经济学课堂 教学方法
  轉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教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习方式会造成不同的学习结果。长期以来,大学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被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更多的人学习并掌握经济学,越需要提高经济学的教学水平,对分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变革的一种很好探索。
  一、对分课堂的概念与涵义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原创的一个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进行取舍折中,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集合了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一是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这点与传统课堂类似;二是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这点与讨论式课堂类似。
  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此外,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其个人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对分课堂把教学刻画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可简称为P-A-D课堂。
  二、经济学课堂的教学规律及实施对分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1.经济学内容比较抽象,需要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来调动学习积极性
  任何称得上是科学的学科,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经济学也不例外。过去认为,经济学的科学性在社会科学中是领先的,是因为经济学研究已经走入了规范化、分析化、实验化等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论平台上。随着数学和计算机方法在经济学科中的运用,经济学课本上的概念公式等非常多,记忆和理解起来也就相应得非常困难。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就变得十分重要。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和参与小组讨论,这就能让学生融入课堂之中,学会思考其中的经济学问题,从而通过自己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在上课时听同学们的发言,了解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在综合了同学们的观点和学生自己课下的查阅资料之后,可以更好地正确理解学习内容以及提高学习兴趣。
  2.经济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息息相关,需要大量的实际案例来支撑教学内容
  经济学有十大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例如,人们往往面临权衡取舍,这表明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的选择问题。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至Ⅱ它所放弃的东西,这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机会成本。学生高中毕业后选择考取大学积极深造,而不是出外打工,本身就是对未来生活的一个选择问题。所以,在讲述这部分的过程中,可以一方面结合大量的经典案例,一方面让学生自己讲述和讨论自己身边的故事,从而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再比如,另一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交易关系,这种关系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贸易是双赢的,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如此。在讲述这部分的过程中就可以留给学生一些课外作业,去课堂外搜集一些看到的、听到的案例,从而再结合老师的课堂讲授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对分课堂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根据授课节奏给予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足够时间,这点也是十分契合经济学学习的。
  3.经济学教学的对象对学习目标有不同的期望,教学要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
  大学经济学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年龄95后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积极主动,对大学生活有更多的期待和想象。同时,现在的大学生知识点相对比较丰富。针对这种情况和95后大学生特点,适宜开展参与式、启发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展示团队精神及辩论精神。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目标可以具体分为两类:一是期望在大学毕业后能够在金融、证券及其它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综合性经济分析与管理、政策研究、规划等工作。二是希望大学毕业后考研、出国等继续深造,致力于今后读硕、读博等在学术领域有所发展。不同类型的学生对课堂有不同的期望,一方面他们希望可能给他们未来的工作带来指导,另一方面希望打好基础课,为今后考研提供帮助。因此,从教学的角度就要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而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其个人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这点与授课对象的实际需求又是不谋而合的。
  三、大学经济学课堂中运用对分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1.设计一份完整的教学大纲和方案
  精心准备、精细操作、规范流程是确保"对分"模式专业教育效果的关键。对分课堂倡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钱梦龙先生说过:"教师教学必须致力于教会学生自己学习。"为了真正做到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做好三点:一是感情上相信学生,即相信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尊重学生学习上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二是时间上支持学生,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体验,避免包办代替,避免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三是行动上精心指导,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放任自由,而是把重点放在学法指导上。但是要做到这三点并不容易,所以就必须设计一份完整的教学大纲和方案,系统化地规划教学过程,对掌握的资源和程序做出利于学习的安排。由于教学设计要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制定,而各班之间、学生之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每位教师的设计多多少少都应有创新的成分,教学活动既需要预先设计,又需要适时设计,才会充满生动气息,这样的教学才是富有生机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活的课堂。
  2.提高教师课堂授课质量
  教学的成败或许关键在于教学者。其实,某种程度上,我们不得不承ik--个事实,教案作的再好,也不一定能保证就会有好的教學。其实真正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实施者——教师才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如果严格按照方案设计的步骤一步一步来,显然是不现实的,那样将会使得课堂显得呆板,所以势必是要教师根据具体课堂情景,作出适时的调整。另外,在上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实施的好坏跟实施者对教学内容的熟知程度关系似乎很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加涅九步教学法。加涅把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内部的心理活动分解为九个阶段: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刺激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根据学习者特征提供学习指导-诱导反应-提供反馈-评定学生成绩-促进知识保持与迁移,相应地教学程序也应包含九个步骤。把加涅九步教学法与对分课堂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有效组织进行课堂讨论
  课堂组织讨论是对分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创新点也是最重要的特点是"隔堂讨论"。隔堂就是间隔一次讲授周期,就是对于一个主题内容,教师讲授一次,学生讨论一次,但不是教师讲授了之后,紧接着学生讨论,而是本周的课堂讲授之后,下周的课堂学生再讨论,这样对同一内容的讲授和讨论在时间上是分开的,先讲后讨论,中间的课下活动,学生可以自主地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吸收。课堂组织讨论的关键是分组和讨论步骤:①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组,每组4-6个同学,记为A、B、C……组,每组座位固定(方便老师考勤)。中间根据情况重新分组(大致每四次课分组一次),为加大交流范围,部分主题还可以采取大组讨论的方式,即每个小组的1号同学组成第一组,2号同学组成第二组,以此类推,共产生4个大组进行讨论。②讨论的程序大致分成四个部分:个人陈述(5分钟):每个同学通过口头表达展示自己的作业;组内讨论(20分钟):每组针对组员同学的作业展示、问题进行讨论;全班交流(15分钟):抽查部分小组同学展示本组讨论结果(可自我总结,可回答老师和其他组同学的提问);教师总结(5分钟):教师针对讨论的主题做内容和同学表现两方面的总结。
  四、总结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试图把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结合起来,融合两者的优点,而规避其缺点。我们尝试在大学经济学课堂中运用T--学期对分课堂并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的同学认为老师的教学手段非常灵活或比较灵活,认为教学效果很好或比较好的人为75%左右,92%的同学认为老师的备课很认真或比较认真。同时,87%的同学表示采用对分课堂增强了学习主动性,说明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是对对分课堂的接受还是比较高的。理论分析和初步实践两方面都表明,对分课堂相对传统讲授式课堂有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降低了教师机械性的教学负担,三是有助于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网站目录投稿: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