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西伯利亚》是一本由(挪威)佩尔·帕特森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2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去往西伯利亚》精选点评: ●青春明媚又忧伤 再加上怀了个孩子 更愁了 于是你剖析起来 假装很平和地剖析起来。我的北欧一定不会是这样的。 ●"沉郁如诗的笔调"确实是很贴切的形容,成长、爱、和失去是永恒感人的主题。 ●"我二十三岁了,生命所剩无几,只余下往后的日子。"很温柔的故事。以后一定要去西伯利亚,我已经习惯了寒冷!以后一定要去东非,我向往那个乞力马扎罗!丹麦的文学也会让人有一种缓缓地温情。 ●帕特森除了是一流的氛圍寫作/創造者外,還具有將作品中對虛構人物的物質實體的每一道刻痕都拷貝進我的心中對應方位的本領。於我而言他是掌管北歐凜冽與肉體苦役的雙生神祗。 ●看完书感觉云里雾里的并不是很懂,先给三星等以后再读吧 ●被名字深深地深深地深深地吸引了。看起来也觉得写得还不错,不过没有爱不释手的感觉,也没有多少继续读完的冲动,只是无聊时的消磨。 ●那定格的画面在触摸那份想念 ●Per式风格,翻译竖大拇指 ●不如期待的美 ●还记得在库老师家看的外出偷马,喜欢书里的北欧大农村 《去往西伯利亚》读后感(一):读的还剩30页 看到书后,买了一本 ,此前未读过该作者的其他小说,太信那些媒体的宣传了,读后发现 没书名字好听, 没封面设计的那么美 ,一般的回忆录式的小说 ,读来有点平和美,失望中,哈哈 不算太失望 《去往西伯利亚》读后感(二):我的遥远的乡愁 前世的乡愁,是那年海滩上的木屋,是木屋里的列宁剪贴画,是挪威冰冷的峡湾,是但泽人死去的海底在海藻和沉船之间眼睛像烧红的木碳指甲长而蜷曲他的船从一百年前的德国驶到我们的房间孤独的舵手睁着被挪威的风刺痛的眼,是德国士兵孤独而怪异笑声,是被派去挪威的士兵鼻子通红像孩子一样用手背擦眼睛是斯德哥尔摩森林里穿红裙子低着头脸上一片阴影的罗娜,是去希斯霍尔梅讷群岛的冰上躺着的一顶孤独的帽子,是躺着五具尸体的我们拥抱的国界线,是遥远的西伯利亚 《去往西伯利亚》读后感(三):留白 这是我读的第三本佩尔帕特森。读完《长夜将尽》到中图网买的。只9.5元。同时乱买了七八种。 这本书陆续读了一个月。这回是一个女孩的视角,特别强调是丹麦的女孩子,文中几次强调她是丹麦人这个身份,为什么?对北欧几国的历史沿革一直有些模糊,维京人的后代,高个白肤浅金色头发,性情似乎腼腆羞涩…对他们最多的了解大概来自球员,几次欧洲杯或者世界杯上的足球队以及一些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赛。 丹麦看过安徒生童话,瑞典是伯格曼的电影,挪威只有这位老兄的三本书了。说起北欧似乎总是想起这三个国家,芬兰似乎和老毛子俄罗斯联系多,断续在读的《星期天》里在芬兰住着的多是俄罗斯逃亡的旧军官旧贵族。 书名去往西伯利亚,真的西伯利亚没有出现,就是一个地名,代表女孩的梦想。她渴望渠道西伯利亚,呼吸西伯利亚的空气,感受西伯利亚的冷冽,是不是也代表了对更东的红色政权的向往?书中没有写她的行动,和她一起长大的哥哥加斯帕是有所行动的社会激进派,读有关社会主义的书,墙上有列宁的画像,对代表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男爵大骂,反抗德国侵略者,而后逃亡到摩洛哥进行革命,然后在幻灭之后希望回到家乡最终却客死异乡。 女孩在乡下长大,她的祖父不堪重负,在牛棚上吊。父亲典当了唯一的木工房搬到小镇上开了一家家具店和牛奶店。他们都在挣扎着生存。她出生于1926年,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她长大后去了哥本哈根去了瑞典去了奥斯陆。带着明显的丹麦人的标记。她疯狂读书,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有些人爱她,她不爱任何人。她怀着身孕回到家乡,因为没有结婚,被母亲赶出。她在附近帮工,等着孩子出生。在书的最后,她写:""那时候我还很年轻,我记得心里只有一个念想:我二十三岁了,我的生命已所剩无几,只余下往后的日子"。 书中留白甚多,象空茫的北欧景色,辽阔沉郁,欲语还休。 《去往西伯利亚》读后感(四):《去往西伯利亚》:那股来自挪威的冷冽的风 到了1996年,还怎么写二战时期德国人对周边国家的伤害?挪威,在我打算阅读挪威作家佩尔•帕特森的《去往西伯利亚》时,这个小国在二战中的立场,我都不甚了了。 将佩尔•帕特森的小说《去往西伯利亚》借回家,纯粹是因为书名中有"西伯利亚"。2017年1月,我将去贝加尔湖畔的奥洪岛游玩看看,那里应该已到了西伯利亚了吧?去之前,我想了解一下西伯利亚,而这本小说,除了书名里有"西伯利亚"外,封面设计成半页灰蓝白还有半页,一个小姑娘被凛冽的寒风吹得脸色绯红,冰凌和雪花铺满了画面。还不能引诱你认定这是一部爱情小说吗?封底上,"而现在,我二十三岁了,生命已所剩无几……"还不能证明这是一本来自北欧的爱情小说吗? 真的不是。不是爱情小说,也没有去往西伯利亚。西伯利亚,对"我"而言,与其说是一个地方,不如说是在那个地方盛极一时的一种政治主张,共产主义。点题到此,恐怕没有谁会不知道,这是一本描写二战时期挪威社会状况的小说。 既然如此,想要读好这本小说,就应该先了解一下挪威在二战时期的基本社会状况。据《小国的灵魂:挪威的生存之道》一书所言,挪威是一个六百年没有自我的国家,曾经是丹麦的附庸,也曾是瑞典的殖民地。经常受到强邻俄罗斯的威胁,瑞典人的歌谣里这么嘲笑挪威:"挪威人是皮鞭下苦命的一群人,他们一无所有,活得如牛一般"。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佩尔•帕特森的确写出了挪威人像牛一般生活的苦境:爷爷终于扛不起家庭的重任,悬梁自尽,驼着背的爸爸先木匠后开起了小小的家具店,也是面对生活的重压无能为力,只好让年幼的"我"也担当起家庭奶牛房的送奶工,日子才能一天天地挨下去——透过纸面,我都能感觉到北欧的风有多么凛冽。穷则思变,"我"的哥哥加斯帕一心想去摩洛哥,而我的方向,是西伯利亚,可见,共产主义之风已经从强邻苏联吹到了蕞尔小国挪威。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还是据《小国的灵魂:挪威的生存之道》一书所言,纳粹引爆战争初期,挪威最先的选择是避免卷入战争,以宣誓中立明哲保身。无奈,纳粹还是把战火烧进了挪威。虽为弱小国家,挪威人毕竟是维京人的后代,《去往西伯利亚》的后半部,则用比较委婉的笔调,以"我"的哥哥加斯帕隐秘的行动,告诉我们挪威人为席卷全球的二战做出的他们能做的贡献。然而,被英国乃至被联盟国丢卒保车的战略战术放弃了的挪威,很快寡不敌众,不得不向德军投降。国家被纳粹蹂躏,人民还要吞下这样的屈辱,即因为弱小而成了联盟国失算赔掉的筹码。这还不算,二战以同盟国胜利结局,挪威到底赢得了战争还是输了战争?这样的尴尬,想必在《去往西伯利亚》的作者佩尔•帕特森这一代人的心里,是一道又浓又深的阴影,就像作为战胜国的我们,回望二战的胜利果实时那种凄苦,岂是真正享用着二战胜利果实的超级大国们能够俯身听一回的? 所以,尽管想要读来自北欧的爱情小说不成,反而被佩尔•帕特森用文字拌和成的冰冷的淤泥羁绊得拔不出去,我指的是心情,于是就在迟迟不冷的魔都的冬天里与"我"共苦楚。再看电视上、自媒体上那些恨不能立马拔刀相向的叫嚣——谁说小说是无用的消遣?只是你们不肯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