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专家委托,我实地走访调查了九所原来的村级完全小学。这九所小学有位置偏远的,有离县城很近的;当年是"不修衙门盖学校,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而今这几所学校都是野草丛生,杂物遍地。 在距县城不到10公里的一所村小,笔者询问了一位放牛的大嫂:当年白天书声琅琅,晚上球场灯光闪耀的学校咋变的如此荒凉?她说这所学校前几年还有三个年级,四年级后就到对面村小去读。前年起县里面办了一所思源学校,十几个伢儿就去城里读书了。其他八所学校要么是生源越来越少;要么位置偏远、地形状况复杂,教学方式特殊(多科教学、复式教学、小班教学)、办学条件差、教师引进难。 处在教育底部神经的末梢的"村小"原本是乡村文化传承的高地,现在是切切实实的普九"最短板",是教育的"洼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很多村小由于各种原因被荒废,被城市学校取代。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文化传递,充满乡村元素的"村小"是不可替代的,而今由于小学、中学甚至幼儿园都进了城,乡村学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其二,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对教育的需求差异,从"优质教育"出发,照抄照搬城市的教育模式。比如,在县城通过地方政府拨款和香港思源基金会注资建立一所九年一贯制住宿学校,表面上看学生可以接受到优质教育,但县域内11个教学点也随之消失,此时乡村文化就犹如失去了躯体的"魂魄"四处飘荡,无处安放。 其三,发展"村小"和教学点不能只算眼前"经济账"。按照生均教育资源投入标准,"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师数量配置始终处于"标准上超编但现实中不足"的状况。一位32年教龄的"村小"老师告诉笔者,这三个比例都有缺陷,"生师比"没有考虑学生的年级分布;"班师比"忽视了班级学生人数总量,因为"班额总数不同教师工作量存在差异",教师"同酬不同工";"科师比"则没有顾及班级数、年级跨度以及学生数等因素,有可能导致教师资源浪费。因此,为了发展"村小"和教学点,应纠正以往按照"生师比"、"班师比"和"科师比"标准核算教师编制的方式,不能只算眼前的"经济账",应该算未来的"社会账"和"教育账"。 有"村小"在,学童心中便可植下求学的种子,充满读书改变命运的不竭动力;有"村小"在,乡村教育便不会危如累卵,哪怕校舍简陋,一盏灯也能点燃人心;有"村小"在,乡村的精神生活不再贫瘠,传统文化就有依托。"因此,发展"村小",我们应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