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课堂首先是学生的课堂,是一个充满对话交流师生互动的课堂,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课堂。教师应该努力构建有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效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积极配合。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必须时刻把握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策略的多样化,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讲求效率,扎实数学基础知识 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配合教师工作等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够,没有认识到数学课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很多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 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较慢, 也会产生学生不注意听讲的现象。初中数学教师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坚决舍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真正的活跃起来,讲课要讲求效率,而不是追求速度。现在存在另一种现象就是初中数学教师有很强的数学基础, 但是讲课的方式不对, 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这就要求初中數学教师要在不断扎实自己数学基础的前提下, 多注重自身教学风格,多与学生沟通,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初中生对数学教师的讲课方式有了一定的喜爱,那么他们才会对数学课产生兴趣,才会跟着教师的步伐去学习。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场所,但是在有限的45分钟内,要想达到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学习,是我们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课堂气氛对实现高效课堂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可以尝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创设氛围: 其一,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值得探究的数学题,供学生合作探究。其二,教师可以把班级中的学生划分成几个数学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名组长让各个小组在组长的组织领导下把教师讲的知识点和重点议深、议透,使每个学生都能把这些知识及时消化。其三,本组学生对当天没有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在小组探究后还不明白,由小组组长请教教师和其他同学。其四,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质疑、自由探究、大胆想象、大胆发言。其五,对于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探究。 三、适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展开教学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已经走进学生的课堂,多媒体课件相比较传统的课堂而言,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和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主要是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或者理解有困难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比如在学习初中人教版"几何"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死"的知识变"活",学生普遍表示:在多媒体课件中很多数学知识都变得形象直观,原来感觉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瞬间变的有趣了,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激情开始高涨,因此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展开教学计划。 四、严格控制两极分化,兼顾到每一名学生 由于初中生的数学水平各不相同以及接受和理解的能力有差异, 导致他们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效果参差不齐,甚至两极分化。也就是学得好的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数学, 学得不好的学生会对数学更加没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外, 还有数学教师的因素。初中数学知识复杂程度与初中生的智力发育是相匹配的, 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到每一名学生的情况,将知识分层次地讲给学生,而不是千篇一律,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摸不到头脑。数学知识的讲解要分难易程度,难的仔细讲,简单的认真讲,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善于挖掘,就一定能够激发出学生内心中的学习热情。在控制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方面,数学教师要善于创新,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做好数学辅导工作。 五、合理布置作业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课时量也是有具体要求的,不可能满足学生的全部需求。这就要求中学生在课后要抽出时间学习数学,多做题巩固所学知识。一个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要会安排布置作业,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争取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学合理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带动学生去探索新知识,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技巧和能力。教师在安排作业的时候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些探究性的作业题目,打破传统单纯记忆的僵局,让学生动手去实践,去自主探索,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要真正发挥作用,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救出来。总之,数学教师要在作业的质量上下工夫,而不是在数量上下工夫,重视数学的学习效率。 六、给予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促进自主能力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积极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为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加强了,在各方面他们都要求大人们多留给一些自由空间,不想大人们时时刻刻管住自己。因此,教师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上也应给学生创造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开展"读一读"、"比一比"、"试一试"、"连一连"、"画一画"、"做一做"、"量一量"、"折一折"……从不同角度多提几个为什么?谁还有不同意见?谁还补充?还可以怎样做等等。这样才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得以培养和发展。例如,在教学"探索菱形的性质"时,我不是一手包办,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简单的"告诉",而是让学生利用手中自制的菱形模型独立思考,同座交流,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出菱形所具有的性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够用简练和完整的语言概括出菱形的几条性质,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新课学习的环节中,让每一位同学能动口,动脑地参与学习、讨论、总结性质的全过程,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自主能力也相继得到了发展。自主能力的提高也充分反映出教学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充满了复杂性,要想真正的实现有效性教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上课时尽量的活跃课堂氛围,在课下与学生积极主动的交流,认真聆听学生的建议和意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顶杰.探讨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0) [2] 徐雅琴.浅析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1(05) [3] 王绍楼.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