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身体出现红黄说明你的肝正在坏掉养


  肝脏,被称为"人体内的化工厂",主要负责人体的解毒工作。
  而肝脏,又没有痛觉神经,因此,被称为"哑巴"器官,病变比较隐匿。
  中医讲:"有诸内必行于诸外",肝脏病变,有迹可循,需要你留心观察。
  身体出现1红、2黄,说明你的肝正在坏掉,一定要警惕
  1、出现红色"蜘蛛痣"
  蜘蛛痣,是肝病的一种表现。
  数据显示,有蜘蛛痣的人,85%有肝脏组织病变,其中,30%为肝硬化。
  蜘蛛痣,其形状像是一个小点,周围有辐射状的毛细血管,看起来就是细细的蜘蛛脚。
  容易出现在脸部,颈部,胸部等,毛细血管密集的地方。
  一旦发现长出蜘蛛痣,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切莫拖延。
  2、巩膜发黄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
  肝脏健康出现问题,在眼睛上,会有所表现。
  正常的人,眼睛应该是清澈明亮,炯炯有神的。
  "巩膜发黄",是诊断肝脏疾病的重要依据。
  据研究调查发现,有过半的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这种症状,是因肝硬化导致胆汁无法排出,胆红素升高所致。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肝脏已经病变,尽早就医检查。
  3、尿液深黄
  尿液,是肝肾健康的一个指标。
  肝肾最健康,则尿液淡黄清澈、异味小。
  如果,清晨起床后第一泡尿液,颜色深黄如浓茶,需要警惕肝肾受损了。
  当肝脏受损,影响到胆红素的代谢,胆红素进入血液当中增多,就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此时,尿色颜色会深如茶色,一定不可忽视。
  养护肝脏,做好"四个字"
  第一字:饮
  1、少饮酒
  喝酒最伤肝,喝入人体的酒精,约90%需通过肝脏来分解代谢。
  不论是酒精,还是酒精的代谢产物,对肝脏都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长期喝酒,不但会诱发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还会加速肝癌的发生。
  因此,想要肝好,一定要远离酒饮,少喝酒,滴酒不沾才是最好的选择。
  2、多饮茶
  饮茶,可促进肝脏排毒,减少肝脏负担。
  养成饮茶"代替"喝酒的习惯,对肝脏健康,大有益处。
  用一些护肝排毒小植物,泡水代茶饮,简单又方便,有益肝脏健康。
  苦苣赤玫茶,泡水喝,可促进肝脏排毒,减少肝脏损伤,还可疏肝解郁。
  用苦苣根、赤玫花、蒲公英根、桂花,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即可。
  苦苣根,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小植物,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对化学性或酒精性肝损伤,保护明显,能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从而加速细胞修复速度。
  蒲公英根,入肝经,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 ,能增强肝脏的再生能力,提高肝脏解毒能力,助力肝脏健康。
  赤玫花,性质温和,可疏肝理气,滋养心肝血脉,有益肝脏健康。
  桂花,性质温和,起到中和寒性之效,搭配在一起,不寒不燥,是日常养护肝脏,不错的选择。
  第二字:疏
  1、少生气
  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
  气大伤肝,不良情绪,会损害肝脏健康。
  生气时,人体会分泌儿茶酚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
  长时间情绪抑郁,得不到疏导,会引起"肝气郁结",危害生命健康。
  想要肝好,尽量少生气,尤其是不要生闷气。
  2、多欢笑
  经常欢笑,有助于疏肝解郁,促进肝气抒发,保护肝脏健康。
  每天保持一份好心情,不给肝脏"添堵",肝脏会慢慢变好。
  多欢笑,保持心情的愉悦,生气不要超过3分钟,心情好,肝病自然少。
  第三字:眠
  1、少熬夜
  睡眠,对于肝脏健康,尤为重要。
  长期熬夜,会加重肝脏负担,肝脏无法自我修复。
  日积月累,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减少对抗病毒的能力,进而诱发一系列肝脏疾病。
  所以,养护肝脏,一定要少熬夜。
  2、多子午觉
  一份高质量的睡眠,对于肝脏的自我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子时熟睡,每晚尽量保证在11点前入睡,可使流经肝脏血流量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利于肝脏自我修复。
  午时小憩,睡一会午觉,可调养肝肾,有益肝脏健康。
  第四字:动
  1、多走路
  走走路,散散步,不仅有助于强健肝脏,促进肝脏排毒。
  还有助于"散心",心情舒畅,助力肝脏健康。
  散步,相对于其他运动要安全得多,每跨出一步,脚底所受的冲击只有跑步的1/3左右,是最适合肝脏病人保养肝脏的一项运动。
  散步的最佳时间是在晚饭1小时以后,大概在19〜21点,人体的各项机能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全身血液分配均衡,最适合散步。
  2、多按揉
  经常按揉太冲穴,可疏肝理气,有助于肝脏健康。
  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经常用手指按揉,产生酸、胀、痛感即可。
  此外,揉搓两肋,可疏肝气。
  双手握拳,屈肘,肘关节用点力把肋部夹紧。
  然后,做手臂伸直弯曲的动作,使大臂反复地在肋部摩擦,直至发热。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网站目录投稿:新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