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我的独生女儿佳佳出生。初为人父,有些手足无措,但心中的幸福感是无以言表的。可能是年轻气盛,当时因为一系列家庭琐事,再加上转业分配,迟迟没有着落,导致身心俱疲,婚姻一度也亮起了红灯。有一天,一狠心剃了个光头,独自一人在外租房住。当时已离开部队,经常是整天在街上四处游荡,无所事事,内心无比焦虑和无助。心里曾暗暗发誓,如果有人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杆子,我一定抓住机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全力以赴,要把地球撬动。还好,最终经过大半年的沟通、等待与折腾,接近年底时,家庭基本稳定,工作也得到落实。 2001年1月,我正式到新单位——一家大型中央直属金融企业哈尔滨市营业部报道。该分支机构是全市系统内最大、经营状况最好的四级单位,办公楼很气派,就在市委附近,属于核心商业圈。经理姓王,也是部队退伍军人,只是比我早10余年,聪明睿智,办事果断,情商很高。我们一见如故,交谈也十分投缘。但说句心里话,跟所有转业和退伍军人一样,从部队到地方,要适应真的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尤其是人际关系,前者与后者相差很大。因此,开始的几个月,我是处处小心,早来晚走,收拾卫生更是当作分内之事,即使这样仍然感觉没有完全融入这个集体。特别是业绩始终难有大的突破,公司各级领导倒是没有为难我,都表示可以理解,但较强的自尊心还是激起了我内心强烈的挫败感,为此我也曾十分沮丧和烦躁。 苦心人天不负,机会还是来了!当年4月,市公司缺一秘书,因为刚转业时人事部门曾让我写过一篇材料,有关领导认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整体不错,所以此时就通知我去试一试。就这样,经过大约6个月的努力,得到了市公司上上下下的普遍认可,接下来我就被正式调到市公司办公室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又从科员直接提拔为主任科员,薪酬也跟着长了一大截。当时的办公室主任姓吴,为人坦诚厚道,经常给予我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帮助。更加值得庆幸的是市公司一把手(兼省公司副总)李总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处处给予我极大的关照和包容。记得,在2002年元旦晚会上,办公室内部推举我上台唱首歌(每个部门要求出一个节目),我虽说唱歌还可以,可面对几百人的大场面难免紧张,手心都已出汗,刚唱几句,就见李总带头和其他同事跳起舞来,另一些领导和同事也纷纷跟随,这种伴舞明显是在为我助阵,情绪顿时得到缓解,心中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说句心里话,跟着这样的领导,工作真的是有劲头,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工作生活忙碌而充实,而且逐渐步入正轨。 2004年,市公司"一把手"李总回省公司工作,辽宁省公司来的一位领导接替他的职务。我也从办公室调至业务部门,并提拔为部门副职。在此期间,到南方出差机会明显增多,主要是参加总部的各类培训和会议。去得比较多的是北京、福州、三亚、杭州、西安、深圳等地。记得有一次去厦门,当地的朋友安排我们在紧靠海边的一家餐厅吃中饭,就在沙滩上,对面海岛上还立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大型宣传牌,满眼碧海蓝天,椰林青山,吃的是当地渔民刚刚打捞上来的各类海鲜,都是活蹦乱跳的,仅仅清蒸或白灼,就着辣根,味道绝了,这是迄今为止吃得最鲜的一次海味,真的是终生难忘。 大约在2005年年初,我有缘认识了在一个屋里办公的同事阿玉,我们相处一直十分融洽。她来自辽宁,二十七、八岁的样子,长得唇红齿白,眉清目秀,身材均匀,不笑不说话,很会来事,大家都很喜欢她。当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她的结局是那样的让人心碎和不堪回首。 她当时已经成家,听她讲爱人在上海工作,两地分居已经两年多了,因为双方都比较忙,当时就还没规划要小孩。在一个屋办公半年左右的时间里,不知什么原因,我记得她很少提到她的爱人,她的家庭。期间,几乎每天,她都要给我带一些洗好的水果,讲一些经历过或听说的有趣的事情。而且,我们与其他一些谈得来的同事也聚过几次,玩得都很开心。后来,她就调去了省公司,虽然办公地点就在旁边大厦,但因为要各忙各的,联系明显少了。又过了几个月,突然有一天,传出消息阿玉患上了抑郁症,已被家人接回辽宁治疗。刚听说时我真是惊愕不已。我不明白,那样一个阳光、乐观的年轻人,才过去不到半年怎么就患上这种病了呢,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原来,因长期两地分居,小两口感情出现裂痕,进而到省公司不久后就离了婚。此事对阿玉的精神造成强烈的刺激,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上就出现了一些症状,最后确诊为抑郁症。又过了半年左右,再见到阿玉时,她象是变了一个人,面容憔悴,沉默寡言。她又回到市公司上班,只是我们已不在一个部门,大家都知道她已染病,有意无意躲着她(其中也包括我,至今想起此事我仍十分内疚,为什么不能座下来好好聊一聊,关心开导一下她呢?)。大约是2007年的秋天,也就是我即将跳槽之前,惊闻其喝药自杀,时年她还不满三十岁。正所谓: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的太阳哪一个先到,因此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身边的有缘之人,努力让此生不留遗憾! 借助一家金融企业在本省新设省级机构的良机,我毫不犹豫地选择跳槽。现在,回头看我当初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这也是一家央企,股东实力雄厚,经营模式先进,新同事们都很努力,公司起步阶段的发展势头很猛。当时,我负责其中的一个部门。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主要领导是我原单位的副总,对我也十分了解和信任,所以工作中沟通交流毫无障碍,大家的工作劲头非常足,业绩排名一直位居全国系统前列,多次得到总公司的通报表扬。按照当时公司发展的大好趋势,当时如果有人让我预测一下未来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建司功臣级员工的职业生涯如何!即使让我预测一百次,我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公司会经历那么多崎岖与坎坷,当初创业时期的老员工会纷纷以那样的结局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