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美国次贷风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金融市场造成了百年难遇的严重冲击。如何正确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的影响,防范风险,抓住机遇,是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认识金融危机 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 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应从辩证思维出发,即从挑战和机遇两个方面开展研究。 在挑战方面,主要有四个: 一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许多方面限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历史经验表明,贸易保护主义与经济危机如影随形。危机当前,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其中不乏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自2008年11月以来,G20成员中有17个成员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于4月23日表示,自4月2日G20 伦敦峰会以来,美国等G20成员中已有9个国家已采取或正在考虑实施23项贸易限制措施,违反了他们在G20峰会上作出的承诺。贸易保护主义对脆弱的世界经济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二是全球需求不足导致国际业务需求总量下滑,使"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可能陷入"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以船舶工业为例, 国际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合计5.9亿载重吨的新船订单中,已有两成被取消,并预期新船订单取消量将会在未来4年上升至1.2亿载重吨。对于中国造船业而言,造船撤单的情况在近期显得尤为严重,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全国共撤消船舶订单110艘、274万载重吨,约占手持船舶订单总量的1.4%。其中,今年1~2月共撤消船舶订单13艘、66万载重吨。面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进一步加深,中国造船将面临巨大挑战。 三是汇率和利率震荡给外币资产安全,特别是给从事金融衍生产品的中国企业带来巨大风险。少数企业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性、复杂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和投机心理,贸然使用复杂的场外衍生产品,违规建仓,风险失控,产生巨额浮亏,严重危及企业持续经营和国有资产安全,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某中国企业2008年上半年签订了澳元累计期权式的杠杆合约,后因澳元急跌,截至2008年12月3日,该公司录得亏损扩大到186亿港元。2009年 3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明确提出各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金融衍生业务管理工作,审慎开展金融衍生业务,遵循套期保值原则,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积极防范经营风险,有效维护股东权益。 四是经济危机加剧了某些国家的社会和政治动荡,使得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更大的社会和政治风险。例如,2009年5月17日,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连续3天爆发反华骚乱,有数以千计暴徒在第二大城市莱城主要商业区,冲击华人开设的商店,并袭击华人,事件中有一人被劈死,大规模骚乱导致莱城全城瘫痪。 在机遇方面,主要有六个: 一是境外直接投资的机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经济的流动性出现严重不足。为了促进经济复苏、避免企业大量倒闭引起的失业问题,欧美政府纷纷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免企业税收负担,鼓励和引导消费者消费,简化审批手续以吸引和鼓励外国投资者参与本国经济。因此,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能够为东道国保留或创造就业的投资更受欢迎。目前的收购环境,相比2005年8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对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要约收购的环境,显然要宽松很多。 二是开展全球并购的机会。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还将处于下降通道之中,这对于有实力、发展战略明确的中国大企业来说,是一个开展国际并购的难得机遇期。中国的企业将在这一过程中,舞动长袖,科学利用并购工具,把自己锻炼成国际级的企业,以全球为平台进行企业布局。例如,在海运市场大萧条的背景下,中远集团的海外扩张脚步并未迟疑。2008年11月,中远集团以43亿欧元拿下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该港口将成为中远集团地中海东南部最重要的桥头堡。 三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高端人才,提升"走出去"竞争力的机会。在经济衰退过程中,一些国外企业出于扩大市场需求的经济考虑,对于向我国企业出售相关技术和设备的意愿会进一步增强,限制条件也将减少。不仅如此,欧美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还迫使不少全球知名的企业大规模裁员,这也为中国企业筛选和吸纳优秀人才提供了大好机会。众所周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大制约因素是全球性人才不足。 四是国外业务低成本开展的机会。随着经济下行,各种生产要素价格逐步回落,企业原有的国际业务扩张计划的实施成本会显著下降。不仅如此,随着国际油价、化工原材料、钢材、水泥等商品价格的持续下跌,企业国际业务的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也会有所降低。 五是发现新的市场需求的机会。针对经济危机,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经济刺激计划。例如,一些国家相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这对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筑企业可能会创造新的投资和合作机会。此外,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还有一种途径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为国外同一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更好的产品。经济下行,会使原有的市场需求下降,但性价比更好的产品进入市场,可以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缓解总体需求下降的态势。实现这后一途径,则是要以"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的产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为前提条件。 六是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帮助中国企业走出经济危机的难关,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包括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大措施,国家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支撑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坚强后盾。此外,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有强大的国内市场为依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企业的生存经营压力。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使得中国企业的现金池相对丰沛。 整体上看,金融危机在很多方面反而会提升中国企业的全球相对竞争优势,可以形容为"战术上受损、战略上受益",更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当然,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而言,情况会有差别。 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的具体风险和机遇 了解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宏观影响,可以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在此基础上,企业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国外业务类别、供应链全球布局、市场全球分布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识别出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具体风险和机遇,见图1。 如何识别中国企业"走出去" 的具体风险和机遇?我们建议有三个工具:望远镜、扫描仪和聚焦器。借助这三个工具,抽丝剥茧,逐级细分研究三个方面的风险和机遇:国外空间维度的面上风险和机遇、行业维度的相关风险和机遇、匹配企业的真正风险和机遇。 "望远镜":发现空间维度的面上风险和机遇。国际市场是一个庞大、复杂和非线性的体系,需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从全球、区域和国家三个层面研究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而得出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风险和机遇的基本判断。全球、区域和国家三个层面的研究,不仅要从层次上逐步细化,还要注意三者之间相互关联。 在全球层面,金融危机势必导致世界经济整体下滑,企业经营环境恶化。任何违背这一基本规律的思维都是"逆历史潮流"的。所谓的"逆势飘红"、"逆风飞扬"的成功,绝大多数是小概率事件的个案,或是情势所迫"歪打正着"的结果,这一奇怪策略失败的概率远远大于成功的可能性,不能作为一般规律指导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实践。用反证法不难看出其逻辑混乱:顺风顺水的时候还做不好,凭什么能在"逆势"、"逆风"即"在刀尖上跳舞蹈"时雄起?因此,金融危机背景下"抄底论"的投机思维,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害处远远大于好处。 在区域层面,金融危机对各区域的影响又有不同。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传统市场为例,亚洲发展中国家由于吸取了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政府采取了良好的宏观政策,企业改善了资产负债表,银行也减少了不良贷款,大部分经济体的基本面是稳定的,大量外汇储备帮助缓冲了危机的蔓延。尽管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大量美元外资流出亚洲地区股市,市场资本化萎缩,许多国家面临流动性紧缩的压力,亚洲大经济体持续降温,经济下滑在所难免。但是,金融危机不会对亚洲经济造成重创。从长期看,亚洲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甚至会越来越大。 在国家层面,同一地区的不同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差别很大。例如,亚洲地区新兴市场国家有不同的增长方式,有的国家是靠制造业加工出口的外向型经济,有的国家是靠资源出口的资源型经济,有的国家是靠金融和IT为主的服务业经济(如印度)。很显然,靠制造业出口的外向型经济体如越南等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大;还有,韩国因与美国的金融市场联系多,且是出口导向,发展前景也不乐观。 "扫描仪":发现行业维度的相关风险和机遇。与空间维度的全球、地区和国家三个层次分析不同,行业维度是分析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影响,进而发现行业风险和机遇。 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角度看,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是更现实和更相关的问题。如何精确地扫描行业并发现行业风险和机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确定企业需要扫描的行业。为此,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确有必要则同时审视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在此基础上,梳理企业业务规划,找出与企业发展相关联的行业,包括核心业务、创新业务和种子业务三个层面业务布局所涉及的全部行业,作为企业需要扫描的行业。 二是研究金融危机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包括对行业结构、规模、全球布局、供应链分工、行业生产要素等方面的影响,含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具体研究时,需要结合空间维度的全球、地区和国家三个层次进行,实现空间维度和行业维度的纵横结合。如此,则可发现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业务相关行业在全球不同空间层次上可能的风险和机遇。 "聚焦器":发现未来不同时间阶段内企业"走出去"的明确风险和机遇。通过"望远镜"和"扫描仪",企业可以发现金融危机给企业"走出去"带来的国外空间、行业的风险和机遇。要真正发现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具体风险和机遇,还需要结合未来不同时期企业"走出去"的具体部署,更深入地研究。 "聚焦器"的核心是找到企业"走出去"面临的真正风险,找到与企业资源和能力相匹配的机遇,特别是战略机遇。以海外并购机遇为例,金融危机背景下应强调在全球市场上的战略并购,将有限的并购资金用在刀刃上。单纯的财务性并购机遇,可能不是真正的机遇,应慎之又慎。 正确制定并实施"走出去"的 应对方案 识别出金融危机给企业"走出去"带来的具体风险和机遇后,企业还应尽快制定和实施应对之策。 一是精心制定应对方案,在审慎的同时尽快决策。正如俗话所讲的: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该出手的时候坚决出手。 以制定风险应对方案为例,水电十三局是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国际业务的排头兵,2008年底结转2009年及以后合同存量121亿元,其中,国际业务合同量高达80%。作为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水电十三局的国际工程遍布南亚、中东和非洲10多个国家,共有在建项目40余个,为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11月19日专门召开了国际工程应对金融危机研讨会,通过研讨,各抒己见,制定了具体的措施,主要包括: (1)加大工程款回收力度,控制存量资金,保持合理的币种结构,把外汇的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2)投标过程中要做深入的研究,对当地政府投资项目持谨慎态度。 (3)把握项目施工的节奏,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分期分批安排设备进场和物资采购,尽量减少成本投入,节约资金。在建项目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统一调剂安排,加大设备利用率。 (4)正确树立风险意识,在金融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及时控制和回避汇率风险。 (5)国外项目在做好施工的同时,重点放在经营项目,第一要控制风险,账单结算要考虑物价上涨因素,要进一步考虑到索赔;第二要进行信息筛选,要把工程所在地的有关信息与投标公司及时沟通、反馈,投标公司也要主动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经营问题进行征询,改进和提高投标质量。施工中的项目要分析风险,减少损失。已完工的项目保证金要抓紧时间落实。 (6)密切注视业主的支付能力,施工进度和工程款的结算要相适应,研究合同,采取措施保护好企业权益。2009年投标重点放在安哥拉、卡塔尔等国家的水利项目,密切关注工程信息,争取拿到更多赢利空间较大的项目。 此外,制定方案时,要注意深入研究并充分利用我国政府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和双边政府合作框架下的商机。例如,2009年2月17日,中俄双方签署了长期原油贸易、中俄输油管道建设运营以及贷款协议。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将从中国获得为期20年的250亿美元贷款,这是俄历史上获得的数额最大的贷款之一,这笔资金将使这两家公司偿还债务,而中国将获得20年内每年进口1 500万吨俄石油的保障。很显然,这一协议自然会为石油行业相关的中央企业带来商机。 二是提升执行力。如果实施方案有问题,企业没有执行力,再好的风险控制对策也会贻误战机,再好的机遇也抓不住,再好的"走出去"战略也会变味。反之,实施方案完善、执行得力,一些并不完美风险控制对策也会变得有力,并非完美的机遇也可能变成好的机遇,甚至有些小缺陷的"走出去"战略也会变成好的战略。 三是密切监控实施进程,动态控制实施过程。金融危机背景下,环境的动态不确定增加,因此,"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实时监控体系,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调整对策。 以国外资产风险管理为例,近些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形成了粗略估计有上万亿美元规模的境外国有产权。目前,商务部和其他相关部委都高度重视中央企业境外产权管理。为加强对海外产权的安全管理,商务部审批对外投资项目时,已不再针对经营可行性和资产状况,而主要审查海外项目的风险性,比如两国政治关系、国外投资环境与相关法律等。作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更应动态监控其境外产权的风险。 政府要为中国企业"走出去" 保驾护航 由于"走出去"是国家战略,政府理应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征途中有所作为。具体包括五个方面:指引方向,完善政策,创造环境,搭建平台,强化服务。 一是指引方向。要处理好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妥善处理政府宏观目标与企业微观目标的关系,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使二者协调起来,使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走出去"既符合国家利益又能取得自身的经济效益。近期,一些中央企业在非洲市场、南美洲市场、大洋洲市场的成功发展,正是因为符合这一基本原则而成功的。 中国政府目前希望企业往哪个方向上"走"呢?首先,从产业方向上,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企业"走出去"应注重选择短缺资源开发利用、比较优势产业和技术性项目。从地域方向上,为了提高"走出去"的成功率,企业应优先选择与我国政治关系好、经济合作意愿强、市场环境相对完善,与我国有较强经济互补性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周边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考虑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消费市场的核心仍然在欧美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国家,对那些主要满足海外当地需要的产品,如家电、服装、玩具等,我国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到这些国家和地区投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以节约成本,更好地适应当地消费者需求变化。 二是完善政策。实施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走出去"战略,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中国政府需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加快完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 (1)完善对"走出去"的宏观调控。尽快建立促进企业"走出去"的综合协调机构,提出"走出去"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协调和促进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2)深化体制改革。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结合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改革境外投资管理体制。 (3)加大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政策支持力度。 三是创造环境。良好的国际环境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条件。以中非关系为例,通过中非合作论坛特别是2006年北京峰会的推动,中非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经贸合作发展迅速。2008年中非贸易历史性地突破1 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 068亿美元。 由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范围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制度环境非常重要。政府需要创造的最重要的制度环境就是签署政府间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由政府间的框架来保证海外投资能够获得比较好的环境。到2008年,中国政府已经和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25个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进一步为企业"走出去"建立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新战略。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继续扩散的情况下,自贸区为我国应对危机,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在保持我国进出口稳定增长方面发挥了明显的积极作用。迄今为止,我国已对外签署了8个自贸协定,涉及1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与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和秘鲁的自贸协定以及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上述协定涵盖我国2008年对外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这些国家和地区作为自贸伙伴,有望成为我国新的重要外部市场,从而使我国进出口环境得到改善。 四是搭建平台。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应该继续沿用个别企业在国外单打独斗的模式,当企业遇到困难时,因为势单力薄,在国外发展受到局限。现阶段中国企业国际化需要大兵团作战,需要政府搭建国际化的平台。其中,中国政府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建立工业园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建立一个风险较低的平台,便是成功的模式。目前,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国省份,如:浙江、山东,以及与国外接壤的省份,如:黑龙江,都已经在外国设立工业园。一些有条件的省份也正积极争取中央批准,到国外设立工业园。 五是强化服务。要科学实施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走出去"战略,有关部门和地方一定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形成合力,促进企业加快"走出去"。 强化服务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强化保障服务,二是加强信息服务,三是完善社会中介服务,四是提高办事效率。 诗云:"无限风光在险峰"。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同时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只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科学运筹、精心组织,引入专业思维和正确方法,防控风险,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在危机中成长壮大。 (作者单位:北京时代朗迪管理顾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