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 看到这篇文章后,我把问题抛给十四岁的儿子。他听后反问:是教育者的终极目标?还是受教育者的终极目标?我吃惊地望着他。施教与受教,终极目标是:思想。我思故我在。一个人,能思考,有思想,必将成为健全的,有独立人格的人。 人格魅力的养成是需要积累的,而积累的过程则不易,需要教师耐得住性子,且拥有源源不断向前的动力。 @Yoyo 我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一个人服务社会的意识,追求和创造和谐世界的能力,以及融合个人幸福目标于世界和谐之中的意识和能力。 将个人、社会与世界相连,有这样的视野,教育才可发挥其更大的功用。 @天行健 从个人角度说,教育的目的是在尊重他人追求幸福的前提下,获得个人幸福的能力,包括追求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能力,追求财富的能力,追求善和爱等的能力。 这正是教育所一直强调的,要培养人的综合能力。 @汤维 我认为教育是终生的。在学校里要培养学生爱学习,善思攷,勤钻研的习惯。培养学生有爱心,有尊严,有独立的人格。 学校培养了学生"学会"的能力。走出学校后,运用这种"学会"的能力,教育才可能是终生的。 @南瑞湖畔 教育是让他人都愿成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也和最好的自己有个邂逅。如此,幸甚! 换言之,教育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寻找更好的自己。 @永恒 教育即生长,我认为更是促进孩子的成长,为了其个体目标的安身立命的本领,更为了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有养家糊口的职业。最后才是合格人才与建设者,再高才是接班人。 "生长"一词非常恰当,逐渐地积累,逐渐地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正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李红 我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长、成人,而非成材! 观点明确有力。小编以为,关键在于"材"与"才"的区分,教育的目标在设定上应以"才"为重心,若设定为"材",就显得局限了些。 本期微话题 教师的教育自信从哪儿来?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教课有四个"我不讲"。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这种自信力是令人崇敬的。那么,对于奋斗于一线的教师而言,教育自信需要从哪儿获得呢? 自信 来 自 阅读带来的丰厚学养 @网络 真正的阅读,其目的应该是超越职业藩篱之上的,也正因为这种超越,阅读给职业生活带来的正面影响才可能是强大而深远的。而也只有一个学风踏实,作风勤勉的教师,才有可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找到真正的价值所在,建立起超越世俗标准的专业自信。拥有这样的自信的老师,就会是博学的老师,智慧的老师,神采飞扬的老师,固然也会是学生们喜爱的老师,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老师。 ——教育繁星 阅读多了,就意味着见识广了,知识丰富了,能给予学生的也更多了。如此,自然而然能够拥有教育自信。 @李建伟 教师要加强学习,增强文化底蕴,使自身知识结构拥有充分的广度和深度,才能用渊博的学识自信地面对学生。 ——《理解尊重教师培养教师自信》 阅读是增强文化底蕴的最佳手段。 @于漪 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必须要有文化的积淀。知识不等于文化,知识是一种本领,文化是一种素质。知识是文化的一小部分,是文化的基础。我们过去的一些大学的、中学的教室文化积淀很深,他们没有什么教学参考书,拿起一个教本来,就可以左右逢源。他们的文化底子好,学生再怎么问,他们也不怕。我们现在上课就怕学生问,一问就不知道怎么办,回答不上来。 我们确实要有点文化积淀。我们的语文内容丰富复杂,它的家属成员很多,它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字词句篇、读写听说,并且跟很多学科都有关系。因此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作出哲学的思考。 ——《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通过阅读带来自信力更是必须,否则就会面临"害怕学生提问"的窘境。 自信 来 自 教学专业素质和技能 @张东斌 教师需要恰当合适的展示平台去分享教学成果与经验,主动获取及时有效的评价与指导。教师要善于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积极归纳整理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自主探讨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师还可以主动参加各类教学技能大赛,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教学综合水平,教研成果和教学技能能够获得推广和充分认可会给教师带来强烈的成功体验。在教师体验到教学与管理的成功时,自信心会不断加强以提高自我效能。 ——《论中小学教师教学自信力的提升》 当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时,教师自身以及课程都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郭家明、王萌 作为教师,不能把老师当作职业来做,而要当作事业来做,教育不是工厂里生产商品,而是种种个性的培养。因此,加强个人的专业学习,做好个人知识的沉淀。教师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专业化发展是自信的内在力量。不断提升内涵、提高能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达到增效减负的效果。要注意创造新自我,完善新自我,进而寻求自我的实现。比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探索归纳出独到的教育模式、研究创造出独具个性的理论成果等,努力成为教育家。这样,就会大大增强事业的成就感。 ——《对教师自信力的思考》 教师的教育自信、专业素养以及成就感,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专业素养提升了,自信及成就感就相应得到提升。自信及成就感的提升,也会进一步激发专业素养学习的动力。 自信 来源 于 担当意识 @胡贵勇、刘艳、李明刚 当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失败越来越少时,其成功的自我体验就会越来越多,自信就会不断增强,其教学的自信感就会得到建立。不仅要具备担当精神,还应具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我肯定意识,只有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变得强大,相信自己有知识、有能力、有作为教师的高尚情操,充分相信自己在教学工作中拥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才能推动教学活动高质量地向前发展。 ——《教师的教学自信及其形成》 担当意识的重要性在于让教师自身时刻牢记成为教师的初衷,始终具有一种精神上的动力。丧失了担当意识,也就意味着止步不前,自信力更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