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马拉之死,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了,还是挺有意思的,为何这么说其实原因真的很简单,那就是这幅画非常的著名,著名到什么程度大家也应该听说过,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幅画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也就是说这幅画厉害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赏析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 马拉之死 法国 达维特 布上油画 纵162×横125厘米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 此画既是历史画又是人体画的不朽名作。马拉是一位物理学家、医学博士,法国大革命时成为职业革命家。1793 年7 月13 日,他在家里的浴盆中被保皇分子所刺。画家生动而真实地刻画了马拉之死的真相,画风极为写实,局部 刻画也很详实。这是一幅沉浸于深刻的悲剧情感中的、结构简洁而严谨的作品。 《马拉之死》既是一幅历史画又是肖像画,是不朽名作。马拉是一位物理学家、医药博士,法国大革命是成为职业革命家,他是雅各宾党的领导人之一,他在1793年7月13日在家中浴盆中被与反对雅各宾党的吉伦特党有勾结的女保皇分子夏洛特.科尔黛刺杀身亡马拉的死激起了法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和抗议,也深深震惊了达维特,他真实的刻画了马拉之死的真相,画风极为写实,局部刻画也很详实。这是一副沉浸于深刻的悲剧情感中的、结构简洁而严谨的作品,达维特成功的把人物肖像描绘、历史的精确性和革命人物的悲剧性结合起来。 在法国大革命中,达维特根据国民议会的建议创作了一些具有鲜明革命时代特征的肖像画,其中最杰出的是《马拉之死》。这是在马拉被刺后两小时,达维特赶到现场,为死者画的肖像。画面再现了马拉被刺时的真实情景,如马拉左手拿着的科尔兑给他的短笺和木墩上的纸币、便条等,在画面上都清晰可读。这些细节的描写,在美术史上是很少见的,达维特通过场景的描写,传达出了这位革命家的高贵品质和精神面貌。 《马拉之死》以肖像的形式,描绘了大革命的杰出领导人马拉被害的悲剧情景,画家用激情和正义的呐喊塑造了一个 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英雄形象。 创作背景 让·保尔·马拉(1760-1793年)原是一位医学博士和物理学家,当大革命开始时他就毅然投身于革命,后来成为革命的 雅各宾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进行激烈的斗争。1789年 8月他创办了《人民之友报》,因 此人们称他为"人民之友马拉"。贵族大资产阶级很快认识到他的威胁,巴黎市长下令逮捕他,他不得不躲藏起来,昼夜在 地下室中工作,致使患上了皮肤病,必须浸在温水中才能缓解痛苦。1793年,女刺客夏绿蒂·柯尔黛潜入他的工作地点用匕 首刺杀了他。在马拉被害后两小时,达维特立即赶到现场为马拉画像,随即又到国民议会发表演说:"拿起笔为我们的朋友 复仇!为马拉复仇!让他的战败的敌人重新看了他已变的面容而失色吧!""我听见人民的声音,我服从他们。"这是一位 革命艺术家的誓言。 大革命前达维特描绘的是历史题材,借古喻今;大革命开始后他就转向直接描绘现实题材。这幅画中的马拉是生活中 的真实的英雄。达维特曾回忆说:"马拉死的前夕,雅各宾俱乐部派我和摩尔去看望他。当我们看到他时,使我大吃一惊。 在他的身旁放着木箱,上面有墨水瓶和纸,从澡盆伸出来的,是曾经写下关于人民福利呼声的手。"画家又说:"我认为把 他描绘成我看到他的那种姿态--为人民的幸福而奋争写作的姿态,是很有意义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正是他真实的形象。 达维特在塑造马拉的形象时,加强了面部的刻画,从那镇定而又坚毅的遗容中,揭示了马拉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他那 不顾疾病缠身的痛苦而紧张忘我工作的坚强意志。画面上的马拉躺在浴盆中,露出了上半身,他侧垂着头,右手还握着笔, 左手拿着刺客留下的字条,上书致公民马拉的言词。浴盆边的木箱上压着一张字条上写着:"请将这份钱转交给一位有5个 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已为革命牺牲了。"所有这些细节好像表明马拉并没有死,还在工作,只不过太疲劳暂时休息片刻。 在这里,画家真实地塑造了一位已经死去但仍永远活着的英雄 。 这幅具有历史意义的肖像画构图庄重、严谨,意境崇高,造型单纯而鲜明,用笔深沉而有力度,人物形象突现在抽象 的背景上,犹如一尊浮雕。为使马拉的形象具有英雄气质,画家采用庄严的古代墓碑形式,把人物的肖像性与历史的真实性 和革命领袖的悲剧性结合起来,使画面沉浸在肃穆、深沉的哀悼气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