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思辨录辑要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思想札记。三十五卷。明清际陆世仪撰。在其晚年由同学编定,初刊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
  陆世仪,字道威,号刚斋,又号桴亭。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卒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江苏太仓人。明季诸生,从刘宗周学。明亡,隐居,筑桴亭,与同道讲学,历主东林、毗陵、太仓诸书院。屡次为当道荐举,但都力辞不出。其学恪守程朱,以"居敬穷理"为主。著有《思辨录辑要》、《复社纪略》等。又有后人所辑《陆桴亭先生遗书》,汇刊遗著二十二种,多涉理学、政议,并有《诗集》。
  是书为札记师友问答及平生闻见所成,始于二十七岁时读书有得,原无伦次,后由其学友江士韶、盛圣传等辑成,初为四十四卷,名曰《思辨录》,今已佚。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张伯行乃以《思辨录辑要》重刊,为三十五卷,去原书所附诗文说三类。现存部分前后二集,前集二十二卷,分小学、大学、立志、居敬、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类;后集十三卷,分天道、人道、诸儒、异学、经子、史籍六类。基本上体现了陆世仪的主要思想,为其代表著作。
  书名取《中庸》"慎思明辨"之义。世仪论学较清初诸儒为开通,视野要宽大。并不如他人诋毁王阳明一派,以为读书要广泛地下功夫,当然也包括陆象山、陈白沙、湛若水、王阳明等人的著述。关于释老也一样,以为程朱及王阳明、罗整庵都曾学过禅,怎么我们便可闭而不窥呢?只是"须各人自审力量何如,若力量不足,不如且守先儒淫声美色之训。"(《格致类》)近来儒者都诋禅学,弃顿悟,究竟有没有悟这个境界呢?世仪以为是有的,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只是古人不把它叫做悟,而叫做物格知至。儒家所说的悟来的实,禅家的悟来的虚。悟来自于思,但一旦要进行思,就得先学,不学便没有什么可思的,因此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关于学习古法,世仪是反对拘泥古人的,"吾辈苟欲用心,不必泥古,须相今时宜,及参古遗法,酌而行之。"(《大学类》)又说,以"礼"为例,一代有一代之礼,没有必要认为古代的就是对的、好的,而后来的都不行。说到"居敬",以为要以此为处理一切的关键,然后是致知、力行并进,"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本。此方是千圣万贤入门正法。"(《居敬类》)关于学习,世仪以为要重在用世,因而古代人只学六艺就够了,但今人除此外,凡天文、地理、河渠、兵法之类都得学。只高谈性命而不知内圣外王之学,将无补于世。
  在经世方面,广泛涉及《周礼》、《禹贡》、《天官》等,凡辅治、置宫、天文、地理、几何、治水、赋税、兵法、学校等无所不谈,多有灼见。以为"治一国与治一事不同,治天下与治一国又不同,须是把个天下大势,完完全全在胸中,纲目井然,源委毕见,然后左之右之,无不宜之。"(《治平类》)在治国上,世仪又主张"封建"为治国首务,反对郡县制,以此救明代社会弊端,因此,又主张复三代之治,以《周礼》为治国依据,等等。
  是书初为陆世仪同学所编,初刊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由张伯行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订、刊行,后沈鼎甫又重刊,并载入《四库全书》。另有光绪三年(1877年)江苏书局本。
网站目录投稿: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