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集注本。八卷。北宋朱熹注。约成书于宋庆元元年(1195年)。(注者事迹参见"《周易本义》"条) 朱熹鉴于王逸《章句》与洪兴祖《补注》只详于训诂名物,未得作者意旨,而且多有牵强附会之处,于是作《集注》。对《章句》所收作品予以重新取舍,以屈原全部二十五篇为《离骚》五卷,宋玉以下作品十六篇为《续离骚》三卷,共八卷。他又订正旧注的谬误,别为《辩证》二卷附于书后,自为之序。增删晁补之《继楚辞》和《变离骚》二书。录荀卿至吕大临凡五十二篇为《后语》六卷,也自为之序。删了王逸《九思》、刘向《九叹》、王褒《九怀》、东方朔《七谏》四篇,增加贾谊《吊屈原赋》和《鹏鸟赋》二篇。 这本书基本上划四句为一章,改王逸各句加注的方法,逐章加注,先注字音,再释字义,后解释章内大义。每章各系以"兴也"、"比也"、"赋也"等字,指明创作方法。这个注本基本上改王逸、洪兴祖"或以迂滞而远以性情,或以迫切而害于义理"之病,往往做到简明通达,而且注释态度严谨,不详即写"不详"没有把握的宁缺也没有强解。但这个注本也有穿凿之处,如《九歌》各篇本为祀神之曲,并无君臣道义寄托,朱熹却说:"此事君不合而不能忘其忠赤,尤足以见其恳切之意"。他又斥洪兴祖不据儒家经典而注而引《山海经》释《离骚》为妖妄。 这个本子,不仅集了全部屈原之作,而且收录了后世受屈原影响的许多最好的作品,可以说是楚辞较完备的集子。 版本有宋嘉定三年(1213年)章贡郡斋刻本,宋端平刻本,元至元二年(1265年)建安傅子安刻本,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沈圻刻本,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袁褧刻本,明嘉靖十七年杨上林刻本,明嘉靖三十八年叶邦荣刻本,明万历朱崇沐刻本,清光绪十年(1884年)黎庶昌刻古逸丛书本,一九六二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版景元刻本,据黎庶昌原版整理影印,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一九五三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北图藏宋端平二年(1235年)刻本出版,一九九○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据清《古逸丛书》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