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 北京时间下午4点天津滨海机场起飞。飞行8小时,时差5小时,莫斯科时间晚上7点到达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 出航站楼,导游最先介绍的就是"航空快车"胶囊酒店,该酒店因为美国中情局雇员斯诺登滞留而一度成为世界的焦点。 莫斯科时间晚上9点天还很亮,入住DELTA酒店倒时差。酒店是四星级,设施类似国内高档如家。 ◇第2天 凌晨3点半天已经大亮。DELTA酒店外面环境很好,旁边有一个教堂,路边停放几辆加长礼宾车。 早餐酒店自助。早餐厅中国人独享一厅,其他国家游客共享一厅。中国厅嘈杂纷纷,颇有归属感。对面老太太是福建人,用餐完毕,临走时用餐巾纸包了一把葡萄干装在兜里,说自己的孙子都二十多了,还很腼腆怕见生人,一直在外面自个儿玩手机,不肯进来吃饭。 第一个景点是谢尔盖耶夫小镇. 也称圣修道院,是纪念谢尔盖耶夫神父的,其实就是一个大教堂。当地人很虔诚,进入教堂男的脱帽,女的裹头巾。对东正教不了解,听导游讲解也是似懂非懂,索性不听。欧美人参观中国的寺庙道观估计也是这种情况。外面广场上鸽子很多,人走到附近,它会快步跑开而不是飞走,做到了"人来鸟不惊"。 第一天没有安排太多内容。返回的时候,在马克思广场等车,顺便拍了几张先驱的照片。一些地方还是留有前苏联的印记。 午餐、晚餐在中国餐馆,桌餐。第一顿午餐极差,幸好饭店老板、员工清一色中国人,服务对象也是定向于中国游客,不然享有国际盛誉的中华美食的名声将毁于一旦,即使拍再多的"舌尖上的中国"也白搭。饭菜质量对于中华美食的冲击,类似于"青岛大虾"对"好客山东"的破坏力。 晚上看民族歌舞,导游一直叮嘱不要睡着了。语言听不懂,但是场面很震撼,有些舞蹈的内容也还能够理解。虽是自费,感觉还值得,属于花钱心疼,但是不看绝对会后悔的项目。 ◇第3天 第一个景点是红场。 参观列宁墓需要排队,就没有进去。莫斯科太阳很毒,闺女说你抹些我的防晒霜吧。我说怎么用?就像抹雪花膏一样抹在脸上。结果一出汗,流到眼睛里,又酸又胀,睁不开眼睛,在卫生间用自来水冲洗,时间稍长还是泪流满面。只好戴上墨镜闭目行走,好在红场上人少,并不碍事,只是形象有些悲惨。 第二个景点是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站在桥上远观教堂,可以看到莫斯科河中间的彼得大帝雕像,远处可以眺望克里姆林宫——下一个自费景点。 第三个景点是克里姆林宫。 里面很大,俄罗斯政府机构分布其中,据说普京也在这里办公。导游说了这个、那个都是什么机构,一个没记住。 这些火炮是滑铁卢战役缴获的法军火炮。最壮观的是伊凡雷帝沙皇铸造的"炮王"。伊凡皇帝身体残疾,为了向世人展示强大,铸造超级巨炮,重40吨,炮弹直径89cm,单发重1.3顿。巨炮未经过实战检验,未曾发射一枚炮弹,至今仍是"童子炮"。老人站在巨炮前久久不愿离开,仿佛在追忆其往日雄风。 在一座教堂下,导游讲解正在兴头上,神父从其身边飘然而过,导游被吓了一跳,连呼"太吓人了。他的袍子特别滑,凉嗖嗖的。"我说这可能就是上帝想要传达给你的旨意,如果没有神父代劳的话,你就要亲自去一趟。 进入教堂。多个沙皇的灵柩埋在地下5m深处,地面上有石碑记载其丰功伟绩。高大的空间,四壁、穹顶辉煌的绘画让人肃然起敬,我油然而生敬意,忘记了导游的嘱咐不由自主地举起了相机,结果后面一位俄罗斯工作大妈碰了我胳膊一下并嘟囔了一句,估计是"不许拍照"的意思。我顿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随口冒出一句"嗨以",总算没有丢中国人的脸。 旅游车在无名烈士纪念碑附近等候,准备最后参观。结果转完出来的时候,赶上俄罗斯运动员出征奥运会前献花誓师,戒严了,只能远观。晚上看手机新闻,说普京也参加了。 ◇第4天 第一个景点是卡洛明斯克庄园。 原来是皇帝的围场,里面有莫斯科唯一的哥特式教堂和几处皇帝行宫。彼得大帝的小木屋旁,有他的青铜雕像。 第二个景点是麻雀山观景台。 向前可以眺望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后面是莫斯科大学,前面有科学巨人的雕像。 第三个景点是新圣女公墓。 埋葬的是对苏联或俄罗斯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里面有好多熟悉的名字: 黑白相间、功过参半的赫鲁晓夫; 阴阳脸的外交官谢瓦尔德海姆; 被偷去头颅的果戈里; 一生只歌颂列宁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 小说入选课本的契科夫; 女英雄卓雅; 俄罗斯缔造者叶利钦。 王明夫妇和他们的女儿也葬在这里,是"唯三"的外国人,夫妻墓地隔一条路,斜向相望。王明自称斯大林的学生,但是不知道他为苏联做出过什么巨大贡献,得以葬身此处。新中国成立后王明没有响应祖国的号召回国做贡献,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现在看来他有可能是对的,至少他的墓地保留的时间会长一些。 斯大林年轻的妻子当众顶撞斯大林,结果第二天自杀身亡,法官验尸报告记载子弹是从左太阳穴射入的。斯大林评价说,"她的一生,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所以雕像是一个沿着台阶向下走的少女。雕像时时提醒女性游客:当着外人要给老公留面子。 "钢铁战士"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碑前,有一束鲜花,绸带上面写的是中文"保尔你是我们永远的朋友"。记得本世纪初,一位沙特皇室富豪死了,国内网站详细介绍了他骄奢淫逸、奢侈放纵的一生,一个网友在新闻后面的留言里,引用了奥斯特洛夫斯基那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