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嵌入社会的程度,与社会深入身体的程度,同样令人惊奇。"道理简单,却需要反复回味。 身体的病变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会性,玛吉的故事(来自上一篇专栏《人类会直立行走后发生了什么》)不是孤例。1961年,新西兰医生威廉姆斯(J.C.P. Williams)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疾病,后来这种病就以他的姓氏命名,叫做威廉氏症候群(Williams syndrome)。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对任何人都无比信任,绝不设防。玛吉跟他们比起来,简直就是自闭症。他们多半是孩子,即便成年,仍旧一副小精灵的样子。他们极端活泼,热衷交际,具有超强的语言能力。随便问他们一个问题,他们都会异常兴奋,话多得不得了。譬如你问他们,你要是一只鸟会怎么样?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这样的:"这个问题太好了!我要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要是看见一个小男孩,我就停在他的头上啾啾地叫。" 第七号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不能表达,就是威廉氏症候群的病因。这是一种遗传缺陷,它不仅使患者呈现过度的社会性,还会给他们带来智力低下、主动脉瓣狭窄和高血钙。事实上当医生不知原因的时候,这种病又被称为自发性婴儿高血钙。 然而就像开朗的玛吉一样,患有这种病的人本该讨人喜欢,实则未必。因为他们根本分不清亲疏,辨不出敌友。他们理解不了友谊,不明白区别地对待每个人乃是社会互动的本义。故而他们没有真正的朋友,也得不到信任。 几个基因的缺失就导致一个人的社交异常,这足以说明,所谓人的社会性,必然存在生物学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身体与社会的交融不会有这么深。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身体"决定"了社会呢?显然,这样的思维仍属肤浅。且让我再举一种遗传缺陷的例子。 1934年,挪威医生佛林(I.A.Folling)首次科学地描述了一种疾病,名叫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这种基因缺陷会使肝脏缺少一种羟化酶。没有这种酶,食物中的苯丙氨酸就无法转化成人体必需的络氨酸,反而衍生成了抑制神经递质形成的苯丙酮酸,从而影响中枢神经发育,造成智力障碍,甚至癫痫。患有此病的人皮肤白化,头发变黄,尿液中有鼠臭味。 在英国,儿童患苯丙酮尿症的比例为1/40000。在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的儿童医院里,大约每100个病人里就有一个是苯丙酮尿症患者。他们的智力发育通常只能达到同龄人一半的水平,社会交往更是无从谈起。 不过专家们很快意识到,苯丙氨酸不是身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络氨酸才是。只要潜在的患者避免食用含有苯丙氨酸的食物,同时在饮食中添加络氨酸,就可以摆脱这一遗传缺陷带来的伤害。实际的治疗就是如此: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就按照这样的饮食方案进行治疗,智力发育就能够正常继续。在他以后的日子里,不要吃添加阿斯巴甜的食物,例如可口可乐和口香糖,因为它的分解物含有苯丙氨酸。最近有报道,出于这样的考虑,百事可乐停用了这种人工甜味剂。 苯丙酮尿症的治疗,显然需要一系列的社会安排。瞧,身体与社会的交互关系,不是谁决定谁那么简单。就这样,我们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深深地嵌入所在的环境中。 透过身体的独立性,我们觉得自己拥有独立的个体。但是,如果误将独立视作封闭,那就大错特错了。还是以情绪为例,它的多重功能可以再一次帮助我们理解身体与社会的关系。诚如我所写,情绪既是躯体感觉的标记,也是点燃动机的助力。然而不要忘了另一个重要的事实,情绪能唤起一个人对自身的感受,还能"传染"给另一个人。通过姿态、表情、音调、语言,情绪可以由内向外输出,成为连结一个身体与另一个身体的手段。 没有什么比传染的哈欠更能说明问题了。人、猴子、猫狗、河马、蛇、鳄鱼乃至鱼儿都会打哈欠,它是动物古老的生理机制。尽管这种条件反射性质的深呼吸行为,其功能为何尚无定论,然而只有那些大脑皮质较发达的脊椎动物才能够辨识哈欠,从而被哈欠传染。生物学家认为,彼此传染哈欠,其实就是一种社会互动。 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在社会关系紧密的人群中,比如亲人和朋友,哈欠更容易相互传染。而社交能力较差的人,则往往不为所动。有证据显示,相较于正常小孩,自闭症儿童不仅打哈欠的次数更少,对别人的哈欠多半也无动于衷。甚至那些与主人关系紧密的宠物,比如狗,也更容易传染上哈欠。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交流正是这样,"感同身受",假如我们对此有所领悟,就不难理解身体的社会性。 神经科学家认为,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为身体的社会性提供了一个生理学的基础。不过在我看来,即使没有这个发现,那也是明摆着的事实。当一个人将他的情绪写在脸上,反映在他的身体或行动中,另一个人就能感受到,做出相对的回应。正是这种属性,把无数人黏合成了社会。反过来,也正因这种属性,使得社会塑造着每一个体。 德国心理学家李普斯(Theodore Lipps)创造了一个希腊语单词来表述感同身受,叫做"Empatheia",直译过来就是"感觉进去"。他说,当我们看到杂技演员走钢丝,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了,仿佛我们已经钻进了演员的身体。这种情绪趋同的心理状态,就叫做"Empatheia"。后人将其移入英语,就成了"Empathy",即心理学所说的共情,或哲学家所谓的移情。 身体的这种属性远不是秘密,很早人类就懂得用它做社会的黏合剂。利用感人的音乐、庄重的仪式,以及神秘的符号,对情绪施加影响,使我们的情感趋同,使我们的身体趋近,使我们的行为趋稳,从而达到某个共同的社会目标。如今,每时每刻,这样的事情都在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