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来,安排年、月、日的方法就叫历法。古代历法很不统一,各个国家、民族、部落甚至地区都可以拟定自己的历法,制法的根据也各不相同。比如:中国云南省的傈僳族,以往的历法是把一年分为花开、鸟叫、烧山、饥饿、采集、收获、酒醉、狩猎、过年、盖房等十个季节月,如果今年歉收,明年的饥饿月就会长一点;台湾省兰屿的耶美人,每捕完一次飞鱼就过一次新年,所以一年时间的长短并不固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认识了月球和地球运行的规律,就开始以天象为依据,创立了阴历、阴阳历和阳历等历法。 已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即月相变化的周期是29.5306日,叫做朔望月;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即从这年春分到来年春分所需的时间是365.2422日,这叫回归年。阴历就着眼于朔望月,它规定一年是12个月;逢单是大月,30日;逢双是小月,29日。平均每月29.5日,与朔望月差0.0306日。为弥补这个差值,阴历规定每第三年为闰年‘12月份增加一日。这样,历月的平均长度与朔望月就十分接近。由于阴历的平年是354日,隔17年后就会出现六月份在冬季、十二月在夏季这样的月季倒置现象。因此,现在除几个伊斯兰教国家把它稍作改进成"回教历"使用外,其他国家都不用了。 阴阳历是一种弥补阴历缺陷的一种历法。它的历月力求与朔望月一致。历年力求与回归年一致,因此就不像阴历那样固定12个月,而是分平年和闰年:平年12个月,闰年增加一个月,平年354日,根据计算,每19年置7个闰年,就能使历年长度接近回归年。至于闰年置于哪一年,闰哪一个月,使用阴阳历的国家可以自己确定。 中国是使用阴阳历较早的国家,早在周朝末年,就出现了较成熟的阴阳历。后经不断改进,日臻完善。如:祖冲之的"大明历",把19年7闰改成391年114闰,使历年长度更接近回归年;郭守敬的"授时历",又把朔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算得更为准确。现在中国使用的农历就是这样发展而来的。闰年、闰月都根据天象和节气等情况通过计算来确定。同时,中国的农历还配有干支纪年(六十花甲)、纪时十二个属相和二十四节气,这是中国农历的特色! 阳历是国际通用的公历,着眼于回归年。其前身是公元前46年儒略凯撒在罗马帝国执政时制定的"儒略历"。它力求历年的长度与回归年的长度相一致,而历月却完全不照顾朔望月。它规定:每年12个月,逢单大月,31日;逢双小月,30日。一年366日,超过回归年的长度,为此必须减少一天。减在哪一个月呢?传说二月份是罗马帝国的杀人月,为了使这个不吉利的月份快一点过掉,就决定把二月减成29日,这样一年就是365 8.,比回归年短0.2422日。"儒略历"为此又规定每四年置一闰年,闰年时二月份增加一日,还是30日。 儒略凯撒出生在七月份,正好是大月,他为此十分得意。可是他的继承人奥古斯都是八月份出生的,八月是小月,他觉得有失体面。于是把八月也改成大月,同时又只好在二月减掉一天,这就是"奥古斯都历"。现在所使用的公历七、八两月都是大月,二月份平年只有28天。原因就在这里。 "儒历"和"奥历"都是四年一闰,其历年平均长度比回归年多出0.0078日,每400年就要多三日。为此,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又宣布改历,规定每400年闰97年,称为"格里历",原"儒历"规定,凡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都是闰年,而"格里历" 补充规定。凡世纪年(公元年数是100的倍数),一定要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这样,400年中就只有97个闰年了。 "格里历"虽然比较精确,但每3000年还会误差一天。不过,绝对精确的历法是没有的,因而它还是一种较好的历法,成为国际通用的公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