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沸腾、年华匆匆, 明天还是未知,昨日已渐渐远行。 尘封起2017的厚厚手稿, 在新年的阳光里, 我眼眸中闪烁的依然是祖国美丽的风景。 展望2018年的旅游业, 这个在世界经济版图中势头最为强劲的行业, 这个在中国发展最为迅猛、最能为中国人民制造获取感与幸福感的行业, 虽光芒四射但也隐忧重重, 在阔步前行的路上,还需谨慎而为—— 1、谨防高产低质 据统计,2017年中国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5.3万亿元,预计2018年将超过6万亿元,也就是说中国国内旅游的消费将占据全球旅游消费16%以上。巨大的蛋糕势必将吸引更多资本的关注。涉足旅游投资的企业也将进一步增加。但是,缺乏市场调研、缺乏资源研究、盲目投资所制造的烂尾工程已经屡屡出现,旅游项目多而不精、大而不强更是许多地区的共同软肋。2018,激活存量、做优存量,才是王道。 2、谨防全域旅游变成全域景区 全国 500 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将在2018年迎来更大范围的验收。在这片总面积180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9% 的示范区土地上,尽管2017年取得了很多令人欣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以寻求增量、景区遍地开花为发展思路的全域旅游建设方向。 全域旅游建设是个大投入且系统性的工程,点、线、面都要抓,软服务硬设施两手都要硬。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更要避免盲目引资、盲目开发。聚焦发展、以巧制胜,或许也有机会成为中国的"熊本县"。 3、谨防IP沦为名字 刚刚过去的2017年旅游业里所谓IP不断涌现,提创新、提变革、提融合。2018年或许会是旅游IP爆发之年。但就2017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大部分所谓IP都仅仅停留在主题形象人物或者项目名称上,而就其内容却依然泛善可陈、趋于雷同。我们可以看到去年国内涌现出的多个以儿童游乐为主的非器械乐园,除了在乐园名称上有差异外,从内容、品牌理念到商业模式都几乎相同。这个不叫IP,叫名字。 4、谨防沉浸陷于科技 2017年的多场行业论坛中我都曾不断强调沉浸式旅游元年即将到来。但最近看到不少预测2018发展趋势的文章,将沉浸式局限在了AR/VR科技与旅游体验的结合。如果让"沉浸式"这一植根于"获得感"的内容创新途径和体验方式仅仅局限于科技的牢笼,那么,我们接下来看到的中国的沉浸式旅游产品势必将变成"光影秀"的升级打怪版。 5、谨防美了厕所弱了服务 "厕所革命"是一场环境革命也是一场素质革命,但最终升级成了一场决定A级景区命运的革命。设施建设固然重要,但旅游体验的核心一定不是上厕所的排队时间和厕所的卫生纸够不够柔软,服务才是景区的灵魂。获得尊重才能获得幸福、获得幸福才能获得安全,才能刷出满满的存在感(获得感)。景区在厕所革命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对软件的提升,对游客发自内心的"关爱"精神培育。 在可见的未来,大城市中产阶级将从直白炫耀性消费转化成品味炫耀性消费,巴黎米兰奢侈品购物游会逐步转化为对小众特色、网红旅游地的拔草速度大比拼,而广大小镇青年正把旅游变成和过去蹦迪、打牌一样的常态化的消费方式。消费者在冷静、资本需冷静、政府主管部门更需冷静。在这雨声缠绵、飞雪飘飘的冬季,愿我们眼中总有风景、心头常怀未来,挽手并肩,在前行的路上,不负当下、无愧将来! ·end· 作者 | 彭婷婷 图源 | 网络 图文编辑 | 夏小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