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怎么样贮藏山药?冬季山药如何贮藏?山药冬季贮藏有哪些方法?以下中国三农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冬季山药贮藏方法主要有沟藏、堆藏、窖藏以及通风库贮藏等。 一、山药沟藏法 将山药放在预先挖好的沟内或坑内,进行控温控湿的一种简易贮藏方式。沟的深度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贮藏期的长短等因素而定。沟太深,山药初期降温慢,易受热害;沟太浅,则冬季易受冻害;沟太宽,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小,不易散热。 在北方地区沟宽一般为1米,长度根据山药的多少而定。根据调查,沟的深度黄河流域为80厘米左右,华北地区为1~1.5米。沟的方向以东西延长为好,便于沟南侧堆土或设置遮阴物降温。山药摆入沟中,最好与沟的方向垂直,即以南北向为宜,这样便于取出山药。 沟藏一般在我国中北部冬季较为寒冷的山药产区使用。为了避开冷气流,山药一经挖出就应立即排放在沟内,这就需要预先选好地址挖好沟。排山药时,一层山药一层土,每层山药的厚度,一般为7~10厘米,较细的山药可以排两根一层,土的厚度为2~4厘米。所用的土壤要稍干燥一些,沟内排贮山药的总厚度不要超过80厘米。顶部要盖一层细土,而且随着气温的下降,还要不断加厚顶部的土层。最冷时,上面的土层应有20厘米左右。顶部土层要求在当地冻土层以下5~10厘米处,以防山药受冻。在贮藏量比较大的情况下,为了散发沟内的热量,促进沟内外空气流通,每隔1.5米左右,放1根用高粱或玉米秸秆等扎成的草把。在整个贮藏期,要及时观测沟内的温度变化,防止高温烧窖或低温受冻。采用此法,可以使山药贮存5个月左右。 也可以在室内仓库的水泥地上用砖砌起高1米的埋藏坑,坑底铺10厘米厚的细沙土,然后一层山药一层沙,沙层厚度1~2厘米,堆至离坑口10厘米时,用细沙将坑填平。这种办法也可贮存山药4~5个月,且很少有冷害。 二、山药堆藏法 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等较为温暖的山药产区,山药收获后可采用堆放并进行覆盖的控温保湿简易贮藏方法。而在北方寒冷地区适宜于在收获后,气温较高时作为短期贮藏。长江流域一般多堆放在室外,黄河流域多堆放在室内。 堆藏时,首先选择地势高燥的地方,把地面整平,在地上铺一层沙土或作物的秸秆,将收获的山药按同一方向放在沙土或秸秆上,摆一层山药,放一层沙土或秸秆,沙土厚度一般为5~6厘米,可以堆放1米高,然后在上面盖好秸秆或10厘米厚湿沙土。随着气温的下降,要加厚秸秆或沙土,并覆盖塑料薄膜。 我国中北部的山药老产区,虽说栽培时间很长,但面积不大,零星栽培较多,收获的山药有不少是堆放在家中贮藏的,这既可避免冷害,又管理方便,取用自如。小量出售,可以随取随卖。 三、山药窖藏法 把山药贮藏在地下或半地下具有简易通风系统的窖内。窖藏的贮量大,块茎贮、取方便,保温、保湿效果好,可以人为调节窖内的温、湿度。北方地区应用广泛,有棚窖、井窖和窑洞窖等形式。 1、棚窖:使用较普遍,一般每年拆修1次,秋天建窖,春天拆除,是一种临时性贮藏措施,有地下式和半地下式2种。进排气孔设在窖顶或窖的侧墙上(贮藏量少时可不设气孔),进出口通常设在窖顶,贮量大时,常在窖的南侧或东侧开设窖门,用坡道与窖底相连,进出方便。 棚窖的规格各地不同,东北地区冬季严寒,多为地下式棚窖,窖深常以当地的冻土层为标准,贮藏山药的窖深应超过冻土层0.5米,地上部分用土叠墙,高1米左右,窖宽1.5~2米,窖长根据贮量而定。窖顶用木棒、玉米或高粱的秸秆和土等覆盖,覆土厚度根据气候而定,一般30~50厘米。山药块茎靠近棚窖一侧与窖的方向垂直平放,一侧留有人行过道,便于管理通行。 2、井窖:在黄土高原等地下水位低、土质紧实深厚的地区采用。是一种坚固耐用的贮藏窖,一经建窖,可使用多年,保温效果好,湿度适宜,块茎贮藏效果好。在土质坚实的山坡处,依坡挖窖,坐南向北,朝北开门,建窖时先挖一个垂直的井筒,直径约1米,深3米以上,然后在井底向两侧或四周扩展成1个或数个贮藏室。井口周围略高于地面,并盖上井盖,以保持窖内温、湿度和防止雨雪进入。 井窖的缺点是出入不方便,通风面积小,空气流通不畅,二氧化碳积存多,人出入窖时应注意安全。 3、窑窖:在山区和土质坚实的地区采用。选山坡的一面或黄土崖下,向崖中水平挖成窑。窑口要小,窑身要大。窑门多朝北,或朝东,以防止阳光直射,窑门高2米、宽0.7米,再向里挖长6米、宽2米左右圆拱形窑洞。窑窖深入崖中,被土石包围,故保温效果好,湿度适中,除山药外还可贮藏多种蔬菜,多年使用。 由于窑窖的通风差,对土质及地形等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应用不很普遍。 四、通风库贮藏山药法 通风库贮藏是在棚窖和半地下式贮藏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砖、木、水泥结构的固定式建筑,也称固定窖。适应于山药的大量贮藏。通风库同棚窖一样,也是利用空气对流的原理,引入库外的冷空气,吸收库内的热能再排出库外而起降温作用,但它具有较完善的通风系统和隔热结构,降温和保温效果比棚窖高,可以长期应用。 通风库贮藏主要用于北方地区,在长江流域乃至更偏南的地区也可采用。分为地上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3种类型。地上式库全部建在地面上,受气温的影响大,进气口设在库墙的底部,排气口设在库顶,有利于空气的自然对流,通风效果好。地下式库体全部深入地下,仅库顶露出地面,保温性能好,空气对流速度慢,通风降温效果差。因为通风库主要在秋冬季应用,所以温暖地区宜用地上式,寒冷地区宜用地下式。按照通风库的库顶构造,又可分为脊形顶、平顶和拱顶3种形式。在实践中拱顶库的应用较多。 通风库的位置,要求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于1米,四周通风良好,空气无污染,交通方便和距离水、电源较近的地方。一般建成长方形,以南北方向为好,为便于管理,每库的贮藏量不宜过大,一般库长10~20米、宽8~12米、高3.5~4米,面积100~200米2,可贮藏山药10万~15万千克。 通风系统是通风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能直接决定着通风库的贮藏效果。利用进气口将库外低温、干燥、新鲜的空气引入库内,利用排气口将库内高温、高湿的污浊空气排出库外,使库内保持接近于贮藏要求的适温。进气口设在库墙的底部,排气口设置在库顶的中间,进排气口的多少根据贮存量多少而定,一般每间隔1.5~2米就要设置1个进排气口。为了维持库内的温度稳定,通风库的暴露部分都要进行隔热处理,埋在地下的部分一般不进行隔热处理,常用的隔热材料有锯末、稻壳、珍珠岩等。 山药入库前要进行分级,库内要分层设置架,每层的架高1米左右,架与架之间要留有空隙,以便操作和通风。通风库的通风主要服从于库内温度的管理要求。山药入库前期,块茎呼吸作用旺盛,这时要加大通风量,可以开放所有的通风口。冬季为防止块茎受冻,可以堵上部分进气口,以适当延长通风时间,保持库内温度的稳定。立春以后,外界气温回升,为保持库内较低温度,可以晚上通风,白天把通风口堵上。当外界温度高于块茎的发芽温度时,就要把全部块茎出售。为了防止块茎腐烂,在贮藏期间对块茎要多次翻堆,及时拣出腐烂的块茎。块茎贮藏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过高要加大通风量,过低库内要喷水。 以上就是中国三农网介绍冬季山药贮藏的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留言告诉我们哦。 原标题:冬季山药有几种贮藏方法? |山药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