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发展、在进步,昨天的优势也许会成为我们今天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而明天我们将会向哪个方向去?我们核心的优势在哪里?如何继续保持核心价值?这都是我们思考和实践的主题。 扬弃是理念,更是一种精神。扬弃不仅需要理论认识上的全面提升,同时更应该与工作、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做到知行合一,不断地改进、改善。 扬弃首先应该是思想认识和思维模式的转变。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阶段深入,由以往站在圈外的顾问专家,向如今站在圈内的助手和参与者转变。文化管理应该与组织、战略管理密切结合。 做任何一件事情,先决的必要条件就是思想认识是否能够做到统一,而且能够在思维模式上随时跟进与转变。扬弃应该是触及灵魂的转变。 由此想起了读过的一则故事。一学者拜师于世外高人门下。历经三年寒暑,他自认已是学富五车,才识远远超过老师,便踌躇满志前去辞别,老者听其言而不语。拿起一树枝,在地面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又在圆的外边画了一个更大的圆。老者扔掉树枝,捻须不语。此人琢磨许久,不得其意。老者视其窘状,释然而笑:"答案就在其中。里面的圆代表了你刚来时的学识,但那时你没在自己画的这个圆里固步自封、画地为牢;而外边的圆,则代表你现在的学识,虽然已突破了原来的里面的圆,但是你有没有看到圆外还有着更大的空间,还有更多事物你并没有了解。" 这则故事中的哲理给人以启迪:从起点到终点,人生其实就是个画圆的过程。当我们画得越大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懂得的越少。 因此,从思想认识的角度看扬弃,就要求脚踏实地,绝对不能有着"山大王"的私心与短视。应该将自己打开,敢于向未知的领域发起挑战,勇于批判自我、否定自我、清零自我。 结合企业文化管理理解与分析,由文化建设阶段向文化管理阶段迈进是艰苦的过程,必须要坚决摈弃以往就文化说文化、就文化论文化的恶习,不要总是认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是专家。文化管理首先应该学会走出去、引进来、融进去,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管理优秀的方法和工具,以更高的要求去规范自我。 文化管理最终融入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对企业文化工作者有着极高的要求。他必须不仅是文化专家,同时也是人力资源专家、战略专家、市场营销的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方法。 扬弃应该是"道"与"术"的结合,做好企业文化的传道与解惑。文化管理要进一步做好文化传道者角色;同时更应该注重对于"术"研究与应用,拿出更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文化管理解决方案。 由于置身于中国的大环境当中,企业文化发展和成长的历程更加偏重对"道"的研究,而忽略了对于"术"的实践。于是慢慢进入了"大道无形"的阶段,总是笼罩上一层"道可道,非可道"、"玄之又玄"的神秘面纱,讲究"感悟"、"领悟"、"醒悟"。与人的修养和素质相关,大部分人停留在"感悟"阶段,很难做到"领悟",也根本无法有茅塞顿开的"醒悟",因此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总是受到了外界因素的严重制约和困扰。 纵观企业文化的现状,其实与中医的没落和西医的兴起很相像。 中医是个系统论。世界是一个系统,人体也是一个相对的系统。中医讲究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人体阴阳协调、五行相成就是健康的;反之,人的健康就会有问题。因此,中医重在人体系统地调理,而不是讲究治理。中医虽然有"术",但是对于"术"重视不够。 很多疑难杂症的解决只是依靠个人经验判断与理解,很少有着系统的解决方案留存,因此很难掌握和传承下去。 西医则更加注重对于数据的分析与理解,运用先进工具进行对于人体诊断和分析,得出精确的数据和直观的结果,让医生根据诊断的结果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也容易传承下去。但是西医只是局限于局部,而对整个系统分析却很少,很难解决深层次重大问题。因此,中医虽然博大精深,却逐渐走向衰落;而西医因其实用性和便于学习传承的缘故,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所接受。其实,只有将两者有效结合,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 中国的企业文化强调企业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东方哲学的根是儒家文化,又深受佛教浸染。佛教教人以出世态度"修身",而儒家文化则教人以入世态度"治国、平天下"。当然,近年来西方管理学也开始兴起人本管理,其基本假设有所改变,根本原因是其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即由工业革命后的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 西方哲学是上帝文化,对于人性的基本假设是"人本为恶",宣扬人来到世界上是为了赎罪。而西方管理学与西方文化一脉相承,崇尚科学管理,其基本假设是人性本恶和人是经济人,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工具、方法和模式,强调制度和流程,并将之限定在工作的八小时以内,认为八小时以外是属于上帝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对人的约束只能在工作时间内,否则就是侵犯人权。西方文化融入企业管理之术,同时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GE、IBM、HP等一大批优秀公司就是完美的范例。 日本企业文化学习和借鉴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部分,创建了独具日本特色的企业文化,例如基于东方文化理解的员工终身雇佣制,以丰田公司为代表的"精益管理"的质量文化。因此,日本企业文化是中国企业最好的研究对象,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国企业文化由最初的文化塑造发展到文化建设阶段,最终必将跨入管理阶段。文化管理阶段的困局需要突破,唯一的希望就是"扬弃"。 从文化管理角度来看,我们以往所取得的成绩是不能忽视和抹杀的,应该高度得到高度肯定。客观地看,应该说企业文化工作过去九年里是有道有术的,只是术不太系统,不太成体系,专业度不够高。这既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关,也与企业领导人、文化工作者的认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相关。 由于企业文化的特殊性,目前我们还没有掌握到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工具、方法,那么在未来可能无法实现与组织、战略的匹配。这是对文化管理的考验,同时也是一次机遇和挑战。 企业只有有了满意的员工,才会有满意的客户,也才能实现股东的价值,最终实现社会的价值。如果,企业过于注重实现股东价值,过于专注实现利益,那么可能会导致企业文化变质,也容易让企业走向歧途。 2008年冬天,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让全球打了个冷颤,所有人的信心跌到了谷底。以雷曼兄弟为代表的一大批金融企业在这场危机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他们出于利润最大化的极度渴求,才创造出了有悖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金融衍生品。与其说是企业经营模式出了问题,还不如说是文化出了问题。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企业的道德危机, 2008年,给我们触动最大的一个词就是"诚信"。三聚氰胺事件事后,不管是老牛的眼泪还是奶企老总在央视喝牛奶的壮举,这些颇具壮烈色彩的救赎行为却显得那样苍凉和无奈。其实我们更应该正视企业诚信危机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文化变异问题,一头牛绝对不会跑出火箭的速度,这绝对是一个真理!文化出了问题,仅仅靠行动上的改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责任编辑:赵晶华 zhaojinghua_79@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