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盆景的分类,各地各派的说法不一。不过不管如何分类,盆景的精髓始终是不变的。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欧美是如何给树桩盆景分类的。 第一式、扫帚式 ▲第一式、扫帚式 扫帚式一般适用于落叶树种,如榉树、榆树等。扫帚式盆景的主干笔直,并且没有明显的结顶枝。所有侧枝几乎在同一点发出,且分布均匀地向各个方向发散。整个盆景就如同一把倒立的扫帚。扫帚式因此而得名。 第二式、直干式 ▲第二式、直干式 直干式是比较常见的盆景样式。也是自然中最常见的树木生长方式。当树木有足够的阳光、水分和营养时,它们更倾向于直立生长。直干式盆景的树干必须要有明显的粗细过渡,必须要有独立的结顶枝。直干式盆景想要的展示的是一颗健康的,生命力旺盛的大树形象。 第三式、曲干式 ▲第三式、曲干式 顾名思义,曲干式是指树干呈现出自然的弯曲。和直干式一样,树桩的整体趋势仍然是向上的,不过树干呈现出弯曲的形态。曲干式的出枝点往往是在树干弯曲的阳面。曲干式同样要求主干呈现出由下向上的逐渐收尖。 第四式、斜干式 ▲第四式、斜干式 当受到风力作用,或者在光照不充足的环境下生长时,树木会偏向一侧生长。斜干式就是为了模仿这样的生长形态。斜干式盆景的树干一般与地面形成60-80度的角度。树干倒向的另一侧根系必须发达,这样才能保持平衡。斜干式的第一枝托往往在树干倒向的反方向,这样能创造一种视觉上的平衡,给人稳定感。斜干式的树干可以笔直,也可适当弯曲,不过仍然需要有明显的收尖。 第五式、悬崖式 ▲第五式、悬崖式 悬崖式盆景是为了模仿自然界中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树木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不得不向下生长的形态。养护悬崖式盆景往往比较困难而且缓慢,因为它向下生长的状态是和树木向上生长的本能相违背的。 第六式、临水式 ▲第六式、临水式(西方称半悬崖式) 西方盆景界称临水式为半悬崖式,是因为其主干趋势与悬崖式相近,都是先上后下。它与悬崖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树干下探的程度。临水式的树干横出盆外,横向伸展,但不象悬崖式一样倒挂下垂。临水式盆景的树干一般不会低于盆底。 第七式、文人式 ▲第七式、文人式 自然界中树木丛生的地方,一些树木为了和其它树木竞争,赢得更多的阳光和空气,它们必须长得比其它树木都高。由于只有树木顶部能接受阳光,所以树干的中下部几乎没有枝叶。由于生长条件艰苦,树干往往呈现出枯、瘦的状态。在盆景制作时,为了突出其所处环境之艰苦,性格之顽强,往往还会对部分枝条进行舍利枝制作。文人式盆景用盆往往都是小圆盆。 第八式、风动式 ▲第八式、风动式 风动式盆景要表现的也是在艰苦环境下树木的顽强生命力。由于受到常年的风吹,所有的枝条都会趋于同一个方向生长。 第九式、双干式 ▲第九式、双干式 双干式的第二干可以从主干发出,也可以从根部发出。两干的粗度和长度都会有所不同。一般大干总体向上,小干稍微倾斜,两干相互呼应,形成一体。 第十式、多干式 ▲第十式、多干式 多干式与双干式类似,只是树干的数量多于两杆。多个树干必须要形成一个整体,形可散但是神不散。一般用最粗、最优的树干作为主导。 十一式、丛林式 ▲十一式、丛林式 丛林式和多干式的外观看起来有些类似,区别就在于丛林式是由多颗独立的树拼栽而成,而多干式是一树多干。丛林式一般用一颗最高、形态最好的树作为主导,四周分布其它小树作为辅助。要注意各树排列不宜太过规律整齐,而是要尽量的错落有致,疏密有间,这样才能体现丛林之野趣。 十二式、附石式 ▲十二式、附石式 附石式盆景是指树桩依附石头而生。树桩的根或伸入石中寻找养分,或紧紧抱住石头,沿着石头的纹理寻找土壤。附石式是为了表现树桩在艰苦的环境中仍能安然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十三式、舍利干式 ▲十三式、舍利干式 在自然界中,因为受到一些严酷的自然条件如雷击、风吹、滚石等的影响,一些树的部分树皮会坏死脱落。暴露在外的木质部因为受到常年的风吹日晒会逐渐变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舍利。盆景制作中,为了模仿这种自然现象,常常剥去树桩的部分树皮,施以石硫合剂进行人工漂白防腐。 看完之后,大家不妨投上一票,看看哪种形式最受盆友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