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字的表意来看,新旧动能转换就是去旧迎新;从深层含义来说,新旧动能代表着跟从国家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从传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无论是传统技术还是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将会促成技术的推进。民办高校中各种基地的建设将会为新旧动能转换路径提供应用型的人才,而作为非营利运营模式下的民办高校,资本来源或成为民办高校为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困境之一,可能会阻碍民办高校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对此,探究资本来源路径,助力民办高校新旧动能转换。 关键词:资本助力;民办高校;新旧动能 早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掀起了"大众创业"的狂潮,后期在公开场合上李克强总理就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旧动能"的拉动效果逐渐减弱,以创新为牵引力的新时代的经济增长点被接受,也就有了后期的新旧动能转换思路的提出和探讨。 当前社会存在着两方面的主要原因诱发新旧动能转换。一方面,在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生产流程等方面,传统企业跟不上新的发展思想,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解放,需要进行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从资源的获取、节约和使用效率来看,当前浪费资源或者是资源供给不足的核心问题,或将成为促成新能源思路推广的导火索。无论是政府还是各个行业,都会从新的角度出发,考虑新技术、新能源、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此可见,同时顺应新旧动能思想的潮流,各省开始进行各个行业的转型升级,追求经济运营稳定发展,稳中求进。像浙江省、山东省等,再加入新动能的思想之后,经济运行态势向好,资本积累能力增强;高新技术、新型产业创造社会价值逐步增大;高标准人才综合素质增强,人才聚集。 一、民办高校促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试验区,应当走在改革的前列,着力将低端无效的钢铁、煤炭等旧动能转化为高效快捷的现代海洋、新能源材料等新動能,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行业积极渗入和广泛应用,争取用绿色、创新、共享经济、人才领先等引领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于民办学校而言,更偏向于应用型的大学,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更注重与产业的适应性。对此,这一政策给予我们新的发展思路。首先,新旧动能转换强调的是创新、创业思维,从一定程度上改变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解放老师和学生的思想,使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更加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其次,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民办高校的突出专业、特色学科建设。这种规范要求对于民办学院的课程规划、学科特色建设、学生实践教学的培养方案指明了方向。民办学校在竞争中,可以培养更多的应用于实践的专业人才,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兴行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型、技术型人才。最后,有利于加快民办高校的改革创新,无论是在课程上,还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都能够创新出新的思维。同时,加入产教融合的理念,快速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教学,将学生的学习利用到实践教学中。 二、资本助力民办高校的路径 相比与公立学校来说,民办高校的资本相对缺乏。更多的资本开始涌入教育领域,为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力量,既能缓解了社会教育配套资源的压力,也能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可能,学校也能借助资本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进一步为人才与新旧动能转换的对接提供了支持。 第一,借助社会的企业力量。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强调的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金融机构和社会企业等愿意紧跟社会的潮流,助力于教育行业,尤其是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民办学校。他们专注于新形势下教育全产业链的投资,通过"教育+金融"的双因素驱动,借助在国内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资源优势,助力民办高校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培养更多的综合性和创新性的专业人才。学校需要进行新旧动能思路的转换,进行体制改革,更有效地吸引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投资。 第二,借助人才激励政策。现在的民办学校,从传统意义上说,教师队伍是专注于教学的队伍,而现在,民办学校更应该是双师型教师。不仅在教学方面有所贡献,还应该在实践中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实现学生的实践教学。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教师更加迫切的想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结果。民办高校利用人才激励的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创新转化自己的科研成果,学校和教师共同注入资本,将想法转化为真正的实践企业,创造更多的资本并反馈于学校。进一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最终形成学校资本循环、教师双能力提高和学生产教融合的双赢局面。 结论 我们大环境下的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对于民办高校的新旧动能转换。民办高校的新旧动能转化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模式,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学校教师的教和产教融合的教,进而追踪服务到民办学校注入资本的来源。只有民办学校的资本注入到位,双师型教师的高校培养和发展,产教融合的贯穿,教师才能在民办学校的资本缺乏之下,不断地注入创业资本。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为民办学校的资本增加添砖加瓦。学生才能在双师型教师的教导之下,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计划,为新旧动能转换助力。民办学校才能够脱颖而出,为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家校合作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提高人才的竞争力,最终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参考文献: [1] 缪建东.家庭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林夕宝.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研究[D].山东: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 [3] 许云飞.山东交通新旧动能转换的诠释及转换的思考[D].山东:西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