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被视为读书的一剂良方,实践也充分证实了阅读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呢,本文对此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 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也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应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自得的。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到课文的情感因素,并在动情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使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难做到,但是教师要使学生达到有感情朗读并充分理解课文则需要花费一些心思,讲究一点艺术,否则低年级的学生对于那种反复多次重复性的练习是排斥和不接纳的。那么在课堂阅读教学时应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入境呢?几年的从教生涯,我几经思索并大胆尝试,感受颇多。 一、注重多层次的引导 低年级学生大多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难以"入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况且大部分教材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难以进入情境体验文本。因而,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来展现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层次的引导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进而能更深入地体验文本。 1、激发兴趣,促其感悟。低年级学生尚处在幼童时期向小学生活过渡时期,其主要心理特征是趋趣,非常突出地表现在熟悉新事物和文化课的学习上。作为教师,应善于诱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好,根据教材特点,把握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布满信心和激情、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爱好。"例如在上《草原的早晨》这课时,我先让学生在老师的配乐朗读中无拘无束地想象草原景象,再让学生欣赏一段优美的草原风光片,这两次感知,一虚一实。前者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想像空间,让学生通过倾听老师的诵读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产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经验之上的独特感受;后者是给学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图景,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弥补了因地域差异、经验缺乏可能造成的学生想象的缺憾。这样虚实结合,两次感知,层次分明,运用多媒体等方式,巧妙地激发了学生深入文本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自己用心参与,逐步构建起草原的概念,因而学生感触是深刻的,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朗读具有真情实感。 2、挖掘内涵,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是容易被调动起来的,伴随着情感,他们的认知活动就会更加主动、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能体现个性。课文中的言语无论是否具有形象性,都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学生在阅读中就要在理解课文言语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在体会情感的过程中,加深对主旨的理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重视突出情感体验的引导,能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在上《母亲的恩情》一课时,我首先从"妈妈"这个亲切的词语切入,然后再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妈妈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在回忆叙述中,让爱的暖流再次升温。课堂上畅谈"我的母亲"给了学生表达的机会,一个个饱含赞美之情的词语在课堂上出色纷呈,每一位学生都举了手。从课外阅读的"书面语言"到"生活感悟",再到课堂上学生的"口头语言",从积累到内化,再到表达,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情感经验,最后一句"让我们永远地记住母亲的恩情"又把学生引入教材文本的语言。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令我感动又惊叹,学生用真挚细腻的情感与作者以及主人公孟郊的心灵交融,思想在课堂里闪光。学生专心叩击文字,用读传递情深,宣泄情感。整堂课,都被浓得化不开的情感包围着。 二、多种方式练读,注重评价 《新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首要位置,突出了它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喜欢阅读,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在平时教学中,除了采用让学生自读、小组读、合作读、齐读、想像读等多样的形式读书,还力求尝试其他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1、换位促读法。换位促读法就是创设情景,变换学生的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以不同的身份来朗读课文。不同题材或类型的课文可以采取不同的促读方法,例如在上课文《识字5》《狐假虎威》《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我分另采用了以下促读方法:我是"小小解说员"、我是"故事大王"、我是"小诗人",课堂反馈良好,达到预期效果。 2、媒体促读法。多媒体直观生动的画面,悠扬舒缓的音乐,能唤起孩子们无穷的乐趣。配乐朗读、给动态的画面配音、听电脑里的卡通人物点评朗读效果,这些是学生们最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了。例如在上低年级的课文时,在练习有感情朗读、理解课文时,就可采用给画面配音的方法,让学生尝试一下做本意演员的乐趣。在轻松快乐中品读文中的美,文中的趣,文中的情。 除上述讲到的方法外,还有如:设疑促读法、角色促读法等。总之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更换调味品,让学生真正做到自读自悟,入情入境,体会情感。 评价,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朗读训练必须抓好评价环节,课堂评价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互动的平台。评价时要以正面的鼓励为主,增强互动性。积极、适时的评价是课堂不可或缺的调味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你读出了味道!""你真会读书!""你的朗读让我们身临其境!"等等,这样适时地施以个性化的评价,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使每位学生全力投入,读起课文来兴趣盎然,意犹未尽。 三、尊重儿童认知规律,穿插个性表演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很多时候学生无法真正进入文本。其重要原因是学生角色模式的定势,他们在阅读中常常把自身置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激情难以激起学生共鸣。可见,要到预期良好的阅读效果和感悟层面,就要借助——个性表演这类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带着自己有限的理解,随机进入课文。通过角色转化,促进心里揣摩,情感体验,从而更深层次的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结语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强化练习。我们应将朗读感悟作为一篇课文的主线来推进阅读教学的进程,将一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均置于读中,注重多层次的引导,以读为主来组织教学,多种方式练读,注重评价,积极采用表演的方式,从生活情感启发学生的朗读情感,感悟课文内容,感悟人物情感。所以,我坚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阅读方法,不断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走进生活,与丰富多彩面又复杂纷繁的现实生活直接对话交流,让他们从生活中筛选和获得活的知识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又超越现实生活。这样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情感,提高孩子的审美观,奠定孩子们深厚的人文根基,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熊梅,王显才,新課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石雪莉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