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咬文嚼字》发布"2020年十大语文差错"。其中有几个连小学生都不应该犯的"低级"错误,如"戴"和"带"、"渡"和"度"、"霄"和"宵"的张冠李戴。 母语的运用出现这种错误,追根溯源是语文教学出了问题。反观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好高骛远,贪多求全,只重视花样翻新,忽视基础培养,偏离了学科本位,导致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其一,课上忽视基础知识学习。在一些教师看来,基础知识教学是"小儿科",没什么大价值,不出彩,不值得花时间研究。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形近字比较、同音字区别、近义词辨析、多义词运用等传统训练多如蜻蜓点水般掠过,有相当一部分课堂根本不涉及这些内容,而是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分析课文上。 其二,作业忽视基础知识巩固。课程改革后,作业设计偏重语文能力的训练。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语文能力的形成需要扎实的知识作为基础,没有基础知识奠基,能力的形成自然没有保障。 其三,评价忽视基础知识的考查。近年来,小学语文考试存在的问题愈发凸显:考试偏重于对理解、运用、分析、对比、写作等综合能力的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微乎其微;考试题型追求跟中高考接轨,让小学生尽早熟悉中高考题型,为中高考做准备。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考试评价都忽略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在小学阶段为中高考做铺垫本没错,但前提是将本学段的知识学好,把基础打牢。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强调"上不封顶,下要保底"。"不封顶"的基础是"保住底",在"保住底"的情况下,如果学生有余力,可以开展拓展学习。如果"保底工程"没做好,就把目标放低点,脚踏实地地做好基础工作。"2020年十大语文差错"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敲响了警钟:小学语文是基础的语文,是奠基的语文,一定要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