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知足常乐,原来是违反人的自然法则的。要不那么难做到呢。 我们要谈的是——对同等得失的不对等反应。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 Roy Baumeister 教授从心理学多个领域收集到的大量证据表明:"坏比好强大。"也就是说消极心理现象比积极心理现象强大。 我们对消极人生事件的反应比积极人生事件的反应强烈,对社交挫折的反应比对社交成功的反应强烈,对负面反馈的反应比正面反馈的反应强烈,对损失的反应比对收益的反应强烈。 此外,我们对坏消息的加工比对好消息的加工更彻底。David Buss(2000,2007)论证说,进化论决定了我们对损失的情绪体验比对同等大小的收益情绪的情绪体验强烈,因为这样有利于我们的祖先适应环境。努力追了很久的猎物跑掉了所引起的消极情绪体验,和同样努力追了同样久的同样的猎物被逮到了所引起的积极情绪,前者比后者强烈很多。 那些体验过损失带来的强烈情绪的人,会为了避免损失而更卖力地工作,最后得以生存下来。那些没有体验过损失带来的强烈情绪的人,就一直不是特别努力的地工作,于是,在食物、住所、和其他生存必需品等多个方面遭遇损失,最终灭绝了。祖先的这种特点一直延续到了现代社会,留给了我们。 失去 100 元的失望感,与挣到 100 元的满足感,在程度上是不对等的。 这种在自然选择中形成的对同等得失的不对等反应的一个后果就是:要体验一定的幸福,需要收获很多东西;要体验相同程度的痛苦,只需要失去一点东西。这两个因素都限制了我们追求幸福的能力。而且,很大的收益才能让幸福多一点,很小的损失就会让幸福少很多,这个事实本身带来的失望让我们进一步远离幸福。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接受这个源自进化的事实,那么,当中等成就只让我们变得稍微幸福一些,我们就不会那么失望。当我们预期会遭遇中等损失,或者当我们遭遇了中等损失,我们可以采取措施,从朋友和家庭那里获得更多支持来避免幸福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