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国际排名也大幅提高,现已跃居全球第二,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百姓生活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居民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我国城镇与乡村居民收入的差距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为了缩小差距同时保证经济有条不紊且持续的增长,需要通过不断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管理、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完善农村保障制度、体系等措施来保证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同时也要不断缩短城镇与农村收入的差距。本文通过对宣城市人均GDP、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其两者之间的差距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检验,分析人均GDP的增长对城乡收入及其差距的影响,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宣城市;城乡居民收入;人均GDP 一、引言 宣城地处安徽东南部,全市户籍人口约280万,常住人口约为230万,总面积约为1.23万平方公里,不到全省面积的9%,位列全省市区的第五位。宣城是许多工艺品——笔、墨、纸、砚的故乡,同时也作为省内粮食主产地,其生产的宣纸、茶叶、木梳等工艺品远销海内外,从而带动当地经济迅速发展,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宣城的经济将迈入更快的发展道路。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城乡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更加突出,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当地政府的首要问题。 二、变量与样本的选择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普通家庭通过生产、劳动等日常活动获得的总收入计算得来的。因而选取宣城市城镇、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来衡量宣城市城乡居民收入状况。为了更好的衡量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选取人均GDP来衡量宣城经济发展状况,宣城市2005年——2016年人均GDP、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这三组数据来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其中,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为被解释变量Y1,Y2,Y3,人均GDP为解释变量X。 从图一反映的数据来看你,宣城市人均GDP在2016年突破40000元,达到40800元,相较上年增长8.1%,较之2010年,上涨1.94倍,逐年递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在2016年突破30000大关,达到31033元,同比上年上增约为8.5%,呈逐年上涨之势,相比之下,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涨速度较为缓慢,到2016年底仅为13417元,仅为人均GDP的1/3。同时可以发现,随着人均GDP的上涨,虽然城镇和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但是后者增加的较为缓慢,因此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持续加大。 三、回归分析 (一)相关分析 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结果如表二所示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可知,解释变量宣城市人均 GDP 与被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88521、0. 978148、0. 983939,其相关系数均大于 0. 6,因此可认为解释变量X与被解释变量(Y1、Y2、Y3)之间有较高的线性相关程度较高。 根据表一的相关数据,并通过Eviews軟件,可以得到如下图一所示的散点图,其中横坐标X代表解释变量,纵坐标代表被解释变量Y,从图一中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Y1 、Y2、Y3随着解释变量人均GDP的增加相应递增,表现为同向相关关系,且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因此可假定其为一元一次线性方程,并进行相关关系的分析。 (二)回归方程 运用OLS法估计参数进行回归模拟得到三个线性一元一次回归方程 方程一:Y1 = 2130.605 + 0.6654 X 方程二:Y2= 335.8798 + 0.302 X 方程三:Y3= 1794.725 + 0.3634 X (三)回归系数分析 模型的回归系数如表3所示。由表 3 可知,方程一的常数为 2130.605;解释变量系数为 0. 6654,在置信度为0.95 的情况下,区间估计为(0. 594,0. 737);解释变量人均GDP的标准差为 0. 0322;;方程二的常数为 335.8798,解释变量系数为 0. 302,在置信度为 0.95 的情况下,区间估计为(0. 257,0. 347);解释变量人均GDP的标准差为 0. 0203;;方程三的常数为 1794.725;解释变量系数为 0. 3634,在置信度为 0.95的情况下,区间估计为(0. 317,0. 410);解释变量人均GDP的标准差为 0. 0208;三个方程T 检验的概率 P 值为 0. 000,小于显著性水平 0. 05,因此可判断三个线性方程的回归系数是有效的。 (四)模型的检验 根据模型的检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 (1) 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三个方程的可决系数 R^2 分别为 0. 977、0. 9567、0. 9681,且 R^2 的绝对值均大于0. 95,说明 3 个方程的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数据拟合较好,可以通过拟合优度测验。 (2) T 检验:以上方程中所包含的解释变量的 T 检验数值分别为 20. 69、14.8776、17.4306,且 T的值均大于临界值 12,可判断模型的解释变量人均GDP对被解释变量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确有显著性影响。 (3) F 检验:三个方程中所对应的 F 统计量的数值分别为 428.0925、221.3428、303.8529,其数值均大于 Fα ( k-1,n-k) = 4. 96,因此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列入模型的解释变量人均GDP对各个被解释变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显著影响 (五)模型的经济意义 方程一: Y1 = 2130.605 + 0.6654 X,回归系数为 0. 6654,在其他解释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 X 代表的人均 GDP 每增长 1 元,被解释变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Y1 平均将增长0. 6654 元; 方程二:Y2= 335.8798 + 0.302 X,回归系数为 0.302,在其他解释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 X 代表的人均 GDP 每增长 1 元,被解释变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Y2 平均将增长0.302元; 方程三: Y3= 1794.725 + 0.3634 X,回归系数为 0. 3624,在其他解释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 X 代表的人均 GDP 每增长1元,被解释变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Y3平均将增长 0. 359 元。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回归模型发现,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均GDP的将会继续提升,其对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都有同向的影响,不过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不断提高,由此可以推测,城乡收入差距会随着宣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继续扩大,居民收入分配也存在不平衡倾向。GDP的增长会使得差距不断加大。 根据经济学家薛蒙林的研究,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目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不断进步,但相比之下,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仍然落后,这可能会妨碍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目前农村小农经济的生产效率远远低于城镇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刘忠凯在其文章中也指出,劳动力素质,农民的福利待遇传统户籍制度均是照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会继续扩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缩小甚至消除这一差距: (一)完善社会保障,做到社会保障体系不仅面要更全,而且水平要更高。使得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争取让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同步,同时,在看病医疗,贫困补助,失业保障等方面,农村也要积极向城镇看起,从而使得广大农民的生活得到实质的提高与保障。 (二)加快农村改革步伐 ①不断提高对农业、农村的政策支持,使得农民更加积极、主动地从事生产、劳动。农业生产是广大农民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要改善农民的收入,就需要源源不断的提高对农业的投入,确保农民有稳定的生产收入,同时,政府也要提高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资金帮助,最大程度的保证农民收入水平。 ②坚持对农村公共设施经费的大力投入,建设现代化农村。各级政府要不断完善农村各项公共设施,包括农村的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把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作为突出工作,打造环境优美,发展先进的现代化农村。 【参考文献】 [1]刘忠凯.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幾点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0,(3) [2]贠菲菲 薛蒙林.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4,(3) [3]王旺.宿州市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 GDP 的回归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