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苏轼 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风不顺,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牛登舟皆哀鸣出涕,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即归德于巫。以巫为医,以牛为药,间有饮药者,巫辄云神怒,病不可复治,亲戚皆为却药,禁医不得入门,人牛皆死而后已。地产沉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牛皆以祭鬼,无乱者。中国人以沉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烧牛肉也,何福之能得?哀哉! 余莫能救,故书柳子厚《牛赋》以遗琼州僧道赟,使以晓喻其乡人之有知者,庶几其少衰乎! 庚辰三月十五日记。 ——《东坡后集》 〔注释〕 柳子厚: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牛赋》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感愤而作的。赋里以牛自喻,谓牛有耕垦之劳,虽有功于世而无益于己。苏轼这一"书后"却非取柳赋的本意,而是借其中所述牛的辛劳及耕垦之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海南人不再因迷信活动而滥杀牛。 岭外:指五岭以南直到海边的广大地区,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 高、化:宋代的高州、化州,即今广东的茂名市、高州市、化州市地。 "耕者"句:被驱往耕田与被屠宰的牛常常各占一半。 黎:海南省的土著少数民族。 中国:古代常称汉族活动的中原地区为中国。 琼州:治所在今海口市琼山区南。 〔赏析〕长期担任地方官的苏轼,到过很多地方,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的下层,因而能深悉现实的种种弊端和人民的疾苦。因此,他很重视农业,在各地任上,曾就力所能及实行过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开仓赈济、推行秧马等善政,以促进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的处境。当他从惠州再远贬海南岛时,已经62岁,耄年投荒,自忖此去难有生还之望,临行时,"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上,宁许生还?"景况之悲凄可想。但他到任之后,关心民间疾苦之情,依然如故。他目睹当地人民把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耕牛屠宰以祭神"治病",不免痛心,觉得这一陋俗既无补于病者,又严重地减少了农业的耕作畜力,其后果必然是"人牛皆死而后已"。因而写了这篇题跋,目的在劝谕人们要相信医药,不可迷信巫祝。当时苏轼在这海角穷荒之地,居处不宁,自顾不暇,却仍关注老百姓的切身问题,亦足见其为人了。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岛僻处海外,中原人士除任官或贬谪者外,鲜有到此的。典籍中也较少有关海南的风俗文物的记载。这篇题跋能把当地的风习记述下来,无疑是一份值得重视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