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精准教研应成为学校和教师的追求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多年来,很多老师既在教,也在研,为什么仍没有取得很好的研究效果呢?就是因为研究的动机太过功利,态度不认真,问题抓得不准,过程不真实,形式单一,研与教两层皮……一言以蔽之,少了求真务实的精神,教研缺乏精准性。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精准教研呢?
  精准教研,要找准问题。学校先对本校工作进行全面把脉,从德育、教学、师资水平、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等多角度进行选题。问题从工作实践中来,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小角度切入,更有针对性。会诊出的问题可能很多,但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先抓主要矛盾,把大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稳扎稳打,各个击破。
  精准教研,要做好规划。要明确教研的目标、职责、分工、方法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课题研究,每一次都需做好规划。研究之前要制定一个简案,研究的问题、预期目标、研究组织、研究时间、研究程序、研究方式等都要明晰。有了研究方案,才能促使研究过程规范化、精细化。
  精准教研,要选对方法。搞教研要针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或立项课题,或主题研究,或同课异构,或切片教研,或专题培训,或集体备课,或案例点评,或观课议课……采用的方法要科学,要适合问题的研究。如果是针对提升薄弱师资专业素质的研究,注意要变"输血"为"造血",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精准教研,要真做、做真。搞教研需要严谨,当下很多教师做课题研究就是为了在考核中能加点分,为评职称、评优评模凑材料。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和研不对接,做课题就变成了写课题。立了项,不去研究,结题通知一来,手忙脚乱东拼西凑一番便万事大吉。这样搞"伪教研",进行"被研究",为研究而研究,除了弄个证之外,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搞科研一定要大兴求实之风,研究之风,去除研究的功利性,变写研究为搞研究,变两层皮为同一体。
  精准教研,要锲而不舍。搞教研,需要一股韧劲。研究一个问题,一次研究不透,就多研究几次;这学期研究不透,下学期接着研究;一年没研究透,就再来一年。直至弄出点名堂来,为改进工作提供切实的服务。现在很多学校或教师搞教研在重复漫画《挖井》的故事。主人公或深或浅地挖了5口井,遗憾的是没有一口井出水。他没有坚持到底的精神,挖到一定程度没见到水,就放弃了,换地方接着挖,结果可想而知。如此搞教研劳民伤财,是很可悲的事情。
  精准教研,要推广成果。精准教研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发现教育规律,解决教育教学困惑,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挖掘学生潜能,推动教育发展。每一次研究完毕,都要开好成果发布会(推广会),把精准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让精准教研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强大的助力。
  学校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大兴务实之风,通过精准教研,解决教研效率低下的问题,破解制约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让研究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突出协作性,提高实效性,把科研兴校工作落在实处。
网站目录投稿:绮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