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衰败的博客营销五大步骤 近日,零点研究集团在北京、上海、广州等8个城市,针对18岁以上人群进行了一项不同体育资源对居民的影响力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娱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对消费者的影响力更为突出,但由于企业对不同体育资源的认识与理解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经验,缺乏对社会受众群体的深入洞察,因此多数企业在体育资源的选择和考虑上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 体育资源对受众的影响力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大背景下,就是民众对体育领域的关注和期待达到了历史峰值。 分析不同营销资源的价值,此次研究特别针对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娱乐明星以及选秀明星四类不同领域的典型营销资源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进行了调查。 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娱乐文化资源,社会公众对体育资源的偏好更为明显,即如果企业运用体育明星来进行营销,那么会比较大地提升社会公众对企业及品牌的积极评价,或者会比较大的促进社会公众对企业产品的购买兴趣。 研究人员认为,体育资源对受众的突出影响力与资源本身的特性具有直接的关联,与文化娱乐资源相比,体育资源具有其独特的社会公益价值,体育所倡导的众多价值点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始终是积极和健康的,如"归属与和谐"、"健康意识"、"社会公平"以及"追求卓越"等更是有别于其他营销资源的独特价值,因此相对于其他营销方式,企业运用体育资源进行营销首先在资源的属性上就占得先机。 国内企业选择体育资源与受众感知存在差异 体育运动员对社会受众的影响力最为突出,研究人员认为运动员作为"真实的人"更容易表现其立体、丰富以及鲜明的个性特征,而这些个性特征使运动员不同于其他体育资源,更容易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强烈的情感联系,也更容易产生共鸣,将运动员自身的独特个性赋予企业品牌或产品。 因此相对于体育赛事、组织、活动等较为"物化"的体育资源来说,运动员与社会公众的联系度最为紧密,对其的影响力也最为突出。而且另一方面,相对于"物化"的体育资源,企业在"运动员"资源的营销空间上也更为灵活,掌控性更强,更利于企业围绕体育资源展开各种营销活动,因此价值也更为突出。 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两个纬度确定赞助平台的六个级别水平,两个纬度分别为:"关联度"和"紧密度"。"关联度"指赞助平台与赞助者营销关系的联系度;"紧密度"指赞助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关联度,从这两个纬度可以清晰地判定运动员作为与受众及企业两方面均联系较为紧密的体育资源具有特殊的价值。 目前企业对不同类别体育资源的选择比例可以看出,企业选择最多的体育资源为体育组织和赛事,而对于运动员的选择比例则位于各类体育资源中的最低水平。研究人员分析,企业与受众对体育资源的认知差异可能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国内企业体育营销的运营水平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多数国内企业在体育资源的选择上仍较为盲目,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经验,缺乏对社会受众群体的深入洞察。 2、国内体育资源自身的商业价值及运营状况也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尤其是运动员,由于国内长期以"竞技"为体育事业的主要目标,国内运动员的商业化运作不足,商业价值较低,他们更多地被赋予了缺乏"生活化"的"神化"价值特征,勤奋、刻苦、拼搏及奋斗拉开了他们与普通受众的距离(如图三),因此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运动员以及如何通过营销赋予其更多的商业价值将是企业进行体育营销的关键。零点调查在2007年针对206个行业领先企业进行的体育营销运营研究。企业的行业涉及非酒精类饮料及酒精类饮料、快餐食品和餐饮零售服务、音频视频设备、银行、保险(放心保)、电脑、移动电源及其附属设备、通信服务、汽车、航空、白色家电、乳制品、体育服装、非体育服装类纺织品、篮球手球田径体育器材等。 关注受众对体育资源的认识与理解 此次研究特别聚焦受众对不同类别体育团体的认识与理解,分析受众眼中不同体育团体的价值特点,如图四所示,中国体育代表团相对于其他专项体育团体对受众的影响力最为突出。 研究人员认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作为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如奥运会、亚运会、东亚运动会等的一支团队,是由中国各运动项目的优秀运动员组成,具有中国最高的竞技体育水平,其团队的综合性及优秀性是其在受众中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突出原因。 分析受众对不同体育团体的认识与理解可以发现,不同体育团体带给企业的价值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代表中国最高的竞技体育水平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顶级的和国家荣誉感方面表现突出。 由于体操项目自身的特点,中国体操队在有活力和传递美的方面具有突出价值。而乒乓球作为国球,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有实力成为中国乒乓队表现最为突出的价值;另外中国女子排球队则表现出突出的团队合作精神。 后现代管理与营销特征谁也不敢肯定我们已经进行后现代社会了,但后现代社会的诸多特征已经非常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从事经营、管理和营销工作的人们如果仍然不能转过弯来,可能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后现代社会特征: 1、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 2、对科学技术的效果进行多方面审视。 3、服务经济取代制造经济正在成为主导。 4、专家群体取代企业主,渐渐占据经济组织的主导地位。 5、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并存。 6、平等与自由取代权威与等级,强调个人话语权并很容易找到合适的渠道。 7、否定人类中心主义,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8、反对"自我中心主义",而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 9、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倡导多元化。 10、否定确定性,强调不确定性。 无疑,当今社会正显现出后现代社会的特征,传统的管理理念正在受到挑战,管理可不能象后现代思潮那样只解构不构建,因为管理的目的是确定性,那么适应后现代社会的管理理论是什么呢?呼之欲出,又不见其貌,也许后现代管理也会象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那样,百花齐放。 二、后现代管理的特征: 1、注重员工的情绪,帮助员工产生美好感受,让组织充满活力,关注个人优点,激发个人潜能,把优点发挥到极致,缺点就没有表现的机会 2、挑战权威,拒绝安步就班、机械地做事,任何岗位都强调自己相应的决策权,在适当弹性范围内创造性地工作,不但要告诉他"怎样做",还要告诉他"为什么",直到完全理解并能活用为止,不但要告诉他做事的标准,还要告诉他形成这一标准的模式。 3、制造经济正向服务经济转型,从中心到边界的、基于控制的管理方式正在失效,等级结构受到挑战,管理的侧重点从中心转向外围,首先是顾客,其次是员工,第三是流程,最后才是领导者,这四个层面不再有等级关系,而是互利的合作关系,在服务经济时代,领导者是最彻底的服务员,如果还有等级存在的话,领导者处于权力结构的底层。 4、企业主的决定性地位受到挑战,各方面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正在突显,他们在自己的领域获得了相当的自主和自由,能轻易地在企业之外实现专业价值,热衷于于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生活,他们与企业的关系更象合作而不太象被雇佣,随之而至的管理变革,应思考如何选用市场规则把他们变成企业内部的个体户。 5、人们普遍以工作小组方式展开工作,组织脑将超越个体的大脑,人与人之间联系越多、关系越紧密,则价值越高。 三、后现代营销的特征: 1、从消费结构看,情感需求的比重增加。 2、从消费内容看,大众化的标准产品日渐失势,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3、从价值目标看,消费者从注重产品本身转移到注重接受产品时的感受。 4、从接受产品的方式看,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企业的诱导和操纵,而是主动的参与产品的设计与制造。 5、消费者的公益意识不断增强,希望自己通过消费"绿色产品",体现自己的环保意识,成为"绿色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