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是中国科学院的公众科学日,各下属科研院所将最新研究成果向社会公众开放。但记者采访时却发现,前来参观学习的大多都是青少年,独自去科技馆学习科普知识的成年人几乎没有。(5月15日科技日报) 2004年,为了让公众了解科学,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中科院创办了公众科学日活动。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全民科普的效果并不理想,受众面反而越来越窄,几乎成了青少年科普活动。 成年人真的不需要科普吗?乍一看,成年人的确不那么需要科普了,懂得火箭升空的原理不如学做一道菜有用,知不知道最新的科学成果,似乎对日常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 但与此同时,成人世界里的谣言从未停止。从微信朋友圈上疯转的避孕药催肥黄鳝,到柿子加酸奶致死,再到吃麻辣烫感染H799病毒……谣言层出不穷,亟需科普。如果这些谣言只在网络上传播,危害倒也不大,但这些谣言往往会影响现实生活。前不久,因为人们对疫苗缺乏了解,把过期疫苗误解为有毒疫苗,把国家严格管控的一类疫苗和私人可以经营的二类疫苗相混淆,导致很多家长不敢给孩子打疫苗。可见,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正是基于此,我国把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目标上升到国家层面,"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0%。 成人对科普不感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上普遍把科普定义得太狭隘,仿佛了解科技馆里陈列的新发明、新技术就是科普的全部。科技馆为了吸引青少年,将科学知识以动画片、玩具模型、电脑游戏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此一来,加剧了成年人对科普"低幼化"的刻板印象。其实,科普的范围非常广,既包括自然科学,又涵盖社会科学,很多内容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前不久发生的魏则西事件中,人们分不清百度搜索中的广告推广和有用信息,就是缺乏新媒体知识和素养的表现,也需要进行科普。 科普的观念要变,科普的形式更要与时俱进。很多科技馆将全民科普局限于科普动画、科普游戏、科普玩具模型,显然是把全民科普等同于青少年科普。成年人没有时间,也不好意思和孩子挤在一起看科普动画片。不过,信息化时代,全民科普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微信公众号、移动直播软件、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都可以成为很好的科学传播平台。通过新媒体了解科普知识,既不花钱,又能节约时间,但权威的科研机构如果不能很好进行新媒体科学传播,"伪科学"就会趁虚而入,"柿子加酸奶致死"这样的谣言在微信朋友圈大行其道也就不奇怪了。 全民科普,成年人不该缺席。创新科普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好科学传播,真正做到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谣言自然没有了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