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饮茶迅速普及开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借力于佛教禅宗的盛行。禅,即是参禅悟道。坐禅入定,茶有助于提神,茶味之先苦而后甘的过程也有些暗合了参禅过程的渐入佳境。佛法不离生活,苦心有正念,则一举一动无不是修行。禅宗典籍《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那里,禅师问僧人:"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去吃茶去,不曾到也去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此为后世禅林法语"吃茶去"的由来。吃茶就是坐禅亦有问佛乃至顿悟的妙机,故后世有"茶禅一味"之说,饮茶亦曾列入禅宗《百丈清规》。启功先生又有诗:"七碗神功说玉川,生风枉讫地行仙。赵州一语吃茶去,截断群流三字禅。"赵朴初先生曾作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可谓深得茶道即禅道的意趣。 书斋品茗与世俗清饮 宋朝以下,蒙古人主政元朝,在游牧民族与豪放粗犷生活习性的冲击下,雅致优美而繁复的茶艺难免遭遇前所未有的低谷期。山河变色,汉人及其所拥有的文化传统备受歧视,大批失意文人退隐山泉林下,"推开世尘事,不在五行中。"先朝热闹异常的茶艺也逐渐成为文人书斋中更为清雅的交流。这一变革,修正宋代因茶技的过分精致繁琐而导致茶文化渐趋没落之势,进一步发展了宋代尚意式的文人饮茶之法,同时也逐渐过渡成为明清文人雅士典雅的饮茶方式。 明清时期,统治阶层对文人实行高压政策,士大夫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无处施展才干,只能寄情,以茶雅志,"养吾胸中浩然之气,涤心中之块垒。""吴门四才子"中的文征明、唐寅以及"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金冬心、丁敬、汪士慎等,他们即精于琴棋书画,又极长于茶道,故而茶饮题材成了他们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内容。郑板桥的《墨竹图》、唐寅的《事茗图》、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金冬心的《双井茶饮隶书轴》、汪士慎的《墨梅茶熟图》、丁敬的《茶荈相对册页》等,在茶中融入了个人情感的体会,在宁静的归隐生活中点染出自我的精神追求。 公元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散茶)。这种用沸水冲泡整叶茶的饮法,简便又不失茶之真味。散茶的饮用、书斋式品茗的特定环境及文人对茶艺的钟情,促使紫砂壶制作加入了更多精神层面的元素,壶制体现精美绝伦的文化特征。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明清茶饮从文人书斋到平民大众的普及,使茶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又被人们认同为高洁的民族情操,即体现了这种演变。人们不断通过茶事活动,完善茶艺、茶礼、茶俗在各阶层、各地域的发展,这一品饮的世俗化在茶馆的历史变迁中得以显现。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茶肆,宋人的《梦粱录》里对南宋时期临安(今杭州)的诸多茶馆、茶坊也有详细的描述;吴友如的《点石斋画报》更是对清末市井生活中的茶坊百业不惜笔墨。 上海"南香茗茶行"是现代茶庄的代表,其连锁经营已有相当规模,店内品种齐全,尤以安溪铁观音和云南普洱茶为主打产品,另外有收藏丰富的陈茶及茶具,间以名人书画,客人可三五小聚,相约品茗。尤其是店内珍藏近百年的古董普洱茶,茶汤甘醇,沁人心脾。而江南某地的湖心亭茶室则延续旧式茶馆的风格,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茶馆的历史变迁,也显示了茶文化的大众化普及。馆内的一桌一椅一杯一盏无不让人品味到传统深厚的历史积淀。 茶馆是一个平台,文人雅士在这里可以抒发情感,可以消磨时间,可以看得见明天,却也在不经意的一瞥间,看见了昨天。茶馆是民间交流的室所,是人们打发时光的空间,是滋养培育朴实民风、民俗的摇篮,是社会生活历史留痕的窗口。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