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保险行业监管部门对外表示,当前保险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稳定,行业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1%。而实际上,保险行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连续8个季度持续下滑,各家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达标不过是自己人知自家事而已。 扎堆增资金额过亿 自从保险姓保、监管姓监,保险业踏上回归本源的道路以来,想要扩张业务、做大规模或参与资本市场,必须依靠注册资本金的支持。于是,为缓解偿付能力压力,保险公司自然热衷于见效最快的增资应对。据统计,2018年以来,获批和拟增资险企多达11家,既有传统的寿险公司又有互联网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与养老保险公司也概莫能外,涉及增资金额已超过110亿元。其中,中邮人寿位居榜首,成为今年以来增资额最多的首批获批增资的险企;吉祥人寿、泰康养老保险、泰康在线等多家险企因拟增资和获批增资超过10亿元位居第二位;第三梯队则是瑞泰人寿、信利保险,其增资额度则分别为1.8亿元、2.66亿元。多位保险人士表示,从2018年初险企增资趋势来看,"增资潮"在去年年尾和今年年头正集中出现,险企对于增资的热情正呈现"涌动"态势。 远离红线依靠增资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末,被统计的169家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1%,较上季度下降2.4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7.4个百分点;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0%,较上季度下降1.4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0.7个百分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存在较大压力,2017年第四季度有16家公司綜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处于100%到150%的区间,有的保险公司濒临不足。监管部门表示,去年第二季度开始行业偿付能力下滑态势得到有效控制,但保险业的风险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从偿付能力来看,中邮人寿最新披露的风险综合评级显示,其去年二、三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A类。去年四季度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65.95%、141.97%,虽说比第三季度略有上升,但远低于2017年全行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252%。而瑞泰人寿在2017年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也始终低于150%。最新的2017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1.83%,环比下降5.81个百分点,逼近100%的监管红线。2017年四季度末,瑞泰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1.83%,相比上一季度下降5.81%。信利保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7.60%,相比上一季度下降37.26%,下降幅度较大。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向楠认为,大部分险企增资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三点:其一"偿二代"对保险公司业务风险和资本工具认定得更准确。监管力度趋严,资本不足会被限制开展新机构、新业务,所以公司非常重视。极个别资本不达标的企业以及预期业务会快速发展的保险公司会增资。其二,近几年获批新开业的保险公司数目多,它们目前处于快速增长期,保单增加,资本消耗大,需要不断补充资本。其三,近一年多来,监管机构每个季度都会统一公开发布各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及其排名、风险综合评级,消费者、合作企业和员工都能看到,排名靠后的公司声誉受到影响,所以有增资提高排名的压力。 "还阳丹"亦或"蚀骨丸" 如果站在遵循公司自然发展规律的角度看待保险公司的所制定的增资发展战略无可厚非。要么是为公司扩大业务版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提高偿付能力、抵御风险;要么是出于公司内部股权结构的变动而发起的增资,即变更股东权益、董事会投票权、经营管理权等。但从当前险企的的整体增资情况来看,险企在相同的时间做出同样的动作却非是公司自然发展的必然形式,究其根源基本上是偿付能力或运营能力出现问题。监管部门表示,部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的问题较为突出,侵蚀了偿付能力监管的基石;保险公司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有的公司主要依靠股东注资、财务再保险、房地产增值等维持偿付能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副教授段文军表示,随着承保规模的扩张,不少险企承保能力则逼近政策底线,增加注册资本是满足监管要求的必然选择之一,也是直接快速提升承保能力的途径之一。险企频频增资的主要原因在于严监管下,随着承保规模的扩张,很多险企承保能力逼近政策底线。若不及时补充资本金,随着承保保费增长,会导致监管机构采取监管措施,增资后承保能力增加,能直接快速提升承保能力。面对这样的必选题,急需增资避过监管红线的险企似乎没有更为良好的选择。如此操作之下,使得部分行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险企的业务模式和投资能力以及资产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得不到提升,一味的增资也并非是解决问题的"救命药",那么增资将会沦落为保持保险牌照的"续命"手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