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摘 要:总结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归纳为五个层面:儒家修齐治平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知行合一的理念和实干精神紧密相连;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和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内外相通;法家思想和法制建设有机融入到治国理政中;"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选人用人观念。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内圣外王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这次讲话里,他提出了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在此之前已经讲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工作。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观点,包括讲话里反复引用到各类中国古代典籍的著名话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
  一、儒家修齐治平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的思想可以高度概括为"内圣外王",指的是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一旦达到这种高度之后,在各行各业都可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再具体一点,社会精英、知识精英、政治精英要做到"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与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自信的论述是高度一致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习近平总书记还讲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儒家的"修齐治平"的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什么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怎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在这次讲话里,他进一步阐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继承发展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研读、消化、吸收传统文化的时候,会有一个自己的判断和认知。首先一定要用现代的理念和方法,把古代的思想梳理清楚。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价值观念,需要将古代文化同现代生活和追求进行有机对接和发展。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将传统文化分为三个层面: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三个分层,这样就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对接的同时又有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前面是继承,后面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做了融合和发展,也就是把世界文明里优秀的成分吸纳进来。在这段论述里,习近平总书记成功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价值观进行了现代转化。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核心是一套对世界、社会、人生的信仰体系。世界上任何一个优秀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体系,用这样的一套信仰体系来凝聚本民族的人心,进而影响其他的民族。
  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信仰体系,集中地体现在儒家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讲话的时候,首先讲到的就是儒家的"修齐治平"的思想,然后进一步讲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结构。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英,应当具备高尚的品德、远大的志向、完备的知识、过人的才干,这就是内圣。修为也一定要达到非常全面和高超的地步和境界之后,再到社会上将理想付诸实践。做到了以上几点,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从毛泽东同志开始,到邓小平同志,再到之后的历任领导人,都尤为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中国的现代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之间是有联系的,党的十八大之后,更进一步强调传统文化。比如2015年中央开展的"三严三实"学习教育活动,"三严"中的"严以修身"首先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达到一种非常高的道德伦理水平。只有先"严以修身",然后才能够做其他的事情。
  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菏泽视察,给同行的市县书记们念了一副清朝康熙年间河南内乡县衙门的对联。对联主要反映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认为社会精英、知识精英、政治精英应当做到仁者爱人,在成为领导之前就需富有仁心。仁心则指需要关爱周围所有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这叫仁者爱人。我国有组织地通过考试等各种形式选拔任用领导职务公务员之后,领导干部就需施行仁政,关爱和关心老百姓,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
  对联的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意思是在官場里,倘若原来是一个科级干部,经过几十人竞争上岗之后成功被提拔到了一个副处的领导职位,但是千万不要认为这仅仅是靠你自身的业务能力以及努力。在职场里,成功被提拔有很多因素,个人努力和能力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个人必须努力,这是干部成长的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在职场里,即便你成功被提拔了,业务能力也确实不错,但是也不要过分膨胀,"得一官不荣"。
  "失一官不辱",倘若竞争上岗没有成功,也没必要觉得羞辱。行政领导岗位越往上职位越少,没能被提拔未必是因为自身的业务能力差,未必是没有处理好群众关系,可能仅仅是因为机遇少、岗位少等。
  "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不管被提拔与否,公务员只要在岗位一天,就必须做到六个字,"忠诚、干净、担当",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位,规定动作一定要完成。而且还要想方设法做出特色项目,做出更好的业绩。
  1934年冬红军到达广西湖南交界地段时,爆发了湘江之战,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惨烈的一仗,中央红军遭遇桂系白崇禧的部队,红军人数由出发时的八万多名锐减到三四万名。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此后,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方针指挥下,犹如拨云见日,从被动挨打的局面走上了主动积极的道路,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故此,"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上联讲的就是一个人要经得起组织、国家和社会的考验。不管你是否升迁,只要做一天领导,做一天公务员,就要完成工作职责。
  下联中的"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讲的是为官者一不种地,二不裁衣,那么为官者吃的穿的从何得来的呢?当然是百姓手中得来的。从这个角度理解,百姓才是为官者的衣食父母,作为一个为官者,就应有向群众感恩之心;"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讲的是领导干部不要认为做了乡长、乡党委书记、镇长、县长、市长等就高人一等。首先,中国社会是个平民社会,每一个人往上数两代、三代,都是普通老百姓。其次,做官之前都是普通老百姓。再次,退休之后也还是老百姓。所以在做官的时候,不妨换位思考,老百姓心里最讨厌什么、最希望做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念的对联是清康熙年间一个县衙门的对联,是康熙年间对官吏的要求。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它的现实价值。
  二、"知行合一"的理念和实干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知行合一"。2009年3月31日到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来到了学生自发组织的以"知行合一,报效祖国"为主题的理论讨论会会场,和大学生们进行交流和探讨。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在很多场合,包括在法国、在北大、在上海考察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到了"知"和"行"。2016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上再一次提到了"知行合一"。对于未来G20如何发展,总书记提出四点期望,其中第二点就是"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我们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核心思想。王阳明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之家,父亲是明朝的状元。如今大家谈到的状元都是各省第一名,其中还分文科状元、理科状元,一年恐怕有六七十个,但当时在明朝全国只有一个。王阳明的家庭教育也非常好,在一次与师塾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之时?"一般人肯定认为好好读书,学而优则仕,做个大官,找个好工作。而王阳明同学在十二三岁的时候,抱负就与众不同。王阳明说:"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王阳明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个世界的道理搞清楚,树立正确价值观,然后为国家作贡献。王阳明考中进士,30多岁做到了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六品官,大约相当于现在一个资深的正处级干部。当时十几岁的明武宗正德皇帝天天跟着太监刘瑾胡作非为,满世界花天酒地,不干正事,把忠臣流放、贬谪、廷杖。王阳明作为一个人微言轻的正处级干部完全可以避而远之,但他认为既然是大明王朝的臣子,就有义务和责任向皇帝提出意见,要对国家、民族尽忠诚,于是给皇上递上了一道关于刘瑾的奏折。不久,皇帝下诏,廷杖王阳明四十,把他贬到贵州龙场当个小驿丞。王阳明先是偷偷回家见了父亲,告知安好,然后才又去龙场上任。
  王阳明虽然被贬官了,但刘瑾认为这个人的意志力太可怕,此人一日不除,一日寝食难安,于是派人去追杀王阳明。
  有道是"吃一堑长一智",王阳明心中了然刘瑾行事狠毒的手段,知道这个人绝不会善罢甘休,于是赴任这一路上都心惊胆颤。等觉察到身边的危机,有人来追杀时,王阳明的睿智显现了出来,他抱着石头伪造了跳水自杀的假象,淹没在水中,待杀手走后才沿河道游上岸,这才算死里逃生。
  王阳明认为自己给国家尽忠了,但还要被刘瑾追杀,所以不想去龙场赴任了,计划着要逃亡。但这时有朋友说,你对国家确实也尽忠了,现在刘瑾要杀你,躲起来也可以理解,问题是你父亲因为你递交奏折的事情已经被牵连,从北京朝廷被贬谪到了南京。如果你躲起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刘瑾如果想找你,肯定能知道你没死。就算找不到你,他一定会让你父亲去买单。你父亲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打击。作为儿子,让他遭罪,那便是不孝。
  王阳明是一个儒家的信徒,对国家必须尽忠,对父亲必须尽孝,也就是对国家、组织、家庭都要尽他应尽的责任。
  龙场地处偏远不像京城热闹,生活条件艰难,若是内心不够强大很容易患上抑郁症的,何况王阳明也怕若刘瑾知道他还没死派人来杀他,可说是一面和外部环境作斗争,一面和自个儿较劲。
  王阳明后来为自己造了一口石椁也就是石棺,然后每天都躺在石椁中反思自己。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每天躺在石椁中,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被上晴空万里,雨露为伴,地上温湿遍地,与虫蝎为舞。对于一些伟大的人,必定都是经过这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处境,否则是没有办法悟通生死的。
  《王阳明年谱》里说:"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如果是至圣先师孔子面临这样的考验与焦虑,他会怎么应对?如果是亚圣孟子面临这样的一种处境,他会怎么去化解?《王阳明年谱》继续说:"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驚。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
  有一天晚上,王阳明突然从石椁中跳起来,手舞足蹈起来,说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个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龙场悟道,即心即理。
  王阳明这时明白活着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他认为,假如今晚被刘瑾派来的刺客杀掉,死了也有价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己已经为国家尽了本分,实现了做圣贤的理想。死后仍然可以激励后面的人,继续抗争。王阳明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内心充满光明,一下顿悟,大呼"格物致知之旨"。王阳明的心学融合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道家和禅宗都讲顿悟、直觉。所以王阳明的思想是将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有机融合,把儒家思想推进到了一个创新的阶段。
  王阳明继而又想,刘瑾有可能忘记这事,因为他一天到晚胡作非为,政敌很多,想要弹劾他的人也很多,假如刘瑾不派人来杀我,说明老天爷觉得我对大明王朝还有用,留下我继续为大明王朝作贡献。
  王阳明龙场悟道是以独特的经历领悟到了儒家的核心理念,即立德、立功、立言。而刘瑾也确确实实把他忘了。刘瑾下台后,王阳明慢慢地展露头角,在建功立业中完善心学和传道。
  第一件让王阳明名声大振的事就是南赣剿匪,四省曾组织过多次剿匪都收效甚微,而王阳明只花了一年零三个月就成功了。第二件事就是平定江西南昌宁王。宁王朱宸濠是一个有野心、有势力、有谋士的诸侯王,虽然当时不是乱世,但到处都民不聊生,被逼落草为寇者比比皆是。当时朝廷并没有让王阳明去平乱,而是王阳明冒着生命危险用计策以少胜多,赢得了战役。他为何要这样做?也是因为他的心学"致良知"起到了作用,他的良知告诉他,必须要平定宁王,战场的危害远远大过现在。第三件事是平定广西戡乱。王阳明还是边打仗边教学,期间王阳明不但平定了广西戡乱,还将自己的心学发扬光大。他在教学中不断提醒自己的弟子要"事上练""致良知",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成功与否,了然一心。
  《王阳明年谱》记载,王阳明平定了广西内乱之后,由于当时已经病重,所以打算回家,寿终正寝。但是当船走到了江西南安的时候,他已经到了生命最后一刻。据记载,王阳明临终前,门人周积问:"先生有何遗言?"王阳明微哂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大意是,"我的内心充满了光明,没有任何遗憾,没有任何话要说了,充满了幸福感"。为什么王阳明如此满足于自己57年的一生?因为他很高兴地看到:"立德",自己已经做了大明王朝的典范;"立功",平定了三次内乱;"立言",创立心学,他的理念照亮了明朝中期以及以后的中国历史。王阳明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建功立业的精神力量,这是知行合一的本质。
  三、儒家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
  用儒家文化把握共产党人的政治担当。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核心是担当。在《孟子·公孙丑上》里,孟子提到了曾子引述孔子的话:"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大意就是,"我反思自己做的事情是否不公平、不公正、不合适的时候,即使我眼前站着一个穿粗布衣服的老百姓,因为我做的事情不公平、不公正、不合适,我也一定会惴惴不安。相反,如果我做的事情是公平、公正的,对民族、国家是合适的,那么即使是千百万个人站在我面前反对,我也一往无前"。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典范。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从2012年12月初打响反腐"第一枪",查处当选十八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还未满月的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到后来几乎每月都有中管干部被查处,最多时"一个月打七虎",习近平总书记施出的铁腕在中国共产党将近100年历史里前所未有,在世界各国也极为罕见。
  有人质疑中共反腐是"纸牌屋"。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伟人一定是这样的,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献身的时候,我们都要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仅从如此激烈的反腐之战看,习近平的"接力跑"不是平平稳稳的,而是面对"斗争"。这个词,他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用了23次,大大超出以往频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第一个就是腐败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上台以后,首先解决了不敢腐的问题,完全扭转了腐败愈演愈烈的态势。忠诚、干净、担当与儒家勇于担当的思想是有内在联系的。党的十九大报告说:"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这其中包含了儒家和法家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朱德诞辰130周年时说,"全党同志无论职位高低,都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此外,他还引用了儒家五经之一《尚书》的一句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当初牧野之战,周武王率领4.5万人的联合军队去讨伐商纣王。商纣王的部队最保守数字是17万人,最夸张的说法是70万人。周武王为了确保伐纣成功,在打仗之前做战斗动员令,宣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老天爷没有眼睛,它通过老百姓的眼睛看世界,老天爷没有耳朵,它通过老百姓的耳朵听世界。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也不搞迷信,人民就是天,老百姓就是天,"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这个就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法家思想和法制建设
  中国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法家思想里,法家思想对现代中国的法制建设规范管理产生了积极作用。法家思想的"法、术、势",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就是有关法的论述。法家所说的"法"不是习惯法,是成文法。成文法是写在纸面上的,所以每个人都能看清楚,在执行的时候就有一个统一标准。韩非子在《南山》里提到,"法者,编著之图籍,设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法"由政府颁布,用文字的方式体现出来。"法"必须体现公平、正义。法家的鼻祖之一荀子在《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法律、法制、政府的管理规范是治理国家的开端和根本。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会议上发表演讲称,"法者,治之端也""中国人民希望在这方面得到美国支持和配合,让腐败分子在海外永无避罪天堂"。此后,我们国家与国外的很多国家建立了这种司法合作的关系,把很多逃到国外的贪官一一引渡回国。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的演讲,引用了荀子的"法者,治之端也"。"诛一恶则众恶惧",就是一定要用铁腕手段让所有的犯罪分子怀有敬畏和戒惧之心。
  儒家激发的是每一个人的良善之心,但是一定要清醒地看到,人有善恶之分,而且有的人也许这一辈子是不可能被儒家思想感化的,必须用铁腕和法治重锤贪腐分子。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说:"坚决查办案件,不是要和什么人过不去,而是要严肃法纪。如果是你先同党和人民过不去、同党纪国法过不去,而我们不讲原则让你过去了,党和人民、党纪国法是不会答应的。"这里体现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有机结合。
  2014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2013年下半年中央巡视组巡视情况汇报时的讲话》中说,"要发挥巡视震慑作用。凡是涉及腐败问题的,决不姑息,一查到底!要分类处理,涉及一般性问题的,要通过反馈、谈话、教育、警示、诫勉,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抓早抓小。"唐代御史韦思谦曾说过,"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巡视就是要形成震慑,对发现的问题,包括党风廉政问题、"四风"问题、干部问题,要把握节奏,分清轻重缓急,但都要纠正处置,件件都要有着落。实际上,韦思谦的思想是法家的思想,也是法律思想。
  "诛一恶则众恶惧"是魏征、虞世南、褚遂良等几位大臣在贞观初年受命于唐太宗,把前人的著述汇编成《群书治要》。《群书治要》取材于儒家的六经,还有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编辑成书,共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在古代这个篇幅是很大的。《群书治要》成为唐太宗之后,历代君王、辅臣、各级官吏治国理政的教科书。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诛一恶则众恶惧"主要体现了法家思想,即"得人之道,盖在于敬贤而诛恶也。敬一贤则众贤悦,诛一恶则眾恶惧"。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清楚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但仅有思想教育是不够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安排群众路线学习,接着是"三严三实"学习,再到"两学一做",然后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学习。
  不断学习,最重要的是在领导干部、知识精英、政治精英内心里一定要有敬畏和信仰,正如王阳明心学所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法家的思想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体现得尤为突出,儒法并用、德刑相辅。一定要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路。思想教育、思想引导很重要,但是只有思想引导是不够的;法律很重要,但是光有法律也是不够的,一定儒法并用、德刑相辅。这样才能把整个国家和党治理好。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反腐这条路一步一步落地,一步比一步走得扎实。党十八大从一开始就坚决反腐,先是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然后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到党的十九大时,反腐败斗争压倒式态势已经形成并得到巩固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党中央批准立案审查的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十八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218.6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267.4万件,立案154.5万件,处分153.7万人,其中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县处级干部6.3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8万人。
  从不敢腐,到不能腐,到最后不想腐,总书记将中国的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做到了有效的贯通融会。不管是中共中央还是中纪委的各种文件,都体现出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是有机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2016年1月,第十八届中纪委六次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把党性教育说成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而心学是王阳明创立的,是儒学的创新状态。党性教育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儒家的正心修心和党性教育是内在联系的,是对组织、人民、民族负责任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纪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着力解决"纪法不分""执纪不严"等问题。所有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如果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行事有约束,心中有信仰,就不会干违法乱纪的事情,才能真正实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写作和会议讲话中多次引用《韩非子》中的经典名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引用"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要求改进和加强立法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对政法机关提出的努力目标和明确要求,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即守法者得利,违法者受罚,这也是儒家和法家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引用了王安石的话,"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强调制度和法律必须适应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现实情况。
  五、"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基层观念
  法家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出自《韩非子·显学》。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非常看重。在2006年9月13日《之江新语》中的一篇文章《越是艰苦环境,越能磨练干部品质》里,习近平总书记就引用了韩非子的话,"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一个国家行政部门的最高领导,应该从最基层做起,最好是从大队党支部书记开始,再到科长、乡长、县长等。
  习近平总书记的很多文章和讲话都引用了此话。例如,1990年3月的《从政杂谈》;2009年3月11日《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2013年3月19日《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2014年5月9日《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5年1月12日《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等。
  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我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情的了解超过一般人,初中毕业后,只有15岁半的他就报名申请到陕西省延安地区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去插队,期间他不仅吃不饱,还要过"虱子關"。由于那个地方缺水,在窑洞里人和牲畜又住在一起,所以每一张床都有虱子。
  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写了10次入党申请书,从1969年插队以后就开始写,到1973年才终于入党,1974年被支部的党员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脱贫致富。1975年,由于得到乡亲们的一致拥护,被乡亲们推举到了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毕业以后,又到了中央军委做秘书。1982年,在河北省正定县做县委副书记。习近平总书记是一步一个台阶走上来的,他对人民有深厚的感情,这是与个人经历有关的。
  在2015年1月12日的《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说:"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县级官员的选拔任用。古人早就总结出‘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这一历史现象。历史上,许多名人志士为官从政是从县一级起步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二十七岁担任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知县,任职三年,‘治绩大举,民称其德,为以后革新变法打下了基础。清代郑板桥长期在河南范县、山东潍县担任知县,其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千古流传。陶渊明、狄仁杰、包拯、海瑞等很多人都当过县令、知县。"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历代伟大领袖都有来自基层的共同特点。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定位是"站起来",由此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邓小平同志的定位是"富起来"。
  毛泽东同志是湖南韶山村的一个农家子弟,参加革命以后最开始做的是宣传工作。秋收起义以后,领着一千人左右的残部挺进井冈山,开辟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井冈山根据地。后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800残部到井冈山跟毛泽东会师,朱毛红军会师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的最重要的武装基础。
  邓小平同志最开始也是做宣传的工作。十几岁时他就已经到了巴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旅欧支部。回到中国以后,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带领百色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这些伟大领袖都是从基层工作一步一步做起来的,对国情非常了解,对人民有深厚感情,所以做事情就能够做得非常到位。
  以上就是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里引用的古籍片段,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根据"学习中国"报告录音整理
网站目录投稿:含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