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评论大赛高知人群为何成了信息诈骗重灾区


  据报道,全国首个反信息诈骗联盟"天下无贼"近日发布了大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信息诈骗越来越精准,"高知人群"已成为大额诈骗的重灾区,"智商低才被骗"是一种认知误区。
  暂不提受骗人群的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遭遇电信诈骗,陷入"丢钱"、"丢脸"甚至"丢命"的危险之中。"我们是法院的工作人员,你涉嫌诈骗,传票将会在近日送达。"这样的电话,笔者今年寒假的时候就曾接到过,对方准确地报出了笔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让人不禁捏了把冷汗。定神一想,涉及到"转到安全账户"之类的必然是电信诈骗,这才躲过陷阱。
  电信诈骗能够得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利用人们对即将发生的危机的恐慌感。这时的我们或急于澄清自己的清白,或急于免除以后可能遭遇的"麻烦",短时间内进行匆忙的决策,一步步落入骗子的圈套。
  而论及更深层次的原因,则要归结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缺位。据《重庆日报》报道,受骗者中40岁以上人士占62%,事业单位职工、无业和离退休人员是高发人群,他们往往文化水平较高,收入也高,有一定积蓄,但对网络新事物缺乏了解,容易上当受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案者则呈现年轻化态势,"90后"占犯罪人数的八成以上。
  由此可见,是否容易落入骗子的圈套,其实和智商、学历并无必然的联系,而是取决于判断和选择媒介信息的能力。现在常说的"媒介素养",指的就是正确地判断和评估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换言之,接到一条短信、一个电话,收到一封邮件后,能否判断对方是否是电信诈骗,使自己免于陷入被骗的窘境,这是对个人媒介素养的考验,更是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考验。现在电信诈骗越来越猖獗,手段也越来越精准,有的骗子甚至运用"大数据"等互联网新技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我们似乎成了"透明人",被骗的风险很大。
  手机和网站等传播媒介带给我们海量的信息,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不仅需要个人重视,更需要面向全社会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媒介素养"尚未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部分教材中虽然包含了一些有关媒介的知识和应用方法,但总体而言,还缺乏系统的教育和指导。
  当然,除了重视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要让电信诈骗无处遁形,更需要从公共监管部门、互联网企业和教育体系布下一张全方位的"防骗网",以更好地保障公众的财产安全。
网站目录投稿:沛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