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健康是最为重要的。作为一个健康的孩子,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而且必须心理上也要健康,并要具备很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幼儿健康的标志之一。学前儿童的孩子身心都很稚嫩,他们的身心健康很容易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很多事迹证实,心理健康才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把把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找出来,最早的解决幼儿心理问题。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阶段,个性和许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如果我们在这个时期就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就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就会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让他们形成完善的人格。然而,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现在我国的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有心理问题的幼儿数量逐渐增多。所以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遗传因素 每个幼儿都有他自己的遗传特性,这些遗传特性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如某个幼儿气质为多血质,就容易形成活泼好动和情绪不稳定的心理特征;某个幼儿气质为粘液质,容易形成的是稳重有余和踏实但有些死板的心理特征。人类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已证明,人类行为和身体一样,是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所以人的许多心理行为都受到遗传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 1、气质和性格。气质和性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美国学者托马斯等根据九个特点来判断幼儿的气质,并从养育的角度将幼儿的气质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容易护理的幼儿。 他们的饮食、睡眠习惯和大小便都有一定的节律,喜欢探究新事物,对环境的变化很容易适应。第二种是难以照看型幼儿。他们的活动没有节律,对新生活很难适应,遇到新奇的事物或人容易产生退缩行为,心境十分消极,客易表现不寻常的紧张反应,如大哭、大叫,发脾气时脸会变色。 第三种是缓慢发动型幼儿。他们的生活节律多变,初遇到新事物或陌生人时往往会退缩,对环境的适应较慢,心境带有否定性。 2、需要与动机。动机是促使人们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当幼儿的需要和动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得到或不能全部得到满足时,就可能产生动机冲突。 一般来说,幼儿产生一些动机冲突总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干扰幼儿心理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 年龄越小,对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就越迫切,幼儿对食物、水、睡眠、休息、衣着和运动等方面的基本生理需求十分敏感。如果孩子对玩具和食物的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他们会很高兴,玩的很开心,心理不会有阴影;反之如果她们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或紧张状态,当无法克服产生的消极情绪和紧张状态时,幼儿就会体验到挫折,就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所以也影响到幼儿的心里健康。 3、情绪。一般而言,积极情绪使人心境愉快、安定,精力充沛、身体舒适;而消极情绪则使人心境压抑、焦虑,精力涣散、身体衰弱。 幼儿心理的紧张状态和平衡失调往往与他们的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焦虑和恐惧两种消极情绪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比较明显,常使幼儿产生一些问题行为。 几乎所有的幼儿都期望需要的满足,假如幼儿安全、爱与归属、自尊等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幼儿怀疑自己的需要未得到满足,都可产生焦虑情绪。 恐惧常与焦虑联系在一起,恐惧是婴幼儿时期经常产生的情绪。 许多正常的婴幼儿不仅对某些特殊事物感到恐惧,而且常常害怕多种事物。如:怕动物、怕陌生人、怕被丢失、怕死等。幼儿在恐惧状态下,常伴随一系列生理变化,生理功能的紊乱会影响机体的健康状况和认识水平,使幼儿产生种种心理健康问题。 三、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幼儿园)环境。 1、社会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当今这个知识信息的时代,人们用各种方式去搜集信息,孩子们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在丰富知识面和娱乐生活的同时,一些言情影视作品和打打杀杀的动作片渐渐的成为他们的钟爱。内容低劣而粗俗的图书和光盘,也充斥着孩子们的眼睛和心灵。幼儿和各种社会传媒的接触,直接影响幼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幼儿最早的生活和受教育的场所,也是实现幼儿个性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方式和对幼儿的期望水平、教育方法和教养态度、家庭的物质条件和氛围、生活习惯等等,都会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最终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人格。如家庭结构简单,生活空间狭小,造成许多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胆小,独立性差;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家长不信任孩子的能力,怕孩子吃亏,怕孩子受苦,过度的包办代替,致使孩子丧失了许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教育上的偏差,很多家长在教育上存在问题,他们重学业轻品德,重物质轻精神,总是认为吃好穿好学习好就可以了,往往忽视了幼儿在品德精神上的教育;幼儿园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师幼关系对幼儿行为直接影响到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教学方法和个性特征等方面。 总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能顺利健康的成长,直接影响到我们下一代的素质。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把自尊、自信、独立性、责任感、创造性和社交能力等作为重要教育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从小开始学习做人,成为具有健康心理的、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汪乃铭,钱峰主编.学前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 [2] 黄英,刘云艳.关于幼儿家长幼儿心理健康观的访谈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9). [3] 陈英和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 [4] 赵风利,柏华.淺谈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M].保定学院,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