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事家曹操一生亲自打的败仗应该不是很多,赤壁之战是个典型,但在赤壁之战之前的好几年,曹操也打过一次大败战,当时战马都死了,可见是相当危险的,不过跟后来的赤壁不同的是此战虽然败了,但曹操也收获颇丰。 身经百战而不败,这似乎只能出现在小说里。历史上,堪称大军事家的曹操也曾被名不见经传的徐荣胜过一阵,就在荥阳。这场战斗之前,"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这场黄巾讨伐战历时数月,给了曹操充分的锻炼机会。而此战之后,在对青州黄巾军的战斗中"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完全不似新手。如果说几个月的战斗都没让曹操积累经验的话,何以只经一场败仗就能迅速成长?既然曹操不弱,那么是徐荣太强?可徐荣虽为董卓爱将,却除此仗外并无其它闪光的事迹。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三国志上的记载吧。 三国志武帝纪:(曹操)遂引兵西,将据成皋。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 先看看曹操此行的目的:是去追击董卓了吗?非也!此时董卓只是"徙天子都长安",而自己却"留屯洛阳"。曹操虽然建议大家一起去进攻,却从来没想过用自己这点人去和董卓硬碰,那是找死。因为从后来的李郭之乱来看,光西凉军就有10余万,在加上收买的数万并州军,董卓总兵力接近20万。而曹操呢,"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再加上"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算来算去赞助商只有卫兹一人,兵不过数千。所以曹操没有直袭洛阳,而是"将据成皋"。此举目的,曹操后来说了:"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抢占战略要地,"勿与战,益为疑兵",这是才曹操的目的,而遇上徐荣,应该是个意外。因为是"遇"上,而没说曹操去主动招惹他的。 同演义不同,三国志上从未提徐荣是什么荥阳太守。而他曾经推荐公孙度以"玄菟小吏"的出身,以被免职后的白身,一跃成为辽东太守,可见他是董卓身边的红人。那他为何会出现在荥阳呢?让我们看看他的目的:荥阳之战后,徐荣"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不难推测,徐荣原是想打酸枣的。不要奇怪,董卓派别将主动出击是有过先例的,例如他就曾派胡珍引兵数万打过孙坚。转回话题,此时酸枣有刘岱、张邈、桥瑁、袁遗四路诸侯,"诸军兵十馀万",然而却"日置酒高会",正是进攻的好时候。守方有兵十几万,作为进攻方的徐荣,兵力自然也少不了,即使董卓军自持西凉兵强,好歹也要带个数万。 这样,数千对数万,而且还是遭遇战,什么诱敌、埋伏、偷袭等战术也没时间实施了,面对这样恶劣的情况,即使是曹操也无计可施。然而在紧急关头,曹操并没有被数倍甚至是十数倍于己的敌人吓垮,转身就逃,如果那样的话,反而更容易被抓住。曹操作出了正确的抉择:顽强抵抗!于是,"力战尽日","死伤甚多"。能如此坚持,曹操这点兵的素质还是很高的。总之是撑住了,直到天黑。曹操没有继续耗下去,而是又作出了正确的抉择,准备"夜遁"。撤退并不是很顺利,曹操负伤,马也死了,于是才有了曹洪让马的这一幕,并留下了"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的感人之言(语见曹洪传)。在部下的努力下,曹操最终是逃脱了。 反观曹操的对手徐荣,表现只能是不过不失。虽然他没有废物到让曹操反败为胜,但他也没能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全歼对方,以免给酸枣守军报信。没逮到曹操也就罢了,曹军主要将领似乎也一人未失。而战后心怯而撤,也不能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荥阳之战,曹操败了。然而从战术上讲,曹操在不利的条件下,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无过无失,虽败尤荣。从战略上,虽然折了兵,又负了伤,但换得的名声是无法估量的。败回后不久,"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馀人",就略微回了本。而后,"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兗州牧",以及再往后的大量人才来投。在人们心目中,曹操能从众多诸侯中脱颖而出,应是从此战而起。总之,这场仗挨了打也值了。 时人总爱把战争的胜败全归结到将领身上,然而决定战争胜败因素很多。有时即使是曹操这样的军事家也不能决定战斗的胜败,荥阳之战就是个例子。明白了这点,我想就不会有人用谁打败了谁,谁就比谁厉害的简单公式去套历史人物了。 战争的胜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没有百战百胜的军队。也没有百战百胜的人。所以,我认为某些人津津乐道的什么武力排名,消遣可以,不能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