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年第29卷第5期 钟朋光 (广西北海市合浦卫生学校,广西合浦536100) 胆系结石并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它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近年来医疗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被检出患有此病的人数越来越多。 近5年来,笔者应用加味五金汤内服配合中药胆石膏外敷治疗胆结石(泥沙样结石)并胆囊炎3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4例患者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为胆石症胆囊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4例,其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39~49岁18例;49~59岁10例;59~69岁6例。 病程6个月~1年16例,1年以上18 例。对照组30例, 其中男10例,女20例。 年龄39~49岁 16例;49~59岁8 例; 59~69岁6例,病程6个月~1年12例;1 年以上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 ,具有可比性。临床主要症状:右侧胁肋部疼痛放射至肩背部,胸闷,脘腹饱胀, 恶心呕吐, 纳差乏力, 口苦, 小便黄赤,多在劳累、生气或过食肥厚油腻、凉食物后上述症状复发或加重, 情绪易怒。 B 超检查: 胆结石多在 0. 3~0. 5cm 之间, 胆囊壁增厚、毛糙。 肝功能检查: 正常。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予以加味五金汤内服治疗,方药组成:金钱草30g,海金砂15g,鸡内金10g,金铃子10g,川郁金10g,柴胡15g,枳壳10g,白芍20g,蒲公英15g,大黄10g,甘草6g,茵陈15g,延胡9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15天为1疗程。配合中药胆石膏外敷,方药组成:金钱草、白芷、青皮、虎杖各30g,郁金、乳香、血竭各20g,大黄、芒硝各60g。冰片10g,气滞型加木香30g,湿热型加桑枝30g,上药共为细末。一次取60g,以适量蜂蜜调成膏状。摊贴于10cmX 10cm及4cmX4cm不吸水绵纸上,分别敷于胆囊投影区皮肤及神阙穴两处,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睡前外敷,次日早上取下,15天为1疗程,两个疗程间隔5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其中男14例,女20例。 2. 2对照组采用广东龙华制药厂生产的复方胆通片口服,每次2片,每天3次,疗程同治疗组。两组患者若体温高于38. 5℃,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者,则适当加用先锋类抗生素控制感染。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 体征完全消失, 排出结石或较治疗前排出 75%结石; 经 B 超证实结石消失,胆囊壁及收缩功能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经 B超证实排出部分结石,胆囊壁及收缩功能明显改善。有效: 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无排石。无效:症状、体征、结石无。 4. 病案举例 欧某,女,50 岁,2003 年8月12日初诊。患胆结石胆囊炎已 6 年,曾服多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右胁胀满疼痛反复发作6年,每因生气或食肥甘厚腻之品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纳少,口苦,小便黄赤,无发热,舌质红,苔黄稍腻,脉弦。墨非氏征阳性;B 超检查:胆囊稍大,长径 8. 2cm,横径 4cm,呈多个胆结石: 0. 3~0. 5cm,胆囊壁厚、毛糙。血球分析:WBC11. 7×10<sup>9</sup>/L、N0. 79,肝功能检查无异常。西医诊断: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囊炎。 中医诊断:胁痛,属肝胆湿热型。治法:疏肝清热,利胆排石,予以加味五金汤内服。药用:金钱草30g,海金砂15g,鸡内金10g,金铃子10g,川郁金10g,柴胡15g,枳壳10g,白芍20g,公英15g,大黄10g,甘草6g,茵陈15g,玄胡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 天为1疗程。配合胆石膏外敷,药用:金钱草、白芷、青皮、虎杖各30g,郁金、乳香、血竭各20g,大黄、芒硝各60g,冰片10g,气滞型加木香30g,上药共为细末,同时取 60g, 以适量蜂蜜调成膏状, 摊贴于 10cm×10cm 及 4cm×4cm 不吸水绵纸上, 敷于胆囊投影区皮肤及神阙穴两处。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睡前外敷,次日早上取下,15天为1 疗程,2个疗程间隔5天, 用药2个疗程后,疼痛消失。 经B超复查,胆囊结石消失,临床告愈。 5. 讨论 当前治疗胆结石症方法不外乎手术与非手术两种。非手术领域有碎石、溶石、排石三大法。 体外震波碎石只适应于直径小于2cm的单发或直径小于 1. 2cm 的三颗以下的多发阴性结石, 碎石后结石的排尽率却不尽如人意,仅 30%左右,而且碎石会对周围组织如小肠、胃、结肠等造成一定的损伤。西药口服的溶石疗法,只适用于胆囊的胆固醇结石,必须经过长达1~2 年的连续服用后,仅约 20%的病人的胆囊结石消失。溶石药物副作用大, 价格昂贵且停药后复发率高是其特点。手术治疗对人体是一种创伤,而且手术治疗对肝内胆管结石因无法取尽结石或术后再形成结石等原因,不少病人术后不久又再出现症状,有些病人屡做屡发,治疗上陷入困境。因此,尽快缓解症状,使炎症得到消除乃至结石清除,避免手术可能带来的创伤,是治疗本病的重要原则。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直径小于 0. 5cm 以下的胆结石,具有简便易行,疗效较好,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胆石症属中医胁痛,黄疸,胆胀范畴,其成因十分复杂,是综合性因素所致。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红素、胆固醇、钙离子、糖蛋白等积聚、沉淀下来形成结石。中医认为,情志不调,饮食不节,感受外邪,感染虫积为主要致病因素。病位主要在肝、胆,涉及脾、大肠。发病机理为肝胆失疏,胆汁阻滞,排泄不畅, 胆腑不通,蕴结生石。治宜:疏肝理气,利胆排石。加味五金汤中的金钱草、海金砂、金铃子、鸡内金、郁金五药合用, 共奏清热化湿、行气解郁、化石、排石之功;柴胡、枳壳疏肝理气、动物实验表明此类中药能使胆汁流量及胆酸含量明显增高,胆汁中DCA,LCA及钙含量逐渐下降,胆汁中PH、磷脂及胆固醇无明显变化;茵陈、郁金清热化湿,利胆退黄;茵陈、郁金、金钱草、枳壳能抑制胆固醇结石聚集和微小结石的聚合,可以改变胆汁中脂类的含量,减轻成结石趋向;大黄通腑降浊,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大黄的葸醌类成份有促进胆汁排泄之作用;白芍、玄胡、甘草理气和血,缓急止痛;蒲公英清热解毒,有助于炎症消除并防止胆囊、胆管壁的纤维组织增多,对慢性胆囊炎及结石症有效。上述药物组方合用可改变胆汁黏稠度,抑制细菌内毒素和一定程度舒 张括约肌,起到溶石,排石和防止结石再生的作用。另外,选用神阙穴,胆囊投影区两部位外敷胆石膏。肚脐即神阙穴, 属于任脉,任脉与督脉、冲脉一源三岐,为十二经脉始生,联系人体周身经脉,故有"脐通百通"之说。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脐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故渗透性强,药物分子极易透过脐部角质层,进入细胞间质,迅速散入血液到达病所。同时予以胆石膏外敷胆囊投影区皮肤,使药物直接渗透到病变部位。胆石膏中的金钱草、虎杖、郁金、大黄、芒硝等药借冰片芳香引药直达病所,以助清热消炎,利胆溶石排石。据现代中药药理研究,金钱草、大黄均能增加胆汁分泌量,金钱草、郁金、大黄能促进胆囊收缩;金钱草、虎杖等能显著松驰奥狄氏括约肌,芒硝、金钱草具有较好的溶石排石作用。本疗法内服外敷,标本兼顾,具有结石排净率高的特点,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