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他指出人类具有八种智能,且具有组合性。多元智能理论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智能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优化。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从该理论中得到启示,正确看待智能的多元性,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智能分布,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策略,使学生达到最优学习效果,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多元评价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 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引起了美国社会乃至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的热议和重视。他认为人类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并没有真正正确的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领域:语言智能 (Verbal/Linguistic)、数理逻辑 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身体运动 智能(Bodily/Kinesthetic)、音乐智能 (Musical/Rhythmic)、人际关系自能(Inter-personal/Social)、内省智能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自然探索智能 (Naturalist)。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人都存在着多种智能,且人类的智能都是以组合形式存在的,而人类智能的差异即源于不同的智能组合。因此,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的多元智能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使每个学生的智能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优化。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领域的贡献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得到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很多院校在教学实践中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了解学生智能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并改革教学模式给不同智能优势学生提供发展的条件,使教育智能的理论和观点进一步拓宽和发展。 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院校的重视,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同时素质教育更要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但应试教育根深蒂固,高职素质教育迫切需要一种推动力,而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观念恰恰可以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学生智能的发展性、多元组合性,尊重学生智能独立性,该理论所强调的人才观是素质教育发展所要求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有的学生在某个方面表现出色,是他们的优势智能或智能组合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并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他们的劣势智能。很多教师因为没能了解到学生的的智力分布,而没有充分发掘学生的优势智能,而多元智能理论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多元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我们通过发展素质教育,尊重学生差异,开发学生不同智能潜能,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智能,优化智能组合,鼓励学生努力完善自己,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一)正确看待智能的多元性,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智能分布 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广泛传播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突出贡献在于强调智能具有多元性,引导教师全面而正确地了解学生的智能分布。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了学生只能具有差异性,和发展性,教师应该认真学习该理论,并开发学生的不同智能潜能,教师不能着眼于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表现,更应该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造力的培养等。学生智能的多元性必将表现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所用的方法及擅长的方面。以英语教学为例,有的学生语音语调优美,有的学生发音不标准却擅长英语阅读,还有的学生听说水平一般,写作能力却异常突出。因此,不存在哪些学生是好学生,哪些是坏学生,只有智能分布的不同,他们都是有希望的学生,只要教师用心观察,正确引导,他们的优势智能必将带动劣势智能的发展。 (二)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师应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应该更积极、更具有指导性,能够让学生获得自我肯定和他人的认可,使学生的智能能够有所发展,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我国和许多其他国家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这个"学习成绩"只包含了言语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忽视了其他几种智能的测试。因此,这样的评价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客观的。对学生的客观评价不是学生今天学到了什么,掌握了多少,而应该是学生有没有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素质有没有提高。多年的应试教育使评价机制落后,而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一种更完备的智力观念,为我们在教育目标上展现出更开阔的视野,目标体系的重构,也改变了我们评价学生的视角。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单纯靠言语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学生需要运用多种智能的组合才能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因此,评价学生要从不同智能培养的目的为出发点和依据,要加大情境化考试的比重,以发现学生在环境测试中显露的区别于其他学生的智能的特征,而这样测试的动机是使学生发现自身价值,了解自己的优势智能。 (三)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它为因材施教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有力依据。而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育的任务就应该是促使个体尽快地在其所具备天赋的那些智能渠道里充分发展,同时又提供机会,以促使其较为薄弱的那些智能得到提高,扬长补短,因材施教。那么,素质教育就是要让不同智能分布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教育。例如,一个班级中的两个高考成绩相同的学生很可能一个擅长逻辑数理,另一个言语能力强,那么显然两类学生不适合相同的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训练机会和潜能发挥的机会。而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因势利导,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用他们擅长的方式去掌握知识,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需求。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学校教育要为学生 提供更多智能发展的机会,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启了一条新航道。 【参考文献】 [1]郭晓飞.多元智能理论的贡献、局限及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5):103-106. [2]何敏.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的高职素质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 2004(11):103-106.81-82+90. [3]张春玲.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2(6):9-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