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彪 付云 鲜兰 【摘要】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教育扶贫要解决"扶持什么""谁来扶持""怎么扶持"等问题,要求必须精准扶贫。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不仅要把握教育精准扶贫的作用和意义,还应当掌握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方法和推进路径。 【关键词】教育精准扶贫;理论;方法;路径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19)17-0047-0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扶贫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几次专门召开扶贫开发座谈会,发布了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动员令。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教育扶贫可以从根本上"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强调实施"五个一批",其中包括"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各地也纷纷出台了全力推进教育扶贫的配套实施办法。教育扶贫可以提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根本上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扶贫的作用及面临的挑战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往往和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等方面相联系。从经济学视角来看,贫困表现为经济基础薄弱,物质生活水平低下。教育扶贫这一概念源于扶贫开发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了一批研究教育扶贫的学者,学者们以人力资本、资源要素、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角度去分析贫困产生的原因,研究各地的教育扶贫模式,并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例如,林乘东认为,教育具有反贫困的功能,应当把教育纳入扶贫的资源配置中,使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厦门大学的杨能良教授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公共产品,政府应加大对教育扶贫的投入力度。还有一些学者利用投入-收益模型去研究教育扶贫,计算教育投入对提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收益率。 教育扶贫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扶教。通过政策倾斜、加大投入、结对帮扶等措施,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劳动素质。二是扶力。这个"力"有多重含义,包括"人力资本""发展能力"等。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教育则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通过实施教育扶贫开发,可以加大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教育扶贫还具有"造血"功能,可以激发贫困家庭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有效地脱贫以及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助推贫困地区整体脱贫。三是扶智。教育扶贫可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融入城市的能力,促进人口纵向流动。贫困地区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和培训,改变着自身命运和家庭面貌。通过教育扶贫,增加了贫困地区人口工资收入,改善和优化了贫困家庭经济收入结构。通过教育扶贫,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整体发展水平可以得到较大的提升。四是扶平。教育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教育扶贫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通过教育扶贫,确保贫困地区儿童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不因贫困而失学。通过教育扶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均衡发展,确保每个学生获得相对均等的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教育扶贫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在教育扶贫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把教育扶贫简单看作是外在的帮扶,有的人甚至认为教育扶贫仅仅是资助贫困学生、帮扶贫困学校的建设,从而忽略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提升人力资本等属性。二是存在面子工程和急功近利的现象,教育扶贫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人才培养、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都需要一个周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三是教育扶贫资金监管力度不大。要加强对教育扶贫专项资金的投入、产出及效果的评价和监督,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加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二、教育精准扶贫的特点 精准扶贫是相对粗放扶贫而言的,精准扶贫有三个特点: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具针对性,管理更加精细。精准扶贫的核心是提高扶贫的质量和效益,改变过去的粗放型扶贫方式,解决扶贫过程中"质量不高,效益较低"的问题。精准扶贫要从根本上把握扶贫的"精准性",解决帮扶对象和帮扶措施的精准问题。精准扶贫的核心包括: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等。 结合教育的特点,教育精准扶贫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表现出五个特性:一是基础性。教育精准扶贫载体在教育,落脚点也在教育。其基础性表现践行"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重在育人"的理念,突出教育扶贫的育人功能。二是精准性。在学生资助方面体现精准性,让每一个贫困的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放弃学业。三是特殊性。在特殊群体帮扶等方面体现特殊性,让留守儿童接受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心理疏导,让贫困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四是公平性。在招生等方面体现公平性,通过实施多项倾斜农村地区的招生政策,让贫困家庭学生有更多接受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机会。五是针对性。大力实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举措。比如在学前教育方面进一步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流动、提高信息化水平,在职业教育方面进一步强化技能培训,在高等教育方面进一步突出内涵发展等。 三、教育精準扶贫的系统研究 理论是开展实践工作的支撑,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是开展扶贫工作中所遵循的思想逻辑和工作思路。一是贫困成因理论。哥伦比大学教授纳克斯(Nurkse)指出造成长期贫困的原因并非资源不足,而是因为经济中存在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认为很多贫困地区,由于人口过多、过快增长,从而阻碍了人均收入迅速提高。我国学者康晓光认为贫困是一种生存状态,由于不能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导致贫困地区的人们不能达到维持正常生活的水准。二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最核心的因素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的最主要方式,劳动者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知识和技能。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教育投资来实现,通过经济学理论的测算,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其他物力资本的收益率。将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水平作为首要任务,用人力资本理论来指导教育扶贫,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扶贫理念。三是贫困文化理论。贫困地区的文化往往和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教育扶贫在尊重贫困地区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丰富他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升贫困地区整体文化水平。同时,通过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通过教育整体发展推进教育扶贫,使教育服务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彰显。 教育精准扶贫系统(见图1)的运行围绕着教育精准扶贫的目标来开展,首先是帮扶的主体确定教育扶贫对象,根据贫困表现形式,从经济、制度、政策等层面分析贫困的原因,采取对应的帮扶措施。再对帮扶过程进行管理。教育精准扶贫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是通过摸底和建档立卡确定教育精准扶贫的目标对象;第二步是教育精准扶贫的目标对象在有效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对象进行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包括提出"扶持什么""谁来扶持""怎么扶持"等问题;第三步是对帮扶的措施进行精准管理和考核,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益。教育精准扶贫系统运行时,管理和评价的结果通过教育精准帮扶过程反馈给帮扶对象。系统各要素和各结构之间互相联系,进行动态反馈,最后系统会根据反馈回来的各方面信息并结合目标的实现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一是实施精准资助。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在"预算分配""资助对象"上不断提高学生资助的"精准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们全程都能得到资助。建立连通各部门数据的大数据平台,教育部门在审核学生资助申请时,可主动进行比对查询,确保学生资助数据准确一致。在"资助力度"上更加精准,突出民政部门的作用。同时,根据受助学生家庭经济的贫困程度分档发放资助资金,提高特困家庭的学生资助标准,避免"平均资助"现象。 二是实施精准关爱。重点关注贫困地区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因人施策,因材施教。倾情关爱残疾孩子,按照"一人一案"的要求,针对建档立卡的适龄残疾儿童,用最大的爱心、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加强留守儿童监督管理,建立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台账,做到"一人一档一卡",实行动态管理。保障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比如在流入地可参加中考或高考。 三是实施精准改造。重视学校布局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突出薄弱学校改造,补齐办学条件短板。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分期建设,确保"建一所、成一所",为贫困地区孩子成长成才、追梦圆梦创造有利条件。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村延伸,逐步实现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 四是实施精准支持。进一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降低入学门槛,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有更多的上升通道和向上的希望。完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让乡村教师生存更有尊嚴,生活更加温暖,发展更有希望。让更多有志于从事农村小学、教学点教育工作的"本地人"进入教师队伍,培养"不走的人才"。拓展教育精准脱贫空间,鼓励高校通过定点扶贫、对口支援等形式,为贫困地区提供科学管理和咨询服务。 五是实施精准培训。开展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实训+培训"的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职教中心职业技能鉴定的导向和纽带作用,引导更多劳动者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为推进精准扶贫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造血"能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六是实施精准就业。采取政策倾斜和特殊帮扶措施,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能够有质量的就业或创业,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的目的。建立贫困家庭大学生实名制信息库,开展"一对一"就业援助和动态管理,帮助他们实现有质量的就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为贫困毕业生推送合适就业岗位。同时,对家庭经济以及就业选择特别困难的毕业生实行救济性"托底"安置。 参考文献: [1]侯长林,游明伦.职业教育的多元化扶贫功能及其定位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12). [2]别敦荣.战略规划与高校的转型发展[J].现代教育管理,2015,(1). [3]赵英林.新时期威宁扶贫攻坚理论初探[J].理论与当代,2015,(9). [4]王俊文.国外反贫困经验对我国反贫困的当代启示[J].社会科学家,2008,(3). [5]段应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回顾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09,(11). [6]黄荣华,冯彦敏,路遥.国内外扶贫理论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14,(10). [7]谢君君.教育扶贫研究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12,(10). [8]沈红.扶贫开发的方式与质量——甘肃、宁夏两省区扶贫调查分析[J].开发研究,1993,(2). [9]范小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J].求是,2007,(23). 【作者简介】余彪,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评价、教育管理;付云,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师专业发展;鲜兰,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