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职业规划——宜早不宜迟LUCY在一美国公司驻中国的办事处做了10年的小职员。最初的3年充满热情;中间的3年感到在这个公司已没有新东西可学了,不知该去该留;后面的4年纯粹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她想辞职,因为没有升职的机会,然而目前的薪水和福利在本地区同行业中的确很高,放弃了可惜。何去何从?且听专家一一道来。10年前,作为一个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就能够到薪金和工作条件丰厚的外资公司工作,应该说,LUCY很幸运,也说明在刚进入这家公司时,LUCY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质等方面都不错。但在工作了10年后,LUCY不仅仍是一名小职员,而且面对是否离职无法作出选择,从这个角度说,LUCY又是不幸的。LUCY为什么会面临今天的境况呢?最重要的一点在于:LUCY没有尽早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那么,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怎样才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一旦遭遇"10年之痒",又该如何补救?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宜早不宜迟!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一生中将要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提前作出的一个计划。当然,这个计划也是个人的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必须要和我们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观相结合。而由于个人理想和价值观的形成需要较长的一个周期,所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形成,也不是像制定一份工作计划这么简单,它需要一个不断清晰、不断选择的过程。 一.×××大学毕业后的十年规划(2005年-2015年,20岁至30岁)美好愿望: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方向: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总体目标:完成硕士、博士的学习,进入××著名外资企业,成为高层管理者。已进行情况:读完硕士,进入一家外资企业,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二.社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十年规划)1、社会一般环境: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加入WTO后,会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将走出国门。2、管理职业特殊社会环境:由于中国的管理科学发展较晚,管理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的企业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急需管理人才,尤其是经过系统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企业管理职业市场广阔。要在中国发展企业,必须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这就要求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和环境动态适应相结合。因此,受中国市场吸引进入的大批外资企业都面临着本土化改造的任务。这就为准备去外企做管理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很多机会。三.行业环境分析和企业分析1、行业分析:本人所在××公司为跨国性会计事务所。属管理咨询类企业。由于中国加入WTO,商务运作逐渐全球化,国内企业经营也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这类企业在近年来引进中国后得到迅猛的发展。2、企业分析:××公司是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属股份制企业,企业领导层风格稳健,公司以"诚信、稳健、服务、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十年来稳步在全球推广业务,目前在全球10余个国家、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公司2000年进入中国,同年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经营中稳健拓展业务的同时重点推行公司运作理念,力求与发展中的共同进步。本人十分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但公司事务性工作太过繁忙,无暇进行个人自我培训,而且提升空间有限。但总体而言,作为第一份工作可以接触到行业顶尖企业的经营模式是十分幸运的,本人可能在本企业实现部分职业生涯目标。四.个人分析与角色建议1.个人分析:(1)自身现状:英语水平出众,能流利沟通;法律专业扎实,精通经贸知识;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思维敏捷,表达流畅;在大学期间长期担任学生干部,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很强的学习愿望和能力。(2)测评结果(略)2.角色建议:父亲:"要不断学习,能力要强";"工作要努力,有发展,要在大城市,方便我们退休后搬来一起居住生活。"母亲:工作要上进,婚姻不要误。老师:"聪明、有上进心、单纯、乖巧",缺乏社会经验"同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适合做白领"。……五.职业目标分解与组合职业目标:著名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1.2005-2008年:成果目标;通过实践学习,总结出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理论学历目标: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硕士学位;取得律师从业资格、通过GRE和英语高级口译考试 有学者将职业生涯规划类型分为三类:依赖型、直觉型、理性型。 1、依赖型:依赖父母、朋友、老师,或遵从书本与社会舆论。 大部分中国学生从小只知道不断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在就业之前很少关注与职业有关的事情。加之学校、社会也缺乏相关的教育与资讯,导致很多人都不能正确处理可能影响到以后职业发展的问题: 在很多地方的高中,都会认为读文科的人比较笨,于是文理分科时,不少人明明喜欢文科,屈从于社会舆论会选择理科。 填写大学志愿,听从父母、老师的安排,尽挑当时最热门的专业。我在帮客户做职业方向定位服务时,都会询问他们选择大学专业的原因,最常见的回答就是"当初什么都不懂,父母帮我选的","觉得这个职业以后收入不错",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自主选择的。 考研、留学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只是因为身边的大部分人都这么做。 工作后很多人也想过职业规划,可无从下手。父母、朋友、书本说的都有道理,该听谁的呢?该作何决定呢?面对众多不尽相同的意见,当事人自己反而没了主意。 想起了一则杜撰的短文:联合国向全球青少年征文"对其它国家缺乏粮食的主见",结果美国人不知道什么叫"其它国家",欧洲人不知道什么叫"缺乏",非洲人不知道什么叫"粮食",中国人不知道什么叫"主见"。 如果你不假思索地执行别人的建议,最终也要由你承担结果,毕竟只有你才可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 所以说,在参考别人意见的同时,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我们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这比现成的答案更重要,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 2、直觉型:凭自己的直觉、一时的喜好做出决定。 在我咨询的案例中,不少人都曾经在某一阶段凭喜好做出职业决定。 人生职业规划原则:生存原则从前在咸阳城里,有个人卖兵器的商人。它首先拿起矛来说:我的矛是天下最锋利的矛,任何盾都可以刺穿;过了一个会儿,又拿起他的盾说:我的盾是天下最坚固的盾,什么矛都刺不穿。后来,有人说用他的矛去刺他的盾会怎么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矛盾的典故。矛盾引申出的这一对矛盾,概括简凝的道出了职业生涯中最为基本的概念。毛泽东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这样论述这一概念:"古代战争,用矛用盾:矛是进攻的,为了消灭敌人;盾是防御的,为了保存自己。直到今天的武器,还是这二者的继续。进攻,是直接为了消灭敌人的,同时也是为了保存自己,因为如不消灭敌人,则自己将被消灭。防御,是直接为了保存自己的,但同时也是辅助进攻或准备转入进攻的一种手段。应该指出:战争目的中,消灭敌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因为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客观的说,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无法,而且也不可能在客观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求奇迹的发生。一切的发展只有基于现实的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去实现,而生存原则就是实现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追求发展是必然的,而生存是必须的,这两者并无矛盾的地方,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首先让自己生存下来,才能谈得上追求发展。无数的事实都可以引证这个道理,许多人要不是太重视生存而忽视了发展;就是为一时发展丢掉了生存,这两种情况都是要不得的。比如说,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放弃了职业发展。也就是说,在没有能增加职业技能、社会历炼的情形下,仍为了暂时的稳定而放弃对一生的前途,这样在会在将来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反过来,也是不行的。为了追求发展,换工作、开公司、到外地发展,这样的话,在没有充分的为生存保障的前提下,是十分危险的。 关键词:做好职业生涯的计划,做好职业生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