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近八成室友不和没必要大惊小怪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对全国134所高校的446名大学生发放了室友关系问卷调查,其中22.42%的受访者没有遇到过寝室矛盾,77.58%的受访者经历过室友不和,其中3.14%的受访者表示寝室矛盾经常发生,7.40%的受访者甚至想搬离,58.52%的受访者选择"随时间淡化"。
  近八成大学生经历室友不和,一半以上学生处理寝室矛盾的方式比较消极,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部门和高校确实应有所重视,但舆论也没必要对其过度解读。
  据调查,寝室中有成员"影响别人休息"、"不良生活习惯"和"说话刻薄",是最容易引起寝室矛盾的原因,分别占比67.04%、54.71%和57.85%。综合这些因素,简单说来主要是一点,那就是作息习惯不一样。比如有人睡得晚,有人爱通宵玩游戏,有人周末喜欢早起等。这些问题看似很小,但实际上,对朝夕相处的人来说并不容易。父母与子女睡在不同的房间里,都会因为这些生活琐事吵架,何况是五六个人住在一起的宿舍。
  不妨再做个横向比较,毕业后大家租房子,也多是找兴趣相投,或作息规律差不多的,否则就会激发很多矛盾。而在国外,大学生室友之间的矛盾相对较少,因为大家多是居住在不同房间里,既给予了彼此空间不相互干扰,又保护了隐私。
  有人说,以前大学生也是这样居住,为什么相安无事,现在却矛盾重重?道理很简单,现在的多数年轻人从小就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而不像原先的大学生,兄弟那么多人挤在一起长大。在这种良好环境中长大的人,要求其适应多人居住的环境的确很难。而且,从人性化发展角度考虑,大学总归要与世界接轨,逐渐做到每人一间寝室。这是对隐私的尊重,也是对个体的尊重。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就在新生入学前对学生进行调查,并根据作息规律分配寝室。用更人性化的标准(作息、兴趣等)来分配宿舍,比随机分配科学化很多。另外,大学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生活引导和干预,室友相较于同学关系更深了一步,因此,同学之间也该相互体谅和宽容。
  从现实来看,室友不和是一个"伪问题",据此评判当前大学生的行为表现既不客观,也不科学。
网站目录投稿:痴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