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注》是一部由约瑟夫·斯达执导,利奥尔·阿什肯纳齐 / 阿尔玛·扎克 / Shlomo Bar Aba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脚注》观后感(一):知识分子喜剧?我更理解为家庭剧。 最喜欢的是小会议室开会的情节和父子二人一人采访对儿子大放厥词一人绞尽脑汁为父亲书写获奖评语的两段。父子之间的爱与恨,理解与不理解,尽收眼底。知识分子如此,非知识分子其实也差不多,学术上的政治,观念上的分歧,男子性格的刚硬体现于家庭内部的压力与张力。我觉得与其说是知识分子喜剧片,不如说是家庭片。 《脚注》观后感(二):《脚注》 关于沽名钓利与自我价值体现的困惑。影片所造成的戏剧冲突和人物间多重矛盾矛盾,以及结尾开放性的设置,都令人颇为满意。 影片最大的成功是以一种很聪明方式讲了一个让人易于理解的故事,以一种轻松的节奏避免了一切有可能令人觉得乏味的枝节。 约瑟夫·斯达 Joseph Cedar展现出与《波弗特》完全不同的风格把握、镜头语言和敏感触觉,真的是前途无量呀。 《脚注》观后感(三):语文学 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都要处理陶罐碎片,破碎的陶器,一个人仔细检查这些碎片,细心地擦干净,并把它们分类,用科学方法精准地测量,努力辨认它们来自哪个时代,出自谁手,如果他能做到,能正确地完成工作,那么科研价值会造福几代人。另一个人看了碎片几秒钟,发现它们差不多是同样的颜色,于是立刻用它们做了一个陶罐。碎片可能来自不同时期,可能不完全搭配,但重要的是,他有陶罐了。陶罐很漂亮,很诱人,但它与科学真理毫不相关,仅仅是个空壳,幻想,空中楼阁…是虚构的…虚构… 《脚注》观后感(四):很好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具备犹太法典研究专家身份的两父子,他们在家庭中是有着血缘关系但有着年龄与生活差异的两代人,同时也是持不同学术认知与学术立场的两种人。他们之间的较量与冲突可谓惊心动魄,只是这些没有表现在表面,同时又因为片中涉及到法典、民族、著作、研究、学术、论文、词组、注脚、引用、发表、评审、奖项等这些很知识分子的内容,所以这种冲突表现得非常高级,就是在很平静、很有内涵的同时,还很有文化而且里面还掺杂着"爱",这一切都发生在他们各自的表情、神态、思想、文字、悄悄话甚至是沉默中。 《脚注》观后感(五):《脚注》:夫复何求 好畅快淋漓的一场戏 本以为幽默反差的开幕会让人开怀, 却在一场局促的办公室会议之后, 让剧中紧张的关系代入我们心中, 这样的人物描写和叙事节奏, 是舞台逻辑化的有力验证。 希伯来语的唇枪舌剑之中, 那种引人入胜的戏剧张力丝丝入扣; 那有着同样背景画面的父子却貌合神离,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情感和尊严在天平间博弈。 影片最后父亲的茫然, 配以忧郁抑或冷静的钢琴曲, 似乎在诉说着永不能言说的人生谎言, 我们是否只能跨入, 却不能跳出, 这人生荒谬的陷阱! 个人评分:8.0分 活着的一切都来之不易, 而不懂得珍惜才是活着最大的悲哀。 《脚注》观后感(六):考据与义理 rofessional与组织管理工作的不同。 考据派紧紧守护坚实的证据,从不多跨一步,理论学者在证据之上大胆假设,搭建框架,探索一般性规律,两者互相鄙视,在中国就是千年以来的汉学与宋学之争。 父亲通过堡垒一词的语言学考证,断定评审意见是儿子所写而并非签字的Grossman老对头,他已经猜到背后的玄机。 学术对立与血缘亲情的取舍焦灼父子二人。学者并非Geek,对荣誉与学术共同体认可的渴盼是领域从业者的力比多。由此发生的异变与"脱嵌"是"新教伦理"的必然结果。 剪辑紧凑流畅,场景逻辑推动情节转换,节奏完好。结尾煞的恰好。犹太人的知识情节展现充分,想起索尔贝娄的小说。 上帝知道一切,上帝原谅一切。 《脚注》观后感(七):註腳風雲 子承父業,聽起來很美好,但真的做起來,問題倒還不少。 Eliezer 和 Uriel Shkolnik 兩父子一同從事 Talmud 文獻研究,兒子是一位頗受歡迎的教授,著作甚豐;父親花了三十年所做的研究,卻被人捷足先登。他畢生的成就,就只有名字出現在某權威著作中其中一個註腳。 某天,父親接到通知,說他得到以色列獎。多年來,他跟這個獎項擦身而過,獲獎自是十分高興。但原來,這是一個誤報,真正的得獎者是他兒子。兒子在知道真相後,該如何處理事件?是撥亂反正,還是將錯就錯? 【註腳風雲】(Footnote) 借 Eliezer 和 Uriel Shkolnik 這對父子的角力,展現人性的弱點。正所謂同行如敵國,對同業嫉妒猜疑,在所難免。但若換成血濃於水的父與子,情況會否有所改善?抑或只有變本加厲? 挺喜歡故事的設定。古文獻研究是冷門的行業,獎項與認同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因此令故事更具張力,父子之間的衝突更白熱化。另外,很喜歡飾演父親的演員,雖然他大部分時間都目無表情,但他對兒子的惱恨,卻是從毛孔中滲透出來,演技非常出色! 《脚注》观后感(八):出路在于在碎片中看到美丽、价值,从所做的事本生得到满足,没有一个完整的花瓶又何妨? 一辈子认真测量研究的教授苦等追求几十年得不到的奖因为一次不认真的错误而获奖,认真的教授又因为他的认真发现了这个错误,但这时他正站在等待上台领奖的幕后。黑色幽默。 认真测量的人因为专注于对碎片的精准测量,最终可能任何一个完整的东西都没有,所谓一事无成,而另一些人可能用已有的碎片拼凑出一个美丽的花瓶,花瓶虽然美丽但它却是不存在的,花瓶从来没有存在过。 出路在于在碎片中看到美丽、价值,从所做的事本生得到满足,没有一个完整的花瓶又何妨?没有得到奖又何妨? 可是人生在世,最终追求的到底是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别人可以是你看得上的特定的人),还是对自己的准则的信任和坚守?教授的矛盾在于他在自己的研究中追求对自己准则的信任和坚守,但他却不能确认自己的价值,最后还要追求他人的认可,教授的囧境。 《脚注》观后感(九):老狗学不来新把戏 开头的地方提到Boyarin,必然指Daniel Boyarin,顿时觉得此片略显高大上。熊还打算看他的historical Paul书呢。 拼陶片方法论竟然如此好用,几个常用词就让老爸醒悟出处就是儿子。果然内行。新约书信中,哪些是托名,旧约先知书中,哪些是later interpolation,都用这种硬功夫。 相比之下,儿子大胆假设eldad and medad身份,拼出一个自己都不确定但是很好看的结论(为毛让我想起了James Tabor),必然是老爸所不齿的新把戏。字源学被用来玩噱头,不扎实。 电影字幕组辛苦。但是对Aggadah的解释不准确。minor flaw. 有一点比较疑惑:儿子一直戴skull cap,留胡子,怎么老爸反而不这样。俩人外表谁保守谁开放和学术立场是相反的么。 以及最后老爸仰天长啸:"伦-家-素-philologue!!!!!" 简直太傲娇了有木有……这词必然是借自法语,但是很多其他的词是借自英语,可以听出来。学了几个希伯来词。 结尾的时候,奏国歌,国歌名曰《希望》。如果我觉得这个词在这里出现,意味深长,是我过度诠释地拼陶片了么。 我还想起了Eleazar Sukenik和Yigael Yadin (Sukenik)父子,呵呵。名字也很像。回头挖一挖这爷俩的故事。 《脚注》观后感(十):學術風暴(הערת שוליים,2011)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些都是最高標準。 2、學術風暴(הערת שוליים,2011)中夾著舞台劇——屋頂上的提琴手,親子關係的緊張不言而喻。電影開始時,兩人比肩並席,電影結束時,兩人之間有無法跨越的鴻溝(圖1)。 3、故事在情理之中,發展又能出乎意料,劇本環環相扣,精彩! 4、主人翁憑藉一己之力在缺少文獻史料的領域中論證,這點使我想起了錢賓四先生,包括劉向歆父子年譜、莊老通辨,而即使孫子與孫臏之分別上有誤,也不失其地位。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這是一種卓越的人品。可是故事中的考古學者是一般人,幾近蝸居,幾十年來在沒人欣賞且極為狹小的領域中努力,以一生在創傷中度過的姿態在學術圈中過活:缺乏掌聲、知音,甚至選課學生人數逐年下降。生命晚年之際得到國家頒發獎項的肯定,當中似乎有著一種偶然性、或然率,而這個瞬間,他平靜的生活開始飽受打擾。 4、電影處理人物反應上頭有一種高明卻又深沉的角度,尤其父子之間的樞紐——作為老學者的妻子,同時是年輕學者的母親,從兒子口中得知丈夫落榜,她的轉變尤其奧妙 。 電影開始時,兩人比肩並席,電影結束時,兩人之間有無法跨越的鴻溝(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