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往往下大力气,可到头来,学生的进步仍不大。随着课改的进行,作文教学也在不断变革,教师应不断变革思维,让学生自由发挥,扩大写作空间,培养其自由创造的能力。 关键词:观察;积累;立意;修饰;创新 众所周知,在语文测试题中,很多学生头疼写作。在写作中花费的时间最长,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如何写作就成为学习中的"头等大事"。一提起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执笔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有一副对联就生动描写学生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下联:愁事愁情愁眉苦脸;横批:写不出来。难道作文真的难写吗?那些作文成功者的秘诀是什么呢?我总结出这几方面:有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有一颗广阔的心胸,学会积累;有一颗玲珑的心,学会立意;有一颗坚强的心,学会修改;有一缕新奇的目光,学会创新。 一、慧眼辨生活,学会观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有所发现。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各有特点,用心观察,写起来方得心应手,一气呵成。文学家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俄国小说家契诃夫也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需要花时间去磨练。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作文所需的材料: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留意校园花坛里植物一年四季的变化,学会刨根问底,弄清来龙去脉;走入社会,多与人接触,观察其一言一行,勤于思索,将它们汇入到自己思想的长河中。 二、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诚不欺我,他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1、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杂志,并随时做好读书笔记。二是生活。平时把大众口中鲜活的语言记在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2、积累素材。素材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搜肠刮肚,胡编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就有意识地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以日记的形式,及时记录生活中的见闻,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血有肉。 3、积累思想。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或立意不深,只能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深入思考,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二要摘录,即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1]。 三、重视立意,意高则文胜 立意,即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立意要准确。准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准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观点正确,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做人的基本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示。 2、立意要专一。"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想面面俱到往往会面面不到,况且一篇文章只能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表现一个中心。 3、立意要深刻。立意深刻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更深层的意蕴。 4、立意要巧妙。在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管中窥豹,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才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四、修饰给文章注入"灵魂" 俗话说:"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文章不厌千遍改"。对于习作,要反复修改,才可以逐步摸索一些作文规律,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培养自我修改的能力,受益終身[2]。 修改文章分为大修改和小修改。大修改,就是发现文不切题,中心不明,需重新确定文章中心,或改变文章结构,另起炉灶。小修改,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查看文章中心明确与否。(2)查看层次是否清楚,交代是否明白,结构是否完整。(3)查看语言是否通顺。(4)检查有无错字和标点。其实我们最常进行的是小修改。只有认真对待这些"小修改",不怕麻烦,不敷衍了事,文章才会越改越好,让"苍老的枣树上结出的枣像一盏盏红彤彤的灯笼"。 五、"喜新厌旧",才出佳品 中国人对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的取舍,值得探讨。清朝书法家翁方纲和刘墉,一个对古人书法刻意求似,一个却博采众长,自成一体。翁问刘:"哪一笔是学古人的?"刘反问翁:"哪一笔是自己的?"这在文坛中留下了诙谐又富于哲理的一笔。人们总喜欢以古为师。翁的形似神似。固然值得称道,但刘墉师古而不拘泥于古。加入自己的风格。则更为可贵。因为只有这样。书法才会发展。才有前途。可见。世上没有靠描摹而成的风格。也没有因刻意求似而成的大作。 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文章也是如此。我们写作时常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但大多数人所用的只是一些别人"用烂"的例子,这些例子不会给你的文章增添任何魅力,反会拉低你的水平。我们应该"喜新厌旧",做到人有我多,人多我精[3]。时代在时步,生活也在进步,要想你的作文写得好,吸引人的眼球,就得有创新。 简言之,写好作文并非一朝一夕可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坚持,需要不断地观察、积累、修改和创新,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写出感觉,写出真情,写出文采。 参考文献 [1] 胡春艳.写好作文的几个技巧[J].课外语文,2015,(02):120. [2] 赵莲香.谈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201. [3] 冯德海.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