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享乐主义的思想倾向,本文指出了高校大学生享乐主义的表现及危害,并分析大学生享乐主义现象的成因,最后试着提出消解大学生享乐主义思想倾向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享乐主义;危害;对策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西方文化的传播也日渐迅速,使得文化和思想领域向着一元多样化发展,各种思想文化在不断交织碰撞,社会面临着大量的西方文化的涌入和侵入,其中不乏许多消极的文化思想逐渐侵蚀着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享乐主义思潮作为消极思潮的一种正伴随着许多社会问题侵蚀着大学生群体。 一、何为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原本是一种价值观念,其理论依据来源于希腊的"快乐主义",享乐主义其实是"快乐主义"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快乐主义"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一种道德哲学,而后经过伊壁鸠鲁等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最终将其发展为一套理论体系。"快乐主义"的中心思想主张是"人生最大的目的就是去追求快乐,产生快乐的多少决定道德的价值"以及"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快乐主义者们认为不能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快乐,之后经历中世纪漫长的"禁欲主义"之痛,文艺复兴提倡的人性的解放使得快乐主义再次回归到人们的视线中,但从禁欲的一面到人性解放的一面,得到的往往是理解错误的放纵,因此这种快乐主义逐渐演变走向了极端,变成了享乐主义。 "享乐"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是享乐安乐的意思,多用于贬义,指获得物质或者精神上的满足以此求得快乐的一种生活主张。"主义"一方面可以指人们推崇的理想观点和主张,也可以指理论,比如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制度,比如社会主义。那么就享乐主义而言,它是把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快乐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者生活方式的理论主张。 二、享乐主义侵蚀大学生的表现及危害 (一)享乐主义侵蚀大学生的表现 当代中国大学生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好学上进,勇于进取,思想活欲,其有较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如识。大学原本应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段,但在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部分大学生丧失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屈从于自认为是"高于别人"的生活现实。享乐主义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为生活追求与肤浅的精神追求两个方面上。首先,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思想表现在生活追求上,一部分大学生拿着学费去追求自己向往的"物质生活",吃喝玩乐无乐不作,超越自己能力去消费衣服、手机、电脑以及吃喝玩乐上,学校周边餐馆生意红火可见,成群结伴的学生们围成一桌,点菜、上酒、吃得是天昏地暗。在社交场合中,往往讲求排场、摆阔气、爱虚荣。其次,表现在肤浅的精神追求上,一部分大学生整天沉溺在自己的网吧世界,经常消耗半天时间以致更甚玩游戏、聊天,使得自己所谓的精神世界聊以安慰。KTV、酒吧等娱乐场所大学生身影随处可见,这些娱乐性消费表明一部分大学生在精神层面的追求是及其肤浅的,胸无大志,不思进取,宁可学业平平,也不愿多流汗水,并且轻视发展性消费和智力性消费。 (二)大学生享乐主义的危害 首先是享乐主义导致大学生精神颓废,与前进的内在动力相悖。享乐主义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以及感官上的快乐,必然会使人陷入意志消沉、消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中,缺乏对学业勇敢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逐渐走向玩物丧志、自甘堕落的局面,丢掉自己正确方向的价值观、人生观。如果大学生自身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意志消沉,那么大学生就失去了内心的正确的价值标准,谈何前进呢? 其次是享乐主义导致大学生浪费,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悖。大学生享乐主义泛滥,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超前消费、奢侈消费以及非理性消费相对膨胀,会造成社会财富的紧张,使得原本已经很紧张的资源更加紧张,不仅给社会也给生态环境带来隐患和破坏,这是与当前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社会规律背道而驰的。 最后是享乐主义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与和谐社会稳定相悖。享乐主义以享乐为目的,必然各为自己,使得人际关系似盘散沙,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大学生中享乐主义者时有更甚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在大学期间,享乐主义者如果没有金钱能力满足自身欲望要求的前提下,走上极端之路,抢劫、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也不乏先例,实与和谐社会的稳定相悖。 三、大学生享乐主义盛行的原因 如今,不求上进的享乐主义在大学生中比较盛行,探求大学生享乐主义成因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指导。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往往个体对价值观的选择是基于多种考虑之上的,可以基于一个人所处的环境、经历、自身的素质等多种因素。笔者认为享乐主义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得以盛行的原因可以分为三步,首先是社会环境影响造就享乐的物质基础,其次是现代媒体发展误导价值的选择,最后是大学生自身意识薄弱作育享乐的可能性。 (一)社会环境影响造就享乐的物质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带动着文化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等的迅速反应,逐渐改变着我国的社会结构,从以往的传统型走向现代型。在社会财富丰富过后,人们不在满足于基本的生存,从以前的温饱已经走向了小康社会,更加注重生活上的享受。随着社会上的诱惑逐渐增多,整个社会表现出一种浮躁的状态。人们通过丰富的物质生活来展示自己所谓的品位、兴趣,通过享乐实现自我,通过享乐来满足内心的空白。因此,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打造了一个物质及其丰富的社会,也给社会上的享乐思潮提供了温床。 (二)现代媒体发展误导价值的选择 当代社会,随着信息化时代大发展,各种媒体充斥于网络体系当中,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近几年,特别是自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运用,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媒体、网络等中介随时随地了解到外界信息,朋友圈、微信圈、人人圈无处不在,网络上炫富、攀比等内容随处可见,这些媒体传播内容的真假性有待甄别,但对于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随时随地有可能被传播的内容影响,使得他们滋生出不良现象,以崇拜金钱、追求享乐生活为目的,最后导致价值观混乱、迷失。 (三)大学生自身意识薄弱作育享乐的可能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渗透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西方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通过媒体、书籍呈现在大学生面前,随着周围的人不断散播,没有鉴别能力的学生很容易心生羡慕,然后模仿,最后甚至热衷追求。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苦难,生活在一个和平、安乐的时代,对于生活的美好不能够正确的去理解和把握。一部分学生意识盲目、内心困惑、自控力差,不能够理解真正的快乐并不是靠单纯的物质以及肤浅的精神满足来达成,大学生自身意识的薄弱促使他们逐步推翻以往所构建的传统型生活方式,重筑现代型生活方式,推崇消费至上、及时行乐、投机取巧等不健康行为。 四、消解大学生享乐主义的对策 享乐主义趁着市场经济、现代化的大潮蔓延,现代化让人们生活在拥挤中,生活在诱惑中,焦躁中,这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丰富不可避免的情况,我们不可能因噎废食不搞现代化,外在的环境是无法避免的,事物发展内在因素才是关键。所以消解大学生享乐主义最关键还是在大学生自身上,但是大学生努力消解享乐主义靠自己也得靠教师外因的共同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变化很大,出现很多新问题,同学们的心理状态也是点点滴滴累积起来的,所以改变并不能图一蹴而就,需要老师不断的引导以及同学不断的自省自律来完成。在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责任和使命更加复杂和神圣,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再同以往一样单一的分析教材,更需要根据当前学校里容易出现的病态现象结合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指导。比如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30几年来取得的瞩目成就,以及在成就过程当中必然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和不良现象,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去规避这些不良现象;如何正确去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涌入国内的西方思潮以及贴近大学生所关注的实际问题,把享乐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潮与他们的就业问题相联系;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中出现的热门话题,不能盲目跟风,失去自我;引导学生如何看待当今部分出现的贪污腐败问题;最重要一点还是让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教师应站在学生关切的问题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的心态走向正常,树立正确价值观,消解大学生享乐主义思想。 (二)大学生需提升自身修养 大学生应是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的最好时期,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不因被不良思想所遮蔽了纯净的内心。2000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富者,人之情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意思指人都有趋利避害、求利致富的本能,这种本能无须任何学习即可具有。然则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同,这些都是属于中华民族长期传承下来的美德,是需要后天超强的自律意识方能形成。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学生群体丢掉艰苦奋斗、丢掉勤俭节约的精神,那么势必这个国家的建设和未来是令人担心的。大学生应具备基础辨别能力,应该通过不断学习中华崇尚节俭、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文化来加强自身的道德内心修养,不要放纵自己,要对人的本性加以束缚。感于心,践于行,内心的改变是不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应该自觉参与能够了解艰苦奋斗精神的活动当中去,真正增强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通过不断学习传统文化净化心灵这只看不见的手,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改变自身或者影响别人的恶习。真正明白享乐并不等于快乐,真正的快乐是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享受乐于助人,忙并快乐着,爱并快乐着! 【参考文献】 [1]http://xuewen.cnki.net/R2007080240000971.html. [2]陈国俊.高职院校学生享乐主义思潮探析[J].才智,2010(09). [3]刘永海.当代中国享乐主义思潮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5. [4]宜瑞.享乐主义思潮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影响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2.